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西徐亚人又称斯基泰人,中国历史上称其为塞种、塞人。作为古代游牧民族,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西徐亚人曾是活动在欧亚大平原的草原地带的主体民族,对周边地区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自古以来,他们的生活和文化一直是人们非常感兴趣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2.
正沙皇俄国以来形成的广袤的俄罗斯文化区域自古以来就与周边文明有着多种形式的物质文化交流。古埃及、古罗马、拜占庭帝国、古代伊朗等都对俄罗斯文化产生过影响,尤其是古希腊,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在黑海沿岸建立了殖民地,留下了丰富的的文化遗存。让我们对这些环绕俄罗斯四周的文明做一次巡礼吧。  相似文献   

3.
群众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大致经历了蒙昧阶段,自在阶段和自觉自为阶段三个历程,发展到今天,它以其社会基础的广泛性、良好的社会公益性、文化的开放性和民主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吴益生 《寻根》2022,(5):121-129
<正>中国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按中国传统习俗,在这一元复始、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点彩灯、放焰火、耍龙灯、猜灯谜、吃元宵,庆祝佳节。这个节日会有一个极为鲜明的认同符号——灯,因此元宵节又称灯节。在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光山县、潢川县等豫南地区流行着一个与灯有关的元宵节祭祀性民俗——上坟送灯,为中国元宵节的多样性形式提供了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民俗样本。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思潮与传统文化王俊义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从此世界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殖民掠夺过程,致使中国从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陷入深沉的民族矛盾和社会危机之中。然而,殖民帝国的压迫和侵...  相似文献   

6.
陈智勇 《寻根》2005,(2):34-40
眼睛作为造化的产物,天生是用来观看的。借助眼睛这样的器官而展示的视觉行为,其实就是一个发现世界与认识世界的过程。黑格尔说过,视觉不同于其他感官,属于认识性的感官,意指透过视觉,人们可以自由地把握世界及其规律。确实如此,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视觉。视觉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其实很早就有了。在先秦时期,这种视觉文化已经是很成熟的文化,并呈现出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先秦时期的芦苇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根》2016,(2)
正芦苇是在我国分布最为广泛和丰盛的草本资源。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对芦苇有了深刻的认识。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时显现着芦苇的身影,或用于建筑,或用于工程,或用于室内生活用品,或用于表达一定的情怀。芦苇的社会实用性我国人民使用芦苇至少有7000多年的历史,尤以芦苇编席绞绳、用作建筑材料的历史最久,新石器遗址即发现芦席、芦泥土块。新石器时代南方的干栏建筑中,有使用芦苇的痕迹。河姆渡遗址距今大约6500年的第三文化层中,  相似文献   

8.
陈智勇  岳红琴 《寻根》2004,(1):39-42
洗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视为“洁身净体”的重要生活方式,它不仅为人们所必需,而且还体现出特定的文化内涵,呈现为特定的洗浴文化。这种洗浴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的历史上,先秦时期的洗浴文化即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早在先秦时期,行路行为就与人类的进化相伴生,当时已经出现了特定的行路现象,人们对自己的出行方式和行路现象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形成了内容丰富的行路文化。行路行为的产生——空间意义上的文明扩展与传播行走的产生与道路的萌芽是先后出现的,但是二者又是互相促进的。人们首先学会了行走。在长期的行走过程中,人们对行走有所认识,于是,道路在人们的认识中得以深化。定居生活以后,人们于居所或聚落旁铺设原始的道  相似文献   

10.
隋唐时期的葡萄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以前,与葡萄、葡萄酒相关的葡萄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古代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及葡萄文化经西域传播的重要内容。隋唐时期,葡萄文化空前繁荣,东西传播频繁,影响深远。葡萄语言进一步丰富,葡萄纹饰范围继续扩展,葡萄和葡萄酒作为文学家诗赋等创作的题材显著增加,记载葡萄和葡萄酒的史志、文书档案丰富,葡萄文化的宗教、信仰色彩浓厚,葡萄文化在日常生活、典章制度中多有体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文化一统文化娱乐的格局正在逐渐被打破,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正在形成。文化市场也日趋活跃。在文化市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群众文化与市场文化的关系认识不一致,从而出现了一些偏面的认识,这无论是对群众文化还是市场文化的发展都不利。特别是在当前体制改革中,  相似文献   

