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海“飞机”最近美国海洋工程科学家格雷厄姆·霍克斯顿发明了一种深海“飞机”,可潜入11000米深的海底.这种深海“飞机”其实是小型单人深海潜水器,由于它有一对固定式的“机翼”,外形又很像飞机,故被取名为深海“飞机”.它工作时,能利用“机翼”与海水相对...  相似文献   

2.
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的科学家最近报告说,他们在太平洋海底发现了来自超新星爆炸时产生的星际尘埃.这是科学家们首次在地球上发现来自另一个恒星的物质.这种星际尘埃是超新星发生剧烈爆炸时被抛向地球的,它是一种罕见的特殊形式的放射性物质。  相似文献   

3.
在宇宙里,在星际之间,并不是空无一物,而是飘散着许多宇宙尘埃。不过长期以来,天文学家仰着头在天际间搜寻,却找不到它太多的踪迹。因此,一直不清楚宇宙尘究竟从何而来。而今,英国天文学家观测到了巨量的宇宙尘。宇宙尘原来是超新星爆炸的物质遗骸,犹如刚击发的枪口冒出的硝烟。这团宇宙尘是“仙后座Α”超新星爆炸产生的,位于银河系,距地球只有1.1万光年。它是由英国科学家邓恩(Loretta Dunne)等人在夏威夷茂纳开亚山上观测到的。这一观测结果,发表在2003年7月17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从而解开了宇宙尘来源之谜。巨量的宇宙尘,显示出300…  相似文献   

4.
《科学启蒙》2010,(11):25-25
近日,科学家近日在深海捕捉到了一条!“长着四条腿”的鱼,正在海底“漫步”的它;是不是已经厌倦游泳了呢?  相似文献   

5.
《科学启蒙》2009,(3):1-1
美国海洋科学家发现一种壮观的新种珊瑚旺盛地生长在太平洋西北海底山脉的山峰上,这种大树枝状或扇形状“竹子珊瑚”的高度超过1米。它们如此茂盛以至于形成了海底绿洲,供无数的深海动物休养生息。此新种珊瑚的主干上还有环绕一圈与众不同的长触须,给科学家留下深刻印象,因为此特征只有在活生生的生物上才能看到。  相似文献   

6.
海底风暴     
海底并不平静,各种激流常在海底兴风作浪而形成凶猛的风暴潮。虽然这种爆发的海底风暴,只在部分海底存在,但它却十分强烈,破坏力也甚大,在北大西洋和南极洲尤为常见。海洋科学家们乘坐深海潜水器下潜至五六千米的深海海底观察海底风暴的情景,在海底风暴袭来时,所经之处,无论是底栖生物,还  相似文献   

7.
玫瑰园之谜     
1979年,科学家们在Galápagos岛东北部大约370公里的海底发现了一处神秘的热水涌流,当时人们对此无法解释,只简单地将其命名为“玫瑰园(RoseGarden)”。到了2001年,科学家才确认这些热水是来自热水喷口。在玫瑰园热水喷口附近富含多种硫磺类化学物质,正是由于这些化学物质的存在,才使得大量奇异的管虫、巨蛤等在此聚集,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一现象被科学家们形象地誉为“深海中的绿洲”,成为科学家们进行海底勘探的又一新领域。2002年6月,当科学家们再次返回这一地区时,却倍感失望,因为他们已找不到玫…  相似文献   

8.
水下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其实就是水下探测系统,也叫海底机器人。最早的海底机器人包括水面母船、遥控探测机械装置和一条玻璃光导纤维束三部分组成。如美国一种叫“阿戈和佳生”的深海探测系统,母船在海面慢慢前进,用“地形跟踪多光段声纳仪”作前导,船尾用缆绳把雪橇形的“阿戈”沉到海底,随船缓缓移动。“阿戈”装有两套声纳仪,一套在前,一套在两侧,发射三角形的探测声波,以探测海底的有关目标。此外,“阿戈”还备有5架照相机,通过电视屏向船上的科学家传送海底景象。科学家如果发现水下温泉绿洲或活动的火山等值得研究的目标,便将“佳生”从“阿戈”体内放入海底。“佳生”装有立体摄像机,在额前的灯光照射下,操作自如.锁住景象,传送到控制室。  相似文献   

9.
1998年4月11日,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的潜水调查船“深海2000”号在西南诸岛伊平屋海域成功完成第1000次潜航。“深海2000”号1982年五月第1次潜航至今已有16个年头。其间它进行了大量的生物调查、地质调查及地震区域的调查。第115次潜航时的新发现1984年6月5日,深海2000号在相模湾水深1130米的深海中潜水航行,在高度计指向离海底还有15米时看到一片涌动着的白色物体,经调查发现这是一种叫做“西瓜贝”的贝类。这种贝类的体内共生着一种特殊的细菌,这种细菌以海底涌出的甲烷气和硫化氢为能源来生产有机物,而“西瓜贝”就是靠这一有机…  相似文献   

