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曙 《现代语文》2006,(4):90-92
自远古明发展至今,在人世间的万物之中,人最难了解的还是自己,当人类在用伦理和明控制自己的时候,有很多丑恶的心理仍然存在于心灵深处。但在适当时候,它又会暴露出来残害人类。伊格尔顿说:“精神分析批评可做的并不仅仅是追索生殖器官的象征:它可以使我们对学原的实际构成有某些了解,而且还可以揭示那种构成的某些意义。”精神分析是一种动力论和动机论,西方有的学认为,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动力论,弗洛伊德提出了本能动力论。精神分析批评在恋母(父)情节批评、本能批评、无意识批评、压抑性批评、白日梦批评上都展示出这种动力。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析学说与新时期文学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中国社会和文化思想上的改革开放性质,使得精神分析学说得以传入并影响了相应文学语境。文学语境的变化,又造成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诸多方面的现代性转换。文学语境还进一步改变了学界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态度,拓展了理论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张爱玲的人生体验与精神分析学说之间的关系,论述她在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下,以独特的方式对沪港社会中的都市男女的诸种精神现象如潜意识,变态心理和各种情结进行逼真的刻画和深入的挖掘,显示了她卓越的精神分析才能,从而开辟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精神分析之路。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与弗洛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有密切的内在关联。他的小说创作中从“里必多”的内在影响去解析“人和文学”的起源,探讨人物的隐秘的内心世界到潜意识的层面,讽刺了道德君子的假面;《野草》中梦的朦胧与奇诡、鬼魂的阴森与神秘、奇幻的场景、情节的荒诞、不可确定的意象等,正泄露着鲁迅个性的体验与感受。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的学创作与弗洛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有密切的内在关联。他的小说创作中从“里必多”的内在影响去解析“人和学”的起源,探讨人物的隐秘的内心世界到潜意识的层面,讽刺了道德君子的假面;《野草》中梦的朦胧与寺诡、鬼魂的阴森与神秘、寺幻的场景、情节的荒诞、不可确定的意象等,正泄露着鲁迅个性的体验与感受。  相似文献   

6.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当代西方理论界争议较大的学说之一。争议的主要分歧在于精神分析学说的臆测性和科学性。作者认为精神分析学说的科学性和弗洛伊德积累材料、解释材料的方式有关,深入分析弗洛伊德积累材料、解释材料的方式有助于科学地评价精神分析学说。因此,本文试图论述弗洛伊德解释癔病、梦与日常生活失误行为、文学艺术的三种不同方式,从而对精神分析学说这三个领域的内容的科学性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早期的人生经验和文学创作,都明显地呈现出精神分析学说的基调。其主要人物的一切思想和行动,处处都为情欲所主宰,似乎他们的生存是专为着情欲的。这种自觉的文学创作源于张爱玲独特的家庭环境、人文素养、人生感悟和创作氛围,同时也与弗洛伊德的文学创作“利比多说”不谋而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映射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利比多的诠释、潜意识的剖析、变态心理的刻画、白日梦的叙写、“恋父”“恋母”情结的阐释。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道德教育也随之有了新的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后现代主义的背景,在分析后现代道德教育的新发展之后,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以反基础主义、反主客二元论以及反总体性,强调差异性、多元性以及"去中心"的边缘性、创造性和开放性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促进了课程改革的多元化趋向以及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主要体现在把人的精神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部分,同时又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学说。20世纪的中国文艺创作深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力图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诸如梦境、性灵、性本能等精神生活现象加以描摹和剖析,借以表现那种超越社会和传统文化束缚下的生命的本能冲动,从而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具有隽永的文艺审美批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黄守友 《现代语文》2006,(12):43-44
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作为中国现代学的奠基人,其贡献不仅表现在学创作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在与形形色色的封建保守派、复古派、伪道学家的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斗士精神。在现有教科书中我们所了解的鲁迅,其前期作品多受达尔进化论的影响,后期的杂是以马列理论作为其思想精髓;殊不知在鲁迅寻找对敌斗争的有效武器中,也运用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叶之后在西方逐渐出现的反西方哲学传统的一种思潮。中国已经进入21世纪,各种不同的思想潮流之间互相碰撞和交流,形成多元化的思想和价值观局面,对于整个社会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也对学校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除了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外,还可采用中西方学说当中具备启发性的教学元素,后现代主义思潮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3.
欧阳子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台湾现代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欧阳子的小说触及爱情、婚姻背后的性心理与潜意识、恋母情结及乱伦之爱等领域。本文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依托,从“利比多”、潜意识、变态心理、“俄狄浦斯情结”、“白日梦”理论等方面对欧阳子的小说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西方国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首先广泛涌现出的极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思潮,它涉及到的领域宽广,主要由艺术类、文学类、历史类、哲学类、历史类等社会文化活动构成。  相似文献   

15.
杨平展  魏小迪 《教师》2011,(4):32-33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技术与理性主宰的社会,使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也没有思想,而在此基础上的教学设计也是线性的、简化的,无法满足知识和文化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不能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后现代主义是在批判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于后现代主义对教学设计的思考,将给教学设计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与现代网络技术的特点在不同程度上相吻合,因此,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反思教学设计会为教学设计提供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探讨大学中教授精神分析与从事精神分析的研究人员必须深思的两个命题:(1)精神分析是一系列随着临床经验演化的知识,而非一套固定僵化的临床技术。(2)基于以上命题,精神分析知识的传递模式必然迥异于大学中科学与人文知识的传递模式。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对西方社会近现代哲学的继承和批判,也是在反思西方社会的哲学和科技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在思想意识领域内,它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并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当前,积极研究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实质,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其双重效应,有助于我们探寻思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精神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人类正面临着物质性价值和精神性价值日趋紧张的矛盾,个体生存空间日渐缩小为韦伯口中的"铁的牢笼",人之为人的意义逐步丧失,人类面临着如何恢复自身价值的问题。后现代主义思潮通过对现代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进行批判与解构,提出了一系列有益于人类解放的思想和观点,为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9.
西方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具有反本质主义、反理性主义、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色彩的较为激进的社会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它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并就如何评价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技术与理性主宰的社会,使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也没有思想,而在此基础上的教学设计也是线性的、简化的,无法满足知识和文化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不能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后现代主义是在批判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于后现代主义对教学设计的思考,将给教学设计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与现代网络技术的特点在不同程度上相吻合,因此,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反思教学设计会为教学设计提供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