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淑文 《广西教育》2014,(41):65-65
正教育植根于爱。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孩子。因此,教师要做到"爱生如子"。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亲近学生、体贴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如学生的能力、性格、爱好等,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曾凡成(化名)的学习成绩不太好,并且经常违反班级纪律。一天上课,曾凡成足足迟到了20多分钟,当他气喘吁吁地站在教室门口说"老师,我迟到了"  相似文献   

2.
按照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我国正经历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阶段,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才能担负起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一代新人的重任。一个素质优秀的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才能以自身的素质吸引学生,才能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赢得学生的敬重、钦佩、喜爱和信赖。只有当这些教师们像一块磁铁一样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凝聚力的时候,他们方能卓有成效地实施素质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吸引效应,研究了人际交往中怎样吸引他人的种种因素,可是作为一名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活动中为适应素质教育,为吸引学生,我以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在影响学生和教育过程的众多因素中,教师是相当重要又颇为活跃的一个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说,它能够左右或改变其他因素。谈到教育心理学理论,绝大多数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指导对学生的教化工作,而很少有人思考对自身的塑造工作。教师在教与学的师生互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不是"生而知之者",教师的心理品质影响着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各项的发展,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一、扮演好作为特殊职业的角色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一"博"、二"深"、三"新",不仅把知  相似文献   

4.
王超 《中国教师》2010,(Z1):416-416
<正>教学中的"教"与"学"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便是教学的前提,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共同合作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和谐统一。教育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因此,教师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育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效。  相似文献   

5.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天职.教师要热爱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要充分发挥教材中蕴含的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恪当的思想素质教育,这样才能达到玩教书又育人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忌"为思想教育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为了弥补聋生身体和心理上的缺陷,教师只有展现自身的魅力,才能凸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彰显课堂的精彩和活力。一、关爱学生,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最为可贵的职业情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师爱更体现出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界提出主体性教育思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主体性教育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实施主体性教育,需要国家、社会、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但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主体性教育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应该用"以人为本"的理念统领教学关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学习方式、课后作业、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教学设计上,都要兼顾学生主体和课程标准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职责是什么?教师的职责不是教书,而是教育和教学,教学生学,育学生长。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成长,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责任应该是用自身的学识和言行去引领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生活中逐步成长。而教师的教学也不是教书,而是从学生出发,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并且,教师自身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在物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理解是个非常重要的字眼,它既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内核,也是传统教学理念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精髓。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把帮助学生"理解"和引导学生"学会理解"放在学习的目标层面上来要求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物理概念的习得、物理规律的掌握,还是物理问题的解决,"理解"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物理教师引导学生为理解而学习,学会帮助学生理解,不仅从教师师德上体现了一种以学生为本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人文情怀,也是教师师能的一种不懈追求。只有这样,所习得的物理知识对学生个体才不会是拒斥和异化的,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图式,知识和方法才是活生生的,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没有理解便没有物理学科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中学新课标要求需具备"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的,在校园的创新教学进程中,教师是重要因素,教师要建立和增强创新教学的学识观、价值观、实际操作理念,学生是创新教学的重点,所有的教学影响唯有经过学生主动、积极的活动,才能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创新性课程教育,开创"探究式"整体实验等路径,培育学生创新性思维和研讨性学习的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技能。下面和大家  相似文献   

11.
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形的感情纽带,热爱学生,亲近学生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2.
繆璐 《考试周刊》2014,(54):64-64
教师"授之以渔",学生以"渔"得"鱼",这才是真正的教与学。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缜密的解题思维,这样学生才能高效率地自主学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习惯和解题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教师必须把锻炼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样教师才能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才能更高效地掌握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以学习为当前主要"职业"的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指导者。教师要圆满地完成教学工作应该学习和掌握与学生打交道的基本处事方法,以至成为学生的伙伴、朋友及学生行为的楷模,这样才能正真做一名学生满意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14.
情感教育是一个多层次,由浅入深,由外到内,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艰巨,必须长期坚持,对学生的情感不断施以影响才能有效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从教学仪态、教学设计、讲授语言等多方面坚持情感教学。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1.语文教师要善于表现自己的情感以感染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  相似文献   

15.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学生只有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才能理解并吸收知识,才能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从而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更直接的感染力。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受到学生的尊敬,在教育过程中才能真正起到主导作用。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的爱,换来了学生对自己的爱和尊敬。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利用好情感因素呢?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人格不可辱,自尊心不可伤害。一视同仁,掌握方法,因势利导,注意场合。教育家爱默森说过一句话:"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谁掌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是当前最先进、最广泛应用的一门科学技术,教育理所当然地应该与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施行好教育这一活动。现代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尝试充分使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1手段,把丰富多彩的情景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同时也要求学生在平时的作文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8.
正唯有"用教材教"才能反映教学过程中教材的性质。这是因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知识不是教师通过传递信息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身以及在与教师的交互作用之中建构的。教师究竟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这是区分新旧教学的分水岭。在"教教材"的场合,教师回避了教育研究的根本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师的责任就是如何把教科书提供的教材经过自身咀嚼之后再喂给学生。这是一种"告知式"的技术主义的教学方法,反映了"教科书中心主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28):32-33
虽然课改已多年,但不少教师仍然存在着不少教学误区,如何才能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难点。课堂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窗口,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艺术的提高是我们化学教师重点探究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创新能力的培养,源于平时的教育过程,而课堂教学从来就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我就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从而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教师务必做到三个"少"字1.课堂上尽量少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减少大量简单的一问一答的提问,避免学生忙于回答,从而让他们有较多时间理解概念、法则、思考问题、议论各自的看法、练习巩固题目,至于课堂必要的问题要引导学生提问,教师要注重启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