10.
毗邻印度洋位于亚非之间的红海素有奇海之称。早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就在红海海底发现了四座“烟囱”。这些“烟囱”又深又长,宽仅数米,科学家们称之为“海底深洞”。从“深洞”里溢出的热水温度高达56℃。在“烟囱”附近还生活着一些奇异的生物群落。科学家还在位于红海的阿特兰蒂斯(Ⅱ)海渊的200米深海底,发现水温为59.2℃、但盐度却达257的为大洋7倍的海底盐泉。最令人捉摸不透的是有的地方海底水温竟高达几百摄氏度以上。同样神秘的“烟囱”也在大西洋多处发现。法国海洋开发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亚速尔群岛(葡萄牙)水下2500米深处的…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读写》2010,(10):134-136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近年来,“澳大利亚深海研究”项目组织一直在利用最新技术的远程遥控相机对澳大利亚深海物种进行研究和拍摄.从而发现了大量怪异的深海物种。澳大利亚昆士兰脑神经科学研究所近日公布了这些怪异深海物种的图片。科学家认为,对这些深海怪异生物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人类神经细胞进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美国“爱尔塔宁”号海洋考察船上的研究人员在深海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奇异的海底“铁塔”.1964年8月29日,“爱尔塔宁”号海洋考察船航行到智利的合恩角以西7400多公里处抛锚停泊,按照考察计划开始作业.考察人员计划在这一海区将一台深水摄像机下潜到45to米深处,对这里的海底状况进行水下拍摄.为此,考察人员把一台特制的水卜摄像机安装在一个圆柱形钢制保护壳内,用电缆线将其系在考察船上.一天的考察结束了.当摄像技术员在暗室中对当天拍摄的胶片进行显影处理时,在一张胶片上意外发现了一个奇特古怪的东西,它跟其他胶片上…  相似文献   

13.
肖越 《少年科学》2006,(9):70-75
当我们的眼睛关注着驰骋在太空的飞船,当我们的思绪伴随着宇航员在太空漫步神游时,你有没有想过:近在咫尺的海底,那里有没有人类的脚印?其实,挑战深海历来就是人类的梦想,而海洋一直是人类的一道屏障!2004年初,一次海底行走计划实施了。著名的海上多面手“亚特兰蒂斯”号海洋考察船带领科学家,从美国的圣地亚哥港口出发。  相似文献   

14.
科技e点     
海底存在着一种“魔力”,可能会成为未来电池充电的途径。将取自海底的水和沉积物装在一个容器里,加入一些细菌,然后插入两个电极,一个电极插入沉积物中,另一个电极插入水里,将两电极的另一端接一个电灯泡:电灯泡竟然亮了!这是美国一科学家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英国科学家西蒙·斯图尔特和菲利普·艾伦不久前在绘制北海(大西洋的边缘海,在大不列颠岛和欧洲大陆之间)海底4千米处一个可能存在的油田的三维地震图像时,偶尔发现了一个直径达19千米、深度为300米的陨石坑。这个巨大的陨石坑位于几百米厚的海底沉积物下  相似文献   

16.
在繁杂纷纭的大千世界和奥妙无穷的无垠宇宙里,存在着许多令人难以解释的大自然之谜。目前,科学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这些自然现象进行研究和探索,正在揭示的自然之谜有——海底细菌耐热之谜同学们知道,在自然界里,几乎没有什么生物不能用高温杀死。别说温度有100℃的开水,就是60℃的热水,大多数生物都忍受不了。但是,有些海底细菌能在100℃以上的沸水中活得逍遥自在,绝不会被煮死,这真是咄咄怪事!1977年至1979年,美国有一艘叫“阿尔文”号的深海潜水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做海底调查时,在海底裂谷中发现了一些热水喷泉。有的喷泉温度竟高…  相似文献   

17.
科技知识     
诱人的海底世界海底石油和天然气是海底最重要的矿藏。科学家估计,海底石油的储量占全球石油总储量的1/3以上,在大陆架浅水区就储藏着1,100亿吨的石油。近年来,海底石油的勘测和开采已由近海的大陆架向深海区转移,并在海深大约3,582米的海渊里发现了含油沉积层。这充分说明,大海深处也有石油!要知道,  相似文献   

18.
辽阔浩瀚、神秘莫测的大海是那么令人神往。到“水晶宫”去游玩,到海底去摘珊瑚、拾贝壳,一直是我心中最大的愿望。这是我收藏的一张海底旅行的图片(图略),上面是小兰和小明,我校海洋生物探测兴趣小组的成员,乘坐着现代化潜水艇———“深海一号”到海底探险时的精彩瞬间。透过深蓝色的画面,我仿佛又看见、听到了两人讲述的海底旅行的情景……“深海一号”慢慢地向海底进发。刚入水时,透过密封的玻璃窗可以看到,海水是浅蓝色的。渐渐地,光线暗了,海水变成了深蓝,周围的环境慢慢暗下来。最后,“深海一号”到达海底,周围变得一片漆黑。难道海…  相似文献   

19.
海底并不平静,各种激流常在海底兴风作浪而形成凶猛的风暴潮。虽然海底风暴只在部分海底存在,但它们十分强烈,破坏力甚大。这种海底风暴在北大西洋和南极洲尤为常见。海洋科学家乘坐全封闭的深潜器下潜至五六千米的深海海  相似文献   

20.
卢文慧 《大学生》2014,(10):24-27
正2014年3月30日早7时,"决心号"钻探船载着62天的惊喜与丰硕的深海战果,缓缓驶入台湾基隆港。科学家们迎着灿烂的阳光定格了释然的微笑。在此次航程中,科学家们收获了多个首次:首次获得破译南海年龄密码的深海"硬汉"——大洋玄武岩;首次获得深海动荡变迁的"见证者"——钙质软泥;首次取得海底油气资源的新线索——含有有机物质的沉积岩……作为南海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49航次的首席科学家,李春峰教授一直忙碌,不过他非常乐意和我们分享此次南海之行,"多一个人关心我们的海洋本身就是一件好事",李教授笑着说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