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8 毫秒
1.
所谓过失性失分,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过失性错误而产生的失分。即学生在理解了题意,掌握了解题方法,解题技能也比较熟练的情况下产生的失分。过失性失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每次考试后的分析中,都要谈到一个共同的话题—“过失性丢分”。“过失性丢分”是指在考试过程中,因为主观原因而造成能得分而未得分的现象。为了能清楚学生过失性丢分的情况和原因,笔者进行了“宜宾市一中关于学生‘过失性丢分’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  相似文献   

3.
数学解题中的错误与数学学习如影随形,只要有数学学习,就会出错。错误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必经之事,但“错误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为教师,要正确分析、对待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找到错误之所在,在此基础上探求正确的解答,变“错”为宝,合理利用好这些“错误”资源。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数学解题中的种种错误辨析与归因分析。学生解题出错,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马虎粗心、疏忽大意?不少人将之简单归因于粗心大意是片面的,事实上,学生作业及考试中的错误往往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如概念不清、双基不实导致的知识性失误,数学素养差、解题方法不当导致的策略性失误,审题不清、书写不全导致的心理性失误等。  相似文献   

4.
<正>古语云“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可见找准错误的本源对解决问题是多么重要。笔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发现,教师在帮助学生分析自己解题错误的原因时,学生的字典里往往只装着“不小心”“不仔细”“算错了”等表面化、过失性的语句,根本触及不了问题的本质。学生找不对、找不准自己的错误,则会失去纠错的方向,即便是花费大力气把正确答案抄写几遍,却费力不讨好,纠错效果不佳,事倍功半。笔者认为其最大的原因是学生不了解常见易错点,不能深挖出错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过失性丢分”是考试后质量分析的常用语。“过失性丢分”很多时候只是教师与学生对考试结果的“借口”而不是“理由”。因为不管丢分是“过失”还是“故意”,丢分的结果都是大家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过失性丢分”的基本认识和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统计与概率”作为数学课程四大领域之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学生在解决“统计与概率”问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错误,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学生总会有犯过失的时候,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该如何对待过失学生?孔子教育弟子“过则勿惮改”,有过则改即为善,“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学生是愿意接受老师正确批评的,所不能接受的往往是老师批评的方法。鉴于此,我认为,老师应该“好说话”,给予过失学生四种权利。1.给予学生诉说权——说明错误经过的权利绝大多数学生犯错误都不是有意为之,有的学生虽然犯了错误,但可能已尽了最大的努力来降低错误的程度,仅此一点就该肯定。假如老师只看到错误的结果,而不了解事情发生的过程,就不分青红皂白,任自己宣泄情绪,不给学生说话的权利,若学生诉…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错误,有些教师往往不能正确面对,常常严厉地斥责,使得很多学生“谈数色变”,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中发现教学机遇,把学生的错误化成美丽,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每次考试结束后的分析中,都要谈到一个共同的话题过失性丢分。“过失性丢分”是指在考试过程中,因为主观原因而造成能得分而未得分的现象。为了能清楚学生过失性丢分的情况和原因,特安排了四川省宜宾市一中关于学生“过失性丢分”的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0.
数学思维品质是指主体 (学生 )的数学思维活动对客观事物数学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或水平 ,其特征表现为数学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和批判性。这也是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重要特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数学思维特点 ,优化思维品质 ,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拟就“设错—辨错—纠错”的教学方法 ,谈一谈笔者的体会 ,以供参考。(一 )设置概念性错误 ,提高思维的深刻性设置错误这里是指对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的各类错误的有意识运用和分析。概念性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一种。有的学生对概…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读了《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5年第10期刊载的《小议“过失失分”》一文,该文阐述了什么是“过失失分”及“过失失分”主要表现在审题不认真、找答案出偏、写答案马虎三大方面。读后引起了我的思索,就审题不认真中的“视而不见”而言,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过这种现象,那么究竟怎么克服呢?教学中,我采用“圈”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圈出关键字、词。学生做题时,有时看漏了题中的某一关键字、词,从而导致答案错误。如:做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无盖纸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纸板?做题时,学生很容易忽视“无盖”这一条件,于是我要求学…  相似文献   

12.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练习设计应重视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重视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的锻炼.在具体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错误”在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严密性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学生通过经历发现错误、分析错误、纠正错误、反思错误等过程促进个体知识结构的优化,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高尔基曾说过:“一个孩子,你说他好,他就好了。”一位从教几十年的老教师的经验之谈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些至理名言,道出了育人中的一个朴实道理:对孩子要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赏识。作为成长期的学生,涉世不深,心理不成熟,犯点过失是在所难免的。如何对待他们成长中的过失,表面上看是一个方式方法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教师人格和修养的表现。视学生的过失与错误为必然,宽容他们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对其真诚相助,帮其认识错误的原因,走出过失的沼泽,这是优秀教师对过…  相似文献   

14.
陈丹丹 《广西教育》2013,(25):38-39
由于诸多原因尤其是学生认知因素的影响,数学的教与学中难免会出现错误。面对“错误”,教师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教学态度?是搪塞还是重视?是回避还是利用?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对学生负责,必须持“重视和利用”的态度。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错误”,借“错”发挥,在纠正错误的同时利用它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锤炼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我们认为,教师不应犯“错误”,但面对浩淼无际的知识瀛海,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替,“技术性的错误”教师可以少犯,“科学性的错误”要想绝对避免,其实是难之又难的,而“过失性的错误”更是难以回避的。如果说“师道尊严”是为了捍卫教师的伟大人格,那当然无可非议,但若把“师道尊严”片面理解为教师传授的知识不容置疑,教师的权威地位不容侵犯,则显得荒谬与霸道。那么,面对教学中的“错误”,最行之有效且最能赢得学生钦佩的做法是:教师应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有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课堂上经常出现写错别字的现象,每当同学们当堂指…  相似文献   

16.
在复习考试期间,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导致“过失”失分的现象.本文从心理的角度谈小学生在数学复习、考试期间造成“过失”失分的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出错,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动力,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以成人的要求去要求学生,而应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习错误。以下是笔者就此做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课堂作业在数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总有一些学生的课堂作业会反反复复出错.笔者在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认真分析了数学课堂作业中的错题,发现学生最容易犯的是两种错误:知识型错误、经验型错误.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从“动一动,巩固数学知识;玩一玩,强化数学知识;练一练,提升数学能力”三个方面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审题习惯,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提高.  相似文献   

19.
学生学习数学 ,不是靠“听”会的、“读”会的 ,而是通过自己动脑动手“练”会的、“做”会的 .独立完成作业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及时发现和弥补教和学中的遗漏或不足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 ,深刻体会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平时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能否得到及时纠正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 ,不及时纠正就会一错再错 ,对学习数学缺乏信心 .一些数学差生产生的原因主要就是平时学习过程中没有学会弄懂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 ,造成了累积性知识缺陷 .因此 ,教师利…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笔者经多年观察发现,人们在解决平面植树的数学问题上,常犯理论脱离实际的错误,即将“植株”与“植被”的求解法混为一谈。而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