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探究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以苯酚这节课为例,教学中贯彻结构决定性质的主导思想,激励学生大胆预测,并最终通过实验探究去验证。  相似文献   

2.
谈生物教育的“探究发现法”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究发现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和现有资料 ,引导其积极地去发现问题 ,探求答案的教学法。其核心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 ,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从而获取新知识。早期致力于探究法研究的学者杜威认为 ,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儿童自己用心做实验 ,通过实验 ,自己探究知识。布鲁纳认为 ,一个人的文化、动机、个性及认知水平等因素对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起决定性的促进、调节作用。探究发现法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古已有之 ,改革开放和科学的进步赋予它新的含义 ,掌握和运…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苯酚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能描述苯酚的分子结构,应用化学性质处理问题; 3.通过实验探究苯酚的性质,学生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问题.学会分析分子中各原子或原子团的相互影响; 4.通过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学生更乐于进行科学探索,对待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学生喜欢与他人合作、交流,愿意倾听他人意见,表达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4.
化学实验可以提供丰富而真实的学习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以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换角色,当好“导演”.笔者就高中教材第二册《苯酚》一节,把苯酚性质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尽可能地与学生实验合并,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的教学设计介绍如下,供同行商榷。(注:本节课在实验室上,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能力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地图,激发学生积极探求问题的兴趣;二是通过质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三是利用探究课,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本文通过苯酚软膏说明书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并亲手做试验探究学习苯酚的化学性质中的酸性,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了教学的探究性,强调知识技能、能力形成、态度培养在探究过程中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运用“引导探索法”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引发疑问。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或演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验,引发学生生疑,进而导出本节课的探究内容,使学生明确探究方向以激发学习动  相似文献   

8.
陆建源 《云南教育》2007,(9Z):34-35
1.设计思想:化学课程标准倡导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手段,以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学习或实验方法为目的的新理念。学生实验课是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最佳时段,也是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掌握实验方法的有效途径。依据认知规律和课标要求,本节实验课采用操作示范、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汇报评议的“四段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数学活动的优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课前准备活动,积累素材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途径方法的调整,在开展有效地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以主动探求知识和主动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1司。但现在我们每节课时40分钟,若一大半都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于是寻找探究性学...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极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最为典型的为罗杰斯的非特异性教学模式 ,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发展思维。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探究。本文所说的探讨法是介于传统灌输式教学与探究法教学之间的一种模式。它不同于探究法之处在于 :教学的过程并不着重于以实验为主旋律 ,而更在于一个思辩的过程 ,强调逻辑推理 ,所以更适用于习题讲评课。近年来 ,我在生物习题讲评课中尝试使用了探讨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就其实用性作一初步探讨。1 探讨法的指导思想探讨法即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 ,通过讨论、争辩的…  相似文献   

11.
一、简易喷泉实验我们在高一学生实验<<氨的制取和性质铵离子的检验>>一课中,将氨在水中的溶解一项操作稍作改进,做成了简易喷泉实验,学生们兴趣很高.具体作法是:(1)预先为收集氨气的试管配置一只单孔塞,塞上一只胶头滴管.(2)将胶头滴管内吸满水,待试管内收集满氨气后塞好上述胶塞.(3)挤压胶头滴管上的胶囊使水滴入试管内;等试管内呈显著负压使胶囊扁瘪后,将胶头滴管的胶囊一端浸没在水槽中(如图).(4)在水面下小心取下胶囊,可以看到水槽内的水通过尖嘴喷入试管内形成喷泉.(5)将试管倒转取下胶塞,向试管内滴…  相似文献   

12.
蒋毅 《小学教学参考》2009,(11):100-100
课前作业是在正式上课之前,根据课的内容、特点,要求学生对某一科学内容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尝试实验等方法.完成教师课前设计的作业。它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以往科学教师对课前作业布置较为随意,大多让学生准备科学课中用到的相关材料,对其课前探究缺乏细致的关注和指导。学生对课前作业缺少明确目标,不能激发动手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前活动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课前作业布置都成为丰富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探究活动。以下是我对探索课前作业布置有效“点”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摘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是《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以实验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进行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的重要方式.本文根据作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就如何选择探究性实验内容、如何引领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如何把握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度等几个关于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关键词:探究;课程标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3章第3节是“摩擦力”,本节课的内容是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由于摩擦力问题的复杂性,所以本节课实际是一节科学探究课.教材以探究静摩擦力大小且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能使学生在积极思考中主动探求知识的新型教学模式,实验探究教学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在目前的探究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要上好探究课,教师必须要对探究教学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进行教学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6.
1.设计思想:化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手段,以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学习或实验方法为目的的新理念。学生实验课是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最佳时段,也是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掌握实验方法的有效途径。依据认知规律和课标要求,本节实验课采用操作示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敖艳国 《考试周刊》2012,(30):143-14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师应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认真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课前探究指导策略 新课改形势下的教育,是把学习的内容拓展到了课前,延伸到了课后,这样给了学生很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化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这是一门以青少年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实验技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新时代青少年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教学的课前准备是教学活动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可以在课前对这次活动主题进行相应的课前体验、资料收集、准备素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因此。我们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主要途径.而实验活动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教师必须善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观察、实验等学习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我们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实验在学习中的功能和作用.启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实验.达到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的目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做好“六性”:  相似文献   

20.
一、导课——“课伊始,情趣生”,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形成强烈的探究创新的欲望,关键要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而这种氛围首先来源于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热爱学生,以百倍的热情、坚定的信心、和蔼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成为学生探求新知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实际,寻找能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积极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去。1.激发好奇心,点燃创造的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