12.
汉晋时期,祖源的“记忆—叙事—书写”演进构成华夏与西南夷族群产生文化认同的重要前提。滇、夜郎、哀牢族群的祖源书写在形式上体现出由“神话”到“史传”的历时演进,在内容上体现出由“我者”到“他者”的认知转移。其中,滇人祖源书写以“史传”的形式展开,主要体现华夏“他者”认知;夜郎祖源书写以“神话+史传”的形式展开,分别对应夜郎“我者”认知与华夏“他者”认知的演进;哀牢祖源书写主要以“神话”的形式展开,对应哀牢“我者”认知与华夏“他者”认知的演进。若将西南夷祖源叙事纳入汉晋以来的知识建构背景考量,则从叙事母体、叙事图腾、叙事要素三方面显示出融合泛化的迹象。西南夷祖源书写的文化认同导致的角色反差,体现了汉晋时期“以夏变夷”与“夷夏之防”的观念调适,是华夏“大传统”对西南夷“小传统”的打破,也是西南夷“小传统”对华夏“大传统”的内化调适,共同构成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西南语境。  相似文献   

13.
台湾人与上海,因现实的种种内因外缘,他们的存在既具体而丰富,然而也因历史的盘根错节,同时也复杂难解,令人欲说还休,却又欲罢不能、这是台湾学、化史中需填充的一段空白。上海像一块磁铁一样,紧紧吸住一批台湾人:旅游于沪上、负笈于沪上、经商于沪上、谋生于沪上、征召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肩负的重要任务,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为更好地深刻理解和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提高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针对性,分清文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正确制定文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和未来规划,  相似文献   

15.
西周时期湖北地区经济由于生产工具和劳动技能的提高,农业和手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受周王朝礼乐制度和南方百越民族化的影响,湖北地区的楚国产生了独具特色的钟乐化。  相似文献   

16.
正会馆名称最早见于明代,清代最盛行。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以乡土关系结帮外出贩运增多,他们就在外埠商业城市,借用会馆的形式营建房舍,作为来往住宿、贮货、交易以及酬神、议事、宴乐的场所。会馆组织的宗旨多是联络同乡感情,保护行帮利益,防范异乡人和行外人的欺凌,并为同乡和同行谋求共同福利,主要是由省、府、县为单位组织的,也有由相邻地区合组的,遍布全国较大的城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商人会馆逐渐分化为按行业组织的商人公所。  相似文献   

17.
民族服饰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它能够反映出该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贵州羌族服饰是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融合了羌族人民的集体智慧,并潜移默化地受到时代、地域以及周边兄弟民族习惯等影响,不断地发展变化。从文化角度看,  相似文献   

18.
何谓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行为方式 ;文化是我们环境的人造部分 ;文化是社会成员学到的行为模式的综合体。它本质上是人类文明的进化。它表现为人类在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成果方面的进化 ;人类在制度、规范方面的进化 ;以及人类在观念、意识方面的进化。综合起来 ,表现为社会群体 (如一个民族 )传统 ,这种长期积淀下来的传统 ,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国际市场营销首先遇到的就是异国传统与异国文化。一、文化环境因素是影响国际市场营销最重要的因素人们的行为受文化的影响。人们的品质、性格、风格、礼仪、消费的产品和方式 ,都具有某…  相似文献   

19.
高建侠 《华夏文化》2000,(3):64-64,F003
何谓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行为方式;文化是我们环境的人造部分;文化是社会成员学到的行为模式的综合体。它本质上是人类文明的进化。它表现为人类在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成果方面的进化;人类在制度、规范方面的进化;以及人类在观念、意识方面的进化。  相似文献   

20.
楚文化及其与周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文化及其与周文化的关系□张正明20世纪30年代以前,即使博学鸿儒也不知楚文化为何物。那是因为流光无情,楚文化的物质遗存埋没在地下已历两千数百年之久,早就影消响沉了。30年代和40年代,安徽和湖南的盗墓活动导致楚文物大量散失,令学术界人士为之扼腕。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