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贝肯鲍尔成功了,他使一度隐入低谷的德国队获墨西哥世界杯亚军,继而又在1990年世界杯上夺桂。这位拯救德国足球的皇帝无疑得到世人的尊重。金发碧眼的足球皇帝没有到过中国,但对孔夫子的哲学和伦理极为崇拜。他经常把「孔学」中精辟的道理讲给他的队员听。当然,他的夫人也十分推崇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2.
<正>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雍正皇帝第四子。1735年即皇帝位,年号乾隆,俗称乾隆皇帝。他是清代最长寿的皇帝,却不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为彰显对皇祖康熙的尊崇,不超越皇祖在位61年之限,他于乾隆六十年宣诏退位,当了四年太上皇帝,是清代唯一一位太上皇。他不喜繁文尊号,在传位诏书中钦定尊称其为"太上皇帝"即可,因此他并无中国传统历史上太上皇不断累加的繁长尊号。薨逝后尊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  相似文献   

3.
张洁 《大观周刊》2013,(2):12-1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伦理在社会伦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儒家家庭伦理关系中主要包含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其中婚姻关系主要是夫妇关系。血缘关系则包括父子和兄弟关系。儒家家庭伦理思想具有自己的特点,并且形成了特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虽然儒家思想产生于封建社会,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但其中也不乏许多精华,对现代社会处理家庭伦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儒家伦理中的思想精华依然能发挥其现代性作用,对于大数据营销传播伦理问题的治理极具思想价值。大数据营销传播从业者的道德意志培育是大数据营销传播伦理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道德意志的培育中,儒家伦理蕴含的人文精神、社会交往一般准则、义利观等内容能够一定程度上抵消大数据时代下的唯技术主义与营销中的唯功利主义,能促进以内在训练和营造道德环境相结合的方式培育从业者的道德意志。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应该追求伦理管理,阐述了古代儒家的伦理管理思想及图书馆伦理管理应借鉴之处,论述了图书馆借助伦理管理内容。  相似文献   

6.
史文龙 《大观周刊》2012,(51):27-27
儒家思想是贯穿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始终的主题思想,代表官方意识形态,对中国社会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阐述王道仁政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解释儒家的政治伦理化与伦理政治化,说明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乾隆皇帝是清代中期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位皇帝。他以寿龄之高、在位时间之长而著称,也以“十全武功”、“版图式廓”而闻名,在文治、武功诸方面均享有盛誉,是一位福、禄、寿俱全的盛世之君。同时,乾隆皇帝自诩天纵英睿,文采出众,又是一位有名的风流天子。至今仍流传着他和一些民间女子缠绵的爱情故事,还有传闻他曾委派亲信在江南地区为自己秘密选美,为历史小说和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供演绎的素材。  相似文献   

8.
刘安石 《云南档案》2008,(10):24-25
本文分析了当代档案职业伦理的时代变迁及其重构的必要性,认为儒家传统"诚"论对现代档案职业伦理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国民 《新闻天地》2011,(12):55-57
丢失祖传之宝,却捡到真爱 休南敦·布帕·德丝出生于束埔寨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休南敦·布帕·多德是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的堂弟.休南敦家族世代经营玉器生意,到了多德手里,他借助广博的人脉。将玉器传入越南、中国等地,成了东盟有名的玉器大王,1987年,他在深圳开了第一家玉器店,也就是这个时候他认识了美丽善良的苗族姑娘阿香依,并结成连理,次年生下了德丝。  相似文献   

10.
宋秀华 《出版广角》2015,(10):117-118
小说《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小说对第一代及第二代移民美国的华裔生活进行了细腻而生动的描述,并以此来表现美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共生的中美文化元素.本文通过对小说《喜福会》中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人物描写等进行分析,以及对中美文化关系的具体表现进行解读,在展现美国华裔文学艺术魅力的同时,探究中美文化关系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媒介伦理的基础是道德哲学,儒家伦理思想和埃吕尔的技术哲学推进了当代媒介伦理学研究。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介伦理与传统媒体没有本质区别,都应该遵循人类尊严、告知真相和非暴力的普世伦理准则。"窃听门"丑闻和"世界传播新秩序"的衰落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传播伦理问题。职业伦理总的趋势是走向实践或者应用伦理,最终会走向公共伦理。媒介伦理学将继续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而存在。  相似文献   

12.
董爱华 《新闻爱好者》2011,(24):148-149
《喜福会》作为美国著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历来备受评论界的好评和读者的喜爱。书中的母亲形象、中美文化差异、东方主义、女性主义等已经被人无数次地解读,但其中成长主题却鲜被提及。在《喜福会》里四位性格迥异、经历复杂的中国母亲中,龚琳达是令人印象最深的一位。本文正是从成长小说的视角出发,并结合心理学中人的认知发展的理论来解读龚琳达的形象,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13.
吴哲 《兰台世界》2012,(36):64-65
朱熹礼学思想中的"宜时用"原则,是解决"实际要怎样做"的问题,是儒家伦理价值观向实际应用的落实,宜时、宜用,无不关系到践履,是构成礼学有机体的重要支柱,并且具有伦理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从其实质来看是儒家文化。“信”是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最基本、最显著的伦理范畴之一,是儒家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和概念。本文以《论语》为依据,对儒家创始人孔子的“信”观念进行一番探讨。一、“信”的涵义  相似文献   

15.
正皇帝进药用药底簿记载历代皇帝的脉案、病情、用药等重要情况,由内务府敬事房太监根据御医每日诊脉记录和所开药方誊抄汇集而成。此册《万岁爷天花喜进药用药底簿》,详细记录了同治皇帝自同治十三年(1874)十月三十日下午得病直至十二月初五日夜病亡前后37天间的脉案以及御医李德立、庄守和等人所开106副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于丹 《大观周刊》2011,(30):153-153
孔子人与人交往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讲求重视伦常、提倡和谐、追求安定是其总体特征,伦理本质独具宗法性、道德修养注重“实践”性、人格具有双重性、交往伦理规范突出“情感”性等是其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初步奠定了儒家交往伦理文化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于习惯了林语堂(《唐人街》)、谭恩美(《喜福会》)式言说的华族奋斗史的读者而言,《百年金山》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林荣 《兰台世界》2005,(12):66-67
中国传统文化从其实质来看是儒家文化."信"是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最基本、最显著的伦理范畴之一,是儒家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和概念.本文以<论语>为依据,对儒家创始人孔子的"信"观念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于丹 《大观周刊》2011,(38):17-17
孔子人与人交往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讲求重视伦常、提倡和谐,追求安定是其总体特征,伦理本质独具宗法性,道德修养注重“实践”性、人格具有双重性、交往伦理规范突出“情感”性等是其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初步奠定了儒家交往伦理文化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慎言”是儒家传播思想的一部分。“五常”[1]——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通过对言论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约束,规定了儒家“慎言”[2]传播思想的内在属性。儒家思想是伦理与政治合一的体系,其目标是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这要求君子言论符合仁、义、礼、智、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