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谅模式是以道德情感为主线,以“教学生关心”为主要特征,以人际一社会情境问题为中心的德育模式,在西方德育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欧美的中小学德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由于我国高校德育中存在缺失关心的情况,因此,体谅模式对改善我国高校德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体谅模式的特点及其优势,结合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对体谅模式在我国高校德育应用的策略进行了简单探析。  相似文献   

2.
国外的德育模式多种多样,而体谅模式以道德感染力为核心,以关心学生为主题,提倡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注重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关心和体谅他人的道德能力,从而颇受学者关注。体谅模式提倡的广泛道德教育、注重道德感染力、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我国学校德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景光仪 《中国德育》2006,1(10):89-91
20世纪60、70年代,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P.McPhail)及其同事首创了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以道德情感教育为主的体谅德育模式(the con-sideration model)。体谅模式后来广泛流行于北美,是当代西方国家影响最深远的德育模式之一。一、运用问卷调查学生需要,确定道德教育目的196  相似文献   

4.
胥平 《考试周刊》2009,(20):231-231
英国道德教育家彼得·麦克菲尔及其同事创立的体谅德育模式以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为中心,其包含的德育教育理念、德育工作方法和思路对提高我国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当前,要解决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不佳的问题,就应当积极探索国外德育模式建构理论。探究国外的个体社会化理论模式、全面和谐发展德育模式、体谅德育模式,才能在借鉴的基础上实现超越。  相似文献   

6.
礼仪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在借鉴分析中国礼仪教育传统与西方体谅德育、道德认知发展等德育模式的基础上,华景小学提出“优雅华景人”的教育模式,面向学生生活,重视实践中的道德情感体验,注意创设优雅的教育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中学德育普遍存在太过于强调积累知识了,以致于太过于忽视解决人的个性和社会关系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体谅德育模式"的优点,对我国中学德育的启示,并且针对我国当前中学德育的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心德育模式以“关心”(Caring)为核心概念,体谅德育模式以“体谅”(Consideration)为核心概念。这两种不同国别条件下产生的道德教育模式具有相似的主张。本拟从两产生的历史背景、道德教育的目的、学校的课程设置、道德教育的方法、教师的专业素质等方面作一比较,以期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和课程改革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
体谅模式在西方德育理论中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试图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优势三方面对该模式进行论述,并结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际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我国德育模式的新趋势,指出我国德育模式呈现如下走向:在价值取向上。极力强调学生主体性;在德育模式形态上,呈现多元化;在理论——操作纬度上,操作性强;在构建德育模式理论基础时,注重多学科支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我国德育模式的新趋势,指出我国德育模式呈现如下走向:在价值取向上,极力强调学生主体性;在德育模式形态上,呈现多元化;在理论——操作纬度上,操作性强;在构建德育模式理论基础时,注重多学科支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学校德育因忽视学生主体性,而呈现灌输式,规范式德育模式,导致学校德育步及困境。强调学生道德学习活动,赋予德育活动以高尚品味,建立“爱”的德育模式,将帮助学校德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3.
生活型德育是基于理论与现实的思考而提出的一种德育模式.它强调德育活动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创设学生熟悉的德育生活情境,让学生讨论、实践、感悟和体验,让学生过有道德的学校生活,从而实现幸福生活的德育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中职德育模式是中职德育实践教学的理论范式。目前,我国中职德育模式主要有行为德育模式、生成性德育模式、实践一体化德育模式等七种,德育模式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对我国中职德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文晓 《教育探索》2003,42(6):96-98
我国学校德育因忽视学生主体性而呈现灌输式、规范式德育模式,灌输式、规范式德育模式导致学校德育步入困境。强调学生道德学习活动,赋予德育活动以高尚品位,建立“爱”的德育模式、将帮助学校德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6.
心理疏导是新时期德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心理疏导与道德教育各有其特点和擅长,整合二者的特色与方法,将心理疏导有机融入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专业性和实效性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体谅模式、主体间性模式等是团体心理疏导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增强家庭育德功能,创设学校道德教育新情境,营造促进青少年品德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确立团体心理疏导德育模式,是实现心理疏导融入道德教育的价值旨归和实践遵循.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德育主体教育模式基本特征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应该是主体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应以学生为德育主体,在德育目标上突出学生主体发展,在德育内容上以满足学生主体需要为核心,在德育方式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18.
长阳职教中心创新德育模式和德育方法,培育德育文化,着力破解中职德育难题。创新"四全"育人模式。一是全纳理念育人。学校接纳所有学生,每个学生享有尊重;学生接纳同伴,理解、尊重老师,人人融入集体。通过"零辍学班级创建"等活动,教师变培养人为服  相似文献   

19.
在个体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的综合影响下,积极德育模式强调教育要培养积极公民,其途径是通过关注和发展学生的积极品质和优势能力,通过积极体验将之放大,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优势发展、积极关系、积极投入和积极体验为积极德育模式的四大要素.在实践中,积极德育模式以积极关系为突破口,遵循和善而坚定、倾听而不评价、激励而不赞扬的要旨.积极德育模式的具体策略为开展个别化的德育指导、赢得学生的合作、通过召开班级会议来赋权于学生和建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现今学校德育的诸多误区源于德育对象主体性的失落,势必对人类社会的道德发展产生阻碍.纵观本世纪西方德育的主旋律与新动向,作者提出:依仗实践,合理发挥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性、提升其主体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依此设计了一种新德育模式,其基本教育过程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