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香港巨富李嘉诚 ,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见地。他非常注意对孩子人格与品性的培养。他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长到八九岁时 ,李嘉诚就让他们参加董事会 ,不仅让孩子们列席“旁听”。还可让他们插话“参政议政” ,主要是学习父亲“不赚钱”、以诚信取胜的学问。后来 ,两个儿子都以优异的成绩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了 ,想在父亲的公司里施展宏图 ,干一番事业 ,但李嘉诚果断地拒绝了 :“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 !还是你们自己去打江山 ,让实践证明你们是否合格到我公司来任职。”兄弟俩去了加拿大 ,一个搞地产开发 ,一个投资银行 ,他们克服了难以想像…  相似文献   

2.
富豪的家教     
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泽钜、泽楷长到八九岁时,每当董事局开会,兄弟俩就会坐在为他们特设的小椅子上,接受独特的商业熏陶。会后,李嘉诚总是鼓励小哥俩提出问题,然后认真地解答。 李氏兄弟在香港读完中学之后,李嘉诚就将他们送到美国留学深造。李嘉诚说:“作为父母,让孩子们在十五六岁就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当然有些于心不忍。但是为了他们的将来,就是再不忍心也要忍。”  相似文献   

3.
亿万富翁李嘉诚是香港首富。有一天李嘉诚在取汽车钥匙时,不慎丢落一枚2元硬币,硬币滚到了车底。李嘉诚估计若汽车开动,硬币便会掉到坑渠里,于是蹲下身欲拾取。此时旁边一名印度籍值班员见到,立即代他拾起。李嘉诚收回该硬币后,给了值班员100元酬谢。很多人对此感到费解:丢掉2元钱对亿万富翁似乎是“不值一提”的一件小事,为2元钱的失而复得却又要“损失”100元,那还不如让这2元硬币丢掉算了。而李嘉诚是这样解释的:“若我不拾这2元,让它滚到坑渠,这2元便会在世上消失。而100元给了值班员,值班员便可将其用上。我觉得钱可以用,但不可以浪费…  相似文献   

4.
享有“商界超人”美誉的李嘉诚先生,在华人社会,他的名字已经成为财富与成功的象征。李嘉诚先生最为世人景仰的,还在于他一向崇尚知识,尊重人才。他为大陆的希望工程和教育事业捐资捐物,数额巨大。他认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无论是社会发展,国家富强,还是人类文明水平的提高,都更加仰赖知识。关于知识对人生、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李嘉诚先生有着切身体会。李嘉诚先生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受父亲的熏陶,他自幼喜爱读书。1940年,家乡惨遭日寇践踏,他们全家逃难到了香港。两年后,父亲病逝。为…  相似文献   

5.
2006年8月,亚洲首富李嘉诚宣布,未来将捐出个人财产的三分之一作公益慈善之用。2006年9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福布斯全球行政总裁会议上,李嘉诚被授予福布斯终身成就奖,成为了第一个获得福布斯终身成就奖的企业家。围绕着他的名字,各种传记重复杜撰了无数传说。他通常被描绘为一个天才,不停扩大着自己的财富,也因此成就了“超人”的外号。而人们似乎并不知道,这样一位传奇人物所经历的少年忧患,是怎样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人生和对待财富的态度。“只有你做些让世人得益的事,这才是真财富,任何人都拿不走。”这是李嘉诚对于财富的睿智表达,而他自己更是一生都在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马云就以比尔·盖茨、李嘉诚为榜样,希望也能像他们一样,实现自己的梦恕。中学时,马云第一次去大街上“练摊”。由于没有经验.一连好几天他都没有卖出一样东西。而他的同学却很顺利,收获颇多。  相似文献   

7.
蔓延全球的金融风暴来临后,香港经济也走人一个严峻的寒冬,大部分投资者的腰包都缩水过半,就连华人首富李嘉诚控股的公司股票,市值也大幅缩水上千亿港元。但即便如此,李嘉诚依然表示,他对旗下公司的业务充满信心。那么李嘉诚的信心究竟源于哪里?面对金融危机,他的“过冬策略”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上榜理由】2007年4月2日,李嘉诚基金会再次为“长江新里程计划”项目第二期捐款1亿港元,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向李嘉诚先生颁发“卓越贡献”奖。2006年,民政部向李嘉诚颁发“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2006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中,评选标准首推“责任”二字,将社会责任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李嘉诚则毫无悬念地获得“特别荣誉大奖”。2006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榜”显示,李嘉诚以一百八十八亿美元的财产,名列全球第十位,也是两岸三地最富有的人士。李嘉诚先生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和黄)董事局主席,长江集团业务遍布全球56个国家,雇员人数约24万名。集团在香港共有1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7,580亿港元。2006年,李嘉诚宣布将再捐1/3财富——价值480亿元,这将是全球华人私人基金会中金额最高的一个,他不仅为华人企业家树起梦想的旗帜,更为这个群体注入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血液。在与贫穷的角力中,他开始了人生;凭借超人智慧,他缔造了财富王国。他喜欢穿旧皮鞋、戴便宜手表,却把480亿元财富弹指挥向民间。他用行动诠释了财富的真谛:兼济天下。  相似文献   

9.
刘洪梅 《辽宁教育》2010,(10):31-32
和如今的孩子谈理想,我们常常惊奇于孩子们的“不知天高地厚”,在他们眼里,似乎自己就是下一个李嘉诚,就是未来的比尔-盖茨,问到他们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都会轻松地说出“奋斗呗”。  相似文献   

