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生》2015,(8):89-90
这学期,渝北空港新城小学给家长们进行了一次特殊的三方评测,由孩子、老师、家长自己分别按一定比例打分,得出每位家长参与孩子教育成长的成绩.近日休学典礼上发放了家长成绩单,结果有点“惨淡”:全校2125名学生,仅有335位“合格”父亲,446位“合格”母亲,爸爸妈妈都“合格”的家庭只有220个.(1月31日《重庆晨报》)  相似文献   

2.
看了《早期教育》1997年第3期《日本幼教见闻——巴扎》一文,我们很受启发,决定在“六一”节也搞一次富有中国特色的“巴扎”活动。 活动前,我们先指导家长阅读“巴扎”一文,要求每位家长提出一套开展“巴扎”活动的方案。然后,我们综合家长的建议,决定此次活动所带物  相似文献   

3.
试验     
《班主任之友》2004,(7):61-61
★浙江省德清县近百所学校制订《学生孝敬常规》,印发《孝敬实践笔记》,并通过评选“孝心娃娃”等活动,把特色德育教育引向深入。同时,德清县还把道德教育从学校向家庭、社区延伸。许多学校开设的孝敬课,不仅让青少年读故事、集格言、学礼仪,还要求做家务,体验父母的辛劳,为老人剪一次指甲、洗一次脚。★“要关心家长的身体,遇到家长生病,要像家长关心自己一样”;“要体贴家长的辛苦,主动为家长做些家务”;“不要只顾自己,有好吃的东西要先让家长吃”……这些“条款”就是大河区华成小学学生与父母签订的《孝敬教育协议书》中的内容。华成小…  相似文献   

4.
《教育》2010,(2):17-17
武洁2009年12月29日在《西安日报》撰文:布置“看广告”作业的,究竟是学校还是商家?近日,西安有多所小学发通知要求学生一大早起来看广告,并要家长陪同。(2009年12月22日《西安晚报》)  相似文献   

5.
叶雷 《今日教育》2014,(5):37-37
移动互联网时代,iPad进课堂已不再是新鲜事物、早在2012年,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发现100多个小学一年级学生有iPad,学校开出了两个“苹果班”,一共90个学生。这两个班的学生可以用iPad上课,回答问题,回家做练习。对此,部分家长很感兴趣,但也有家长充满了疑虑,对家长的疑虑,学校的措施是与家长签《iPad使用协议书》。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从尊重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突出学生动手“做”数学,其中数学实验是学生动手“做”数学的主要形式。《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的研制,为落实新课标要求,设计适合新课程的小学数学实验活动,满足当前和未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要求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子敏 《甘肃教育》2014,(22):18-18
据《沈阳晚报》报道,“为了帮3岁的儿子做南瓜灯,我都逛3个市场了,可不是南瓜卖没了,就是剩下的形儿不正,菜贩说长得好看点儿的,早就被人挑走了,都是为了做南瓜灯”。10月29日,市民孙先生说。在西方“万圣节”临近前,沈城不少家长都接到了幼儿园布置的“扮鬼”任务,不仅要去采购各种万圣节装备,还要动手制作南瓜灯。有的家长甚至为穿什么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万圣节游行纠结了好几天。 当前,部分幼儿园、小学动辄为一些西方节日大动干戈。给家长布置活动任务,给孩子设计活动道具,活动搞得热热闹闹。但是,形式化的过洋节到底给孩子、给学校文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真言 《云南教育》2008,(8):42-43
在新平县桂山镇第二小学,班主任每个月必须做一件事——填写“培优帮扶工作对象追踪记录表”,填写每个学生当月的纪律、卫生、健康等10项德育方面的表现和语文、数学等5门学科的成绩。学期结束时,辅导教师对所辅导过的学生作出“学期终结评价”。每位家长也要对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9.
我们每天会遇到很多相识的人,你都对他们说“HELLO”了吗?如果你能做到主动问候别人,别人就会觉得你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如果你能用英语问候,那你就会被认为是个既懂事又爱学习的“双好学生”!来吧,别犹豫了!让我们学会“问候”的几种表达,做个名副其实的“双好学生”吧!  相似文献   

10.
王跞 《新教师》2020,(3):27-28
近年,厦门的小学在推广闽南文化工作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是,厦门的小学在传承与发展闽南文化上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为了了解学生和家长对闽南文化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和态度,笔者针对学生群体和家长群体,编制了《闽南文化调查问卷(学生版)》和《闽南文化调查问卷(家长版)》,分别从其对于闽南方言掌握情况、闽南戏曲了解程度、闽南文化学习兴趣三个方面开展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1.
李宜杰 《辅导员》2009,(9):56-56
为了弘扬孝亲敬老精神,培养孩子的感恩品质,学校开展了“‘感恩父母,点亮真情’孝亲敬老亲情教育”系列活动,如观看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学唱《孝亲敬老歌》、阅读《孝亲敬老故事精华》、开展“亲情摄影大赛”,还组织了“我为长辈洗洗脚”“我帮家长做家务”“我给妈妈一个吻”“绿叶对根的情谊”等感恩回报活动。为了使这项活动持续、长久、深入地开展下去,学校一方面根据《感恩实践细则》对学生的“感恩”行为进行自评、互评、家长评,  相似文献   

