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教育网络》2013,(6):78-80
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着各种各样的辐射,从手机、微波炉、高压线到电视台广播台的信号塔,辐射无所不在,到处都可能成为人们畏惧辐射的对象。"辐射"一词听上去那么危险,"防辐射"自然成为安全的象征。上一期中,我们对"电磁辐射"定义及其危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本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带"电"设备,了解辐射真相,为您的健康加层保护伞。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手机(文中的手机均指智能手机)功能的提升和普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离不开"的设备了,很多学生"机不离手"。智能手机不但具有电脑的功能,它还有很多传感器,已经成了智能化的个人学习终端。我们可以把它应用小学科学教学中,让学生使用手机的这些新功能,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现在手机已经逐渐地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它不仅仅是一个通信工具,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媒体播放、智能控制、网络访问、计算服务一体智能设  相似文献   

3.
正假如爱迪生能来到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我想最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应该是手机。因为一"机"在手,足不出户,便可尽知天下之事。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里,人们已离不开这个科技产品了。当人们的指尖飞快地滑过手机屏幕,当人们的脑袋随着手机里的音乐而频频晃动,当人们的身边各式各样的手机铃声随时响起时……不管小孩还是成人,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手机世界里,可谓"两耳不闻机外事,一心只玩我手机"。这时你是否感到,手机在给了我们一个虚拟的世界、一个交流的空间,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让我们忽略了许多身边的人和事,不经意间"滑落"了许多最基本的温情呢?  相似文献   

4.
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信息的追求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作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介,以其便捷性、及时性等特质在各种媒介中独领风骚,密切的融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手机只是一个媒介工具,但是对手机的不合理使用所造成的手机依赖行为,对人们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文章以手机媒介的发展概况为出发点,对手机依赖行为进行界定,进而阐述手机依赖的危害,重点探究产生手机依赖的心理因素,并从提高个人媒介素养和净化媒介生态环境两方面提出应对措施,旨在为人们合理使用手机媒介,改善手机依赖行为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一手机用户下载一个记单词的软件,使用不到一小时,流量花费200多元;另一手机用户看了几段搞笑视频,发现手机欠费近300元。更为"离谱"的是,湖南浏阳市李女士手机上网3分钟竟然产生近4万元的天价流量费……"忘了关4G,一觉醒来你的房子就归移动了""4G速度快得让你资产回到十年前,网络差得让你置身十年前"。这是网上关于4G的一些段子,虽是调侃,却道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严峻现实问题:我们的上网资费高得让人不堪重负,网速慢得让人难以忍受。中国上网资费与网络通信服务质量不成正比,在许多  相似文献   

6.
尿液的春天要来了!最近,英国布里斯托尔机器人实验室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利用尿液作为燃料的微生物燃烧电池,成功给手机充电,产生的电量足以让手机收发短信,上网冲浪和进行一次简短的通话。科学家们对此发明激动不已。在此之前,没有人从排出的尿中找出"电力",更没人想过我们的"嘘嘘"会与高端大气的手机扯上关系。这种  相似文献   

7.
正身在"辐"中手机有辐射、电脑有辐射、冰箱有辐射、微波炉有辐射、电吹风有辐射、电视机有辐射、太阳光也有辐射……现代人早已身在"辐"中。可是身边很多人对于"辐射"两字,可以说是谈虎色变。如果是这样,那说明你身在"辐"中不知"辐",因为辐射远没有你  相似文献   

8.
日常生活中,吹风机、手机、路由器等电器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辐射量存在很大差异,用不对会给身体造成一定伤害。下面,我们为大家解析什么样的家电辐射大,并教您如何避免辐射伤害。手机接通时实验数据显示,被测手机黑屏时辐射值在10μW/cm2上下浮动,按亮时在100μW/cm2左右,拨打时辐射值在200—300μW/cm2。虽然还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手机会威胁健康,但国家对手机辐射峰值已做出相关规定。正规厂家生产的手机都是经国家检测合格的产品,辐射量在标准范围内。而一些山寨手机,由于未经国家测试,往往辐射超标,成为埋伏在身边的辐射源。手机在接  相似文献   

9.
科技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一种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工具。但手机给人们乃至中学生也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手机和刀一样,无吉凶利弊对错,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关键是被什么人所用!一味禁止学生用手机,实际上是在表面上掩盖问题,而没有解决实际问题。面对手机进入校园的新问题,学校、老师和家长不应"惊慌"甚至禁止,而应该冷静思考,找对策定政策!让手机成为学生生活的好帮手,学习的好助手!  相似文献   