10.
李嘉诚教子     
俭朴为本 教子故事: 虽然是大富之家,但李嘉诚很少让儿子享受奢华的生活。李家兄弟在香港顶级名校圣保罗小学上学,许多孩子都是车接车送,满身名牌,可李嘉诚很少让自己的孩子坐私家车,而是常常带他们坐电车、挤巴士。李嘉诚认为,这样可以见到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感受真实的生活和社会。有一次,李嘉诚见到一个小女孩在路旁边卖报边学...  相似文献   

11.
香港首富李嘉诚,14岁时由于家庭贫困不得不中途辍学,到一家茶楼当跑堂,每天凌晨5点就得赶到茶楼。经营钟表公司的舅父送给他一只小闹钟,让他掌握时间。李嘉诚每天都把闹钟调快10分钟定好响铃,最早  相似文献   

12.
传媒采访李嘉诚,谈到对财富的认识与驾驭,李嘉诚抬起脚,指一指:“这双皮鞋穿了七年。”张艺谋开车,坐在身后的同事开玩笑,唱起:“老张开车去东北,撞了……”张艺谋在哄堂大笑中一脸不解,他不知道,也没听过风靡全国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他解释:我不会打字,从来不上网。  相似文献   

13.
1943年冬天,14岁的李嘉诚来到一家茶楼当跑堂的伙计。茶楼的伙计每天必须在清晨5点赶到茶楼,为客人准备好茶水、早点。为了早起,李嘉诚把家里的闹钟拨快10分钟,坚持最早一个赶到茶楼。为了锻炼自己的社会能力,李嘉诚在努力干好份内工作的同时,给自己开了两门“必修功课”。其一是根据茶客的外貌、举止、言语,去猜测他的籍贯、年龄、职业、收入及性格特点,然后找机会验证;其二是揣摩顾客的消费心理,既热情服务、真诚待人,又投其所好,让顾客在高兴之余多掏腰包。处处留心皆学问。由于细心观察,李嘉诚很快便对茶楼的每一位顾客的消费需求都了如…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2005,(5):30-31
李嘉诚信奉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哲学,一贯勤俭诚信,任教育子女方面,他要求儿子在生活上克勤克俭,不求奢华;在教育子女方面,信守承诺。他特别教导儿子要考虑对方的利益,不要占任何人的便宜,要努力工作。李嘉诚深知“人的黄昏取决于黎明”的道理,对两个儿子的教育甚为严格。他一方面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使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重提勤俭节约教育──由李嘉诚先生的公文包想到的许芳一日看中央台“焦点访谈”节目,说到香港大实业家李嘉诚先生生活俭朴,一件公文包用了二十多年破损了仍不忍丢弃,而他却舍得将巨资投入到祖国的教育、医疗及其它事业上,看后感触良多。李先生可称得上亿万富翁,但他...  相似文献   

16.
华人首富李嘉诚不久前接受央视《面对面》节日专访时直言:“富贵两个字,不是连在一起的。这句话可能得罪了人,但是其实有不少人富而不贵。”李嘉诚坦言,衡量财富的准则,在于“内心的富贵”。他认为,真正的富贵是要懂得用自己得来的金钱,对社会尽一点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7.
差别只因5%     
一位内地企业家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谈到了他去李嘉诚办公室拜访李嘉诚的经历——李嘉诚是和儿子一起接见他的,李嘉诚的儿子说着说着就讲起了白话,会谈过程中李嘉诚好几次要求儿子顾及内地朋友可能不太听得懂白话的实际,改讲普通话。会谈结束之后,李嘉诚还特意从办公室出来,送他到电梯口。最让人惊叹的是,李嘉诚不是送到即走,而是毕恭毕敬地鞠躬,直到电梯门合上。  相似文献   

18.
2014年4月16日,美通社发消息称,亚洲首富李嘉诚投资LED灯的消息在港股市场引发“点灯成金”的效应,同时也让这款声称是“史上最省电LED灯泡”受到媒体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少打一次车,少做一次美容,吃饭少点一个菜,省下来的钱积攒起来去投资,让钱生钱.富人钱生钱,穷人债养债.节省钱、尊重钱是很多富人的习惯. 李嘉诚生活的节俭是尽人皆知的.有一天李嘉诚先生从酒店出来,掏车钥匙时从兜里蹦出一元的硬币掉到地上,李嘉诚弯腰去捡,一个印度保安把钱捡起来递给他,他接过这一元钱,从兜内掏出一百元港币给了保安,又把这一元钱也送给保安.别人很不解,问李嘉诚先生为何这么做,他说:"这一百港币是他给我服务,我给的报酬.  相似文献   

20.
1928年7月,广东潮州一位清贫的教书匠喜得贵子,他给儿子起名叫李嘉诚。在这位怀着“教育救国”宏愿的父亲影响下,童年的小嘉诚虽家道艰辛,仍饱读诗书。然而,日寇的铁蹄踏破了所有的梦想。1940年,他随父母逃难到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不久父亲便因病去世。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不愿寄人篱下,为了养家糊口,他决定辍学。他到茶馆里做跑堂,在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家塑胶厂当推销员。由于勤奋上进,业绩斐然,只两年时间便被提升为总经理。那年,他只有20岁。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他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创办了长江塑胶厂。靠着诚信与勤奋,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