12.
孙世斌 《教育文汇》2007,(10):42-42
小学《社会·商业与生活》这一单元结束后,有一节“模拟买卖”的活动课。我照例提前做好知识、教具、场地和组织工作方面的准备,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两件商品实物,自己也动手用白纸做一些“钱”,上面标明不同面额,再用课桌摆出了3个“摊位”。  相似文献   

13.
“不要跟‘坏同学’做朋友,要跟‘好同学’做朋友。”昨天,张小姐发帖称,同事的孩子在花同某小学渎一年级,上周五老师给家长们发了这样一条短信,让家长告诉自己的孩子,不器跟“坏同学”做朋友,要跟“好同学”做朋友。  相似文献   

14.
曹璇 《教育》2011,(8):38-39
前不久,一家报纸报道了武汉某小学的入学考试不仅考学生,还要“考家长”,于是立即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考家长”事件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该小学政教处的老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实际上“考家长”“给家长打分”的说法是子虚乌有:“学校发给考生家长的只是一张调查问卷,绝不是一份考卷,这是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例行的招生问卷调查,学校实施这项问卷调查已经有3年时间,根本没有所谓的家长成绩占学生考试总成绩比例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形式多种多样,我园尝试创办《家长之友》简报,每月编辑一期,发给每位家长,这种形式很受家长的喜爱。《家长之友》简报设有活动与计划、随笔、问事窗、卫生保健、家庭教育、知识宫、教材选登、家长信箱等小栏目。每一期通过“活动与计划”栏目将一个月的工作重点和活动安排告诉家长。然后,结合幼儿园的工作买际,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供家长参考和学习。如1992年上半年,我园重点开展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教研活动,我们选编了《教给孩子交往的技巧》等文章。1992年11月,幼儿园组织体育游戏竞赛,我们通过简报向家长介绍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的以及游戏活动的时间,请家长及时为孩子提供体育用品(呼啦圈、皮球、跳绳等),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活动,使我们的活动收到了好效果。“问事窗”专门解答家长提出的疑难问题。“家长信箱”刊登家长的来信,其中有表扬、建议和要求,还有他们教育孩子的体会等,通过信箱进一步沟通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感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理解。我们还将幼儿园教育情况通过简报及时反馈给家长。如我园对新入园的  相似文献   

16.
报载,某小学的一个班级有50多名学生,人人都有“官衔”。为了安排好这些“官衔”,教师绞尽脑汁。设置了一系列这个“委员”那个“长”。这位班主任无可奈何地说,现在许多家长对孩子当“官”特别感兴趣,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平衡来自各方面的关系。每到选举班干部时,都会有家长积极活动,打电话、拉关系、递条子,弄得教师们左右为难。一个班里的班干部本来就那么三五个,一旦某个“呼声”很高的学生落选,家长  相似文献   

17.
《家长》2009,(2):5-5
乌鲁木齐市一所小学的老师因身体不好而吃素食,身体逐渐康复。于是,这位老师便在学生中推广“素食环保教育”,要求学生吃素食。不仅如此,家长会上,老师还给每个学生的家长都发了一份“素食环保,拯救地球”的资料,要求家长以后要和孩子一起吃素食,不再吃任何肉食。  相似文献   

18.
有青年教师来电话,诉说工作中的苦恼。她那所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了一本《成长日记》.这本统一印发的《成长日记》的开始有几句警言——“你今天进步了吗?”“你今天又有什么收获?”“这个月你养成了哪些好习惯?”——也算是每日三省自身,规定学生每天要详细填写。本子的格式类似公司经理的记事本,印着“8:00-9:00”、”21:00-22:00”之类的字样,从早到晚,要学生记下自己所做的一切:同时,校长要求班主任和家长每周都要对孩子的品格成长与学业作出评价,写一段话.以让孩子有“成就感”。这位青年教师说,她实在被这个“成长日记”弄得不知所措,老师们都盼望尽早停止这种荒唐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家长资源作为一种活资源、活教具,在幼儿园教育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家长参与活动的过程,一方面会给师幼以启发、灵感:  相似文献   

20.
唉,签字     
为了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使学生在校的学习和表现情况及时让家长知道,教师把学生的考试卷子、学期成绩报告单以及一些必要的情况与通知,送交家长并要求阅后签个字,这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但是,如果对学生每天的家庭作业和活动,样样都要家长签字证明,实际上未必能起到加强联系督促学生的作用。相反,既加重了家长的负担,还会产生不良后果。本期我们发表了一篇杂文《“签字”不是好办法》和一篇教育小品《唉,签字》,值得推荐给大家一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