10.
正身在"辐"中手机有辐射、电脑有辐射、冰箱有辐射、微波炉有辐射、电吹风有辐射、电视机有辐射、太阳也有辐射……现代人早已身在"辐"中。可是,我身边很多人对于"辐射"两字,可以说是谈虎色变。如果是这样,那说明你身在"辐"中不知"辐",因为辐射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本质是"影响"人,但是当前教育中存在着教育目标异化、教育过程异化和教育管理异化等现象,造成我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产生偏差,导致教育出现竞争化、功利化和技术化倾向。要改正这种倾向,就必须回到教育是"影响"人这一本质属性,通过各种措施优化其"影响"效果,而不是让教育背负上过多的职能,成为"异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教育》2010,(16):23-23
手机辐射的危害,尽管我们都知道,但是依然离不开手机。那么,手机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才能把它对我们的危害降到最小呢?  相似文献   

13.
<正>读完《他是我的镜子》,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温暖:为美丽的"错误",为教育的力量,更为最终我们所看到的那个"朱槿"蓬勃的生命状态。缘于一个误会,最终成就了一个生命的美丽。某种程度上,有点教育"传奇"的意味,但更多地还是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带来的各种可能。欣喜之余,这个案例也不禁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思考:朱槿的变化,有没有一些值得我  相似文献   

14.
<正>各种手机软件的开发让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带上手机和身份证就可以实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梦想。手机与我们如影随形,但是在家庭中,父母过度使用手机却成了引发问题的导火索。亲爱的爸爸妈妈,人们都说女儿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我感觉手机才是你们的掌上明珠。我一放学,你们就把我送到小区里的晚托班,写完作业才能回家。回到家你们就催我上床早点睡觉,最多允许我看一会儿课外书。你们躺在沙发上,一人拿着一部手机,爸爸  相似文献   

15.
池玉美 《教师》2013,(3):28-28
2011年我在高二刚接了一个新班级。我在学期初的一次晚自习时,发现本班的小李同学在用手机上网,我没收了小李的手机。晚自习结束后,小李马上给我打电话,他的第一句话是"老师,你什么时候把手机还我?"接下来的几句话也还是让我还手机的意思,我先是拒绝了他。我正想着要如何处理时,一个想法涌上心头,这事还是让班级同学来一起解决,顺便也能了解一下同学对于在教室使用手机的态度。第二天早读快结束时,我对同学们说:"昨晚,我们班有同学不自觉,晚自习时在教室使用手机,班级事大家说了算,你们觉得我应该还手机的请举手。"  相似文献   

16.
记忆竟然也会说谎。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记忆是大脑从各种讲述、家庭照片和电视录像画面中拼凑出的。但是神经学家和心理学家现在一起发现,在这个拼凑的过程中,我们的头脑会产生另一个"我",这个"我"好像强迫自己迷惑,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实,让记忆说谎。  相似文献   

17.
辐射无处不在。虽然人类自出生开始就暴露在天然的辐射环境之中,但这些天然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是无害的。真正对准妈妈和小宝宝产生伤害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工辐射。为了未来宝宝的健康,孕妈妈们该如何躲避辐射伤害呢?提心吊胆之余,妈妈们难免都有这么一个心愿:让我们过一段远离辐射的日子吧!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2009,(12):4-5
开心果姐姐:今天我做了一件很遗憾的事,我想让你帮我出出主意,好吗?上个星期,同桌"华仔"带来一个漂亮的手机,他说是他姑姑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他可宝贝这个手机了,连碰都不让我们碰。下课的时候,还拿出来炫耀,  相似文献   

19.
张叶  沈宇 《生物学教学》2010,35(11):62-63
本研究表明,在连续长时间使用手机的情况下,手机辐射会对人神经胶质细胞和前脂肪细胞产生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智能手机与网络的不断普及,大学生课堂上玩手机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为了让学生回归课堂,不少高校都陆续推出了"无手机课堂":要求学生上课时必须上交手机,下课时再归还手机。一时间,"无手机课堂"备受推崇。对于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在指责大学生不爱学习之后,高校也需要反思。大学生课堂上玩手机,最直接的原因是课程内容乏味,教学内容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要让大学生回归课堂,老师也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堂吸引力,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