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程冰 《神州学人》2006,(9):30-31
根据中、俄两国元首达成的协议,今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而2007年将是俄罗斯的“中国年”。当前,作为中国文化重要载体的中文在俄罗斯的认知和推广程度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最近我对圣彼得堡市四所大学的14名学习中文的俄罗斯学生进行了访谈性调查。“选择中文是偶然,也是缘分”访谈中我了解到,从小就对中文产生浓厚兴趣,并决定学习中文的同学只有2人,而且其中1人出自汉学世家。大多数人在上大学选学中文之前对中国没有太深的认识,对中国的了解大多来自地理课、成龙等主演的关于中国武术的电影等,认识局限于长城、武术、漂亮的民族服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难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与其自身择业观、综合素质有关。政府、高校、学生应积极主动采取应对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董敏 《时代教育》2012,(11):22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数量不断地增加,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但是,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高职大学生的就业也变得更加困难,竞争更加激烈。本文通过对现在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实际的调查和分析,得出解决办法,希望能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顾新时 《孩子天地》2016,(4):269-270
本文探索了地方大学生就业情况,通过调查与分析,得出一定的数据,我国当前地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仍旧不容乐观,供求比例依旧失衡,在面对形势较为严峻的大学生就业情况下,我们该何去何从,本文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5.
2004年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指出: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人,比2003年净增68万,增幅为32%,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针对这种严峻形势,国家出台并采取了十大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并明确要求在9月1日之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要达到或高于去年的同期水平,即达到或超过70%.  相似文献   

6.
正又到一年就业季,从今年就业形势来看,不亚于去年"最难就业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是在不同的专业之间,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之间在就业状况上又有很大的差异。对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系统科学的摸底调查可以为更好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也可以帮助广大毕业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而更加客观理性地面对就业。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数据显示,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思想和择业取向,为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有针对地开展就业指导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恋爱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昕  赵凯  吴薇薇  管颖智  韩云 《中国地质教育》2006,15(2):115-116,120
当部分高校宣布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的规定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大学生恋爱再次受到普遍关注。针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生对恋爱的态度与正确恋爱观是否已经形成等问题,我们利用分层抽样方法,从恋爱状况、恋爱动机、恋爱态度、恋爱与学习关系等四个方面分析我校大学生的恋爱观。分析表明:在校学习期间,大学生对于是否涉足爱河应该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双休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转型与变化,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和管理机制,为校风学风建设的决策提供参考。95年年底,我校党委学工部(处)在全校学生中进行了关于双休日学生活动情况的调查。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分析金融危机暴发以来大学生就业情况,正确了解和认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各种影响因素,探求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社会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首先对国内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日语专业建设提出见解.研究发现,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涉及多个行业,企业更希望招聘复合型日语人才;日语专业毕业生的综合业务能力有所欠缺.因此,日语专业建设需要丰富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大学生就业中的选择性就业问题,根据彼德罗夫斯基动机系统理论的相关观点,尝试构筑就业意向的结构,并就此在宁波大学作了实际的调查,阐明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及与现实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对加强就业意向动态研究和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价值观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调节作用,它使个体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线工作者,我们试图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时的价值取向,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毕业生就业价值观调查问卷”,问卷问题分行为取向和价值判断两大块。并且于2003年6月对我院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719份,其中男生429人,女生290人,贫困生347人,非贫困生482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云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焦虑现状。方法采用《就业焦虑量表》对云南师范大学20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性别在就业恐惧(t=2.346,p〈0.05)、面试焦虑(t=2.525,p〈0.05)和就业焦虑总分(t=2.289,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专业在就业恐惧(t=2.606,p〈0.01)、面试焦虑(t=3.301,p〈0.001)、工作焦虑(t=1.978,p〈0.05)和就业焦虑总分(t=2.626,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年级在就业恐惧(F=6.271,p〈0.001)、就业不安(F=7.231,p〈0.001)、面试焦虑(F=3.699,p〈0.01)、工作焦虑(F=7.260,p〈0.001)和就业焦虑总分(F=7.212,p〈0.001)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学校应增强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关注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同时因为性别歧视等原因,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突出,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本研究以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为研究工具,对南京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焦虑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南京大学学生普遍存在就业焦虑现象,并且女大学生的就业焦虑水平高于男生。根据问卷调查和对女大学生的访谈结果探究女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2008年大学生就业高峰的临近,公平就业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由于性别、年龄、学历、户籍、健康等因素而出现的不公平现象,成为当前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一道屏障。为了让众多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前就业过程中的歧视现象,维护自己的公平就业权利,我们特对全国部分城市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展开了调查,旨在从公正性公平、均等性公平和差异性公平等三种公平就业类型透析原因,并提出完善法律政策体系、提供均等机会、提倡差异就业等对策建议,力图为大学生在就业中拓宽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前,麦可思公司(MyCOS)顺利完成了2008年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工作能力调查。该调查以2007届大学毕业生为对象,回收问卷约223,358份,回收率约50%;有效问卷202,651份,有效率约为90.7%。共覆盖2113所高校、1276个专业,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相似文献   

18.
师范类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师范类大学生和其他大学毕业生一样面临着就业难这一巨大问题.本次调查的目的就是了解师范类大学生"最想做什么样的工作",希望能够从第一手材料中了解到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总结,得出一些理性认识和就业指导方面的建议.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6份,回收率为97.2%,有效率为96%.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浙江省各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心态,浙江海洋学院工程学院组织各校开展了此次调查。本次调查对象为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江海洋学院的在校大学生。累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7份,有效回收率86.7%。有效问卷中,理科学生占24.3%,工科学生占31.7%,农科学生占12.6%,医科学生占8.4%,人文学科学生占15.9%,社科学生占7.1%;男性占63%,女性占37%。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准备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人数也不断增多,加上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国家相继出台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