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覃鸿 《广西教育》2014,(13):90-91
考试命题是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的重要环节,语文试题被广泛运用于日常训练(课后作业及专题训练)、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试和其他相关考试活动中。当前,评价教师教学绩效的核心指标是学生的终结性考试成绩,这就促使了多数教师采取"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式,使教学陷入"机械训练,盲目应试""忽视语文素养培育"的误区。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教师布置的作业大多是读、写、背等缺乏思维训练和情感体验的强化练习。在大量机械式的练习之后,几乎所有学生的考试分数都在90分以上,  相似文献   

2.
命题与评价,自然会遇到三个问题:考什么,怎么考,怎么评。“考试设计的核心问题有三个方面:测量什么、如何测量、如何对测量结果进行量化,即如何评分。”在最直观的层面,语文命题可以表达为须明了语文“考什么”与“怎么考”。就是说,命题者要处心积虑地研究并试图解决这两大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怎么评”也就不是很困难了。首先要解决的是“考什么”,就是考试目标的制订,这问题似乎很容易,但是情况恰恰相反,语文界始终没有弄明白,或者说始终糊涂着。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长时间以来过于注重基础训练,教学模式程式化。全部教学活动围着高考指挥棒转,考纲怎么要求,我们就怎么教,将学生看作是一个不会思想的物品。不可否认,听、说、读、写,字、词、句、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如果只关注怎样造句、怎样构段、怎样谋篇布局,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培养、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把研究聚焦于"怎么教",忽视了对"教什么"的思考,造成了"非语文与泛语文"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了课堂虽然热闹,但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提高缓慢,学生学了几年的语文,仍然是"书读不好,文章写不通"。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效率低下,我认为是教学内容选择不当造成的。语文教学内容还没有着落、还稀里糊涂、还有扭曲错漏,却一个劲地"研究"怎么教,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南辕北辙。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其次才是"怎么教"。忽视了教学内容的  相似文献   

5.
一、考试并不只是衡量学生的镜子考试首先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镜子,这面镜子的意义,首先不是体现在学生的成绩单上,而是体现在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上,怎么教必然怎么考,怎么考可见怎么教。没有比一张试卷更能集中、鲜明地体现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作风、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了。试卷上的分数高,就等于学生学得好、教师教得好吗?不,首先还有个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有个试卷质量的问题。而所谓“高分低能”,与其说原因在于考,不如说根子在于教。目前,学生的试卷成绩与实际水平不符合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不能不令人深思。二、考试并…  相似文献   

6.
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被"代代相传"。但传统的教什么就考什么,怎么教就怎么考的命题模式,已不适应《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面对教学理念日益更新的课改实践,如何命好题,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已成为每个教师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 如果在高中数学教师中做一个调查:"数学教学 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阻力是什么?"相信绝大多数 教师的答案是:"现行考试方式与评价制度。"的确, 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师生在题海中苦 苦挣扎,这几乎成了广大师生的无奈选择和真实描 述。考试是师生谈论最多的话题,由于评价学生看成  相似文献   

8.
沈建军 《教学月刊》2012,(11):28-31
语文教材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蓝本,然而实际教学中这个蓝本所发挥的作用有限。如今对语文教材的处理存在三大怪事:教材中有什么就教什么,面面俱到;想怎么教就怎么教,天花乱坠;考什么就教什么,按部就班。这些机械或随意地处理教材的做法,导致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却学得无味。可悲的是,这种现象在语文界早已见怪不怪,成为我国语文课程的痼疾。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而我国现行的中学物理教育的现状是:教的方法根据考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教的方法,考试怎么考就怎么教,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  相似文献   

10.
沈荣 《云南教育》2002,(16):32-35
大家知道,“考”应该服务、服从于“教”,“怎么教”就应该“怎么考”。但实际情况则不是这样,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学校、老师往往颠倒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教”服从子“考”,“怎么考”就“怎么教”,试卷中所透出的各种信息成了无声的命令,指挥着学校的教育方向及具体的教育活动。小学语文毕业考试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次考试,虽然它已没有了选拔功能,但作为对学生六  相似文献   

11.
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被代代相传,但传统的命题方式过于严肃、呆板,教什么就考什么,怎样教就怎样考,过于强调统一内容和统一结果,常常以一把尺子论英雄,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不利于学生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它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命题作为课程改革的灯塔,如何命好题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就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在每教一篇课文之前都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课文写什么、怎么写,我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恰当地去解读文本。解读文本,是教学的前期工作。教师能想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教师把文本解读到什么程度,才有可能引导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  相似文献   

13.
韩青 《小学生》2012,(10):66-66
<正>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教学过度语法化,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教学跟着考试走的现象,忘记了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于生活,把测试、教学等手段当成了目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的"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学的法子要跟着做的法子,教的法子要跟着学的法子"的思想对我国当今中小学的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一、教是为了学,而不是考  相似文献   

14.
初中招生考试对教学工作影响极大。上边怎么考下边就怎么教。因此,谈点建议:1、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习汉语拼音是为了“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所以,试题中的汉语拼音部份,只能考“读拼音写汉字”,不能出“给汉字注拼音”之类的题目。  相似文献   

15.
好课三味     
长话短说,开宗明义,我觉得好课得有好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 第一味是"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那么,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侧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今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的“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学的法子要跟着做的法子,教的法子要跟着学的法子”的思想对我国当今中小学的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当今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教学过度语法化,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教学跟着考试走的现象,忘记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把测试、教学等手段当成了目的。今天重温七十年前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国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常光 《教师》2011,(7):91-91
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被"代代相传",但传统的命题方式过于严肃、呆板,教什么就考什么,怎样教就怎样考,过于强调统一内容和统一结果,常常以一把尺子论"英雄",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不利于学生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它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命题作为课程改革的灯塔,如何命好题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就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为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指明了方向。那么,怎么才能把语用学习落到实处呢?一、在读中开展语用学习朗读在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确实处在起点的位置上,是最基本的语言实践形式。因为  相似文献   

19.
如果在高中数学教师中做一个调查:“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阻力是什么?”相信绝大多数教师的答案是:“现行考试方式与评价制度。”的确,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师生在题海中苦苦挣扎,这几乎成了广大师生的无奈选择和真实描述。考试是师生谈论最多的话题,由于评价学生看成绩,评价教师也是看成绩,考试频繁,师生均感身心疲惫;加上数学在高考中是个举足轻重的“筛子”,  相似文献   

20.
这些年来,我省通行的小学语文考试有几个特点:一是较普遍的只考书面语言,不考口头语言。二是不考听话和听写的能力,不考在阅读、作文时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三是低年级围绕字、词兜圈子的题目过多,不重视考遣词、造句、连句、看图写话的能力;中高年级离开阅读和作文孤立地考单项的语文基础知识的题目过重,考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的题目过轻。这种考试必然导致在教学上忽视口头语言能力和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违反了学习语文的规律。这样的考试和教学所造成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其主要表现有四点:一是学生接受规范化口语训练的机会极少,因而口头表达能力低,尤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