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优秀运动员的个性化训练。认为:个性化训练有利于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有利于调动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可以节约"时间成本",提高训练效益。个性化训练方法体现在训练计划的制订、实施、检查及评定之中。教练员的数量和质量、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良好的关系以及运动员较高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是对优秀运动员进行个性化训练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我国优秀运动员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理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从数量、项目特点、地域分布、性别构成、学历等方面对2008年我国优秀运动员状况进行分析.我国优秀运动员男性多于女性,汉族多于少数民族;优秀运动员的文化层次均低;健将及以上运动员明显集中在上海、广东、辽宁、江苏.建议:促进少数民族多参加体育运动;促进优秀运动员合理转移和有序流动,根据各地实际与运动员的职业特点,深入探讨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规律,提高我国运动员文化素质;鼓励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以及帕累托分析法,确定了田径、自行车等10个项目作为辽宁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对辽宁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优秀运动员的社会环境、训练情况、心理和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辽宁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优秀运动员成才规律是社会学因素、训练学因素以及运动员心理、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建议在对各竞技运动项目运动员培养过程中,应该遵循运动员的成才规律,及时调整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抓好专项训练的同时,还要重视运动员的文化知识教育,特别是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等。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等方法对优秀撑竿跳高运动员的竞技特征进行研究,主要结论:男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27.6岁,女子为25.7岁;男运动员的平均发挥率为98.84%,女子为98.56%;男运动员的超水平发挥率为27.5%,女子为20%;男运动员的年龄与发挥率之间呈低度正相关,而女运动员年龄与发挥率之间为低度负相关。男运动员大赛中的最好成绩在5.90m左右,前8名平均成绩在5.75m左右;而女运动员的大赛最好成绩在4.90m左右,前8名平均成绩在4.60m左右。男运动员的起跳高度一般为冠军成绩的92.8%,比赛中冠军一般跳6个高度左右;女子运动员的起跳高度为冠军成绩的85.30%,比赛中冠军一般跳过8个高度左右。男运动员的平均成功率为58.59%,女子运动员为73.65%,女运动员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采用分层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座谈等方法 ,对浙江省优秀运动队的文化教育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 ,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依从性决定了人文教育可作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 ,藉以协调学训矛盾 ;改革体育总局系统内成人运动训练专业单独统一招生考试制度 ,确立具有人文精神的局部发展的人为现实培养目标 ,用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竞训的教育理念 ,构筑运动员的人文学习环境 ,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行富有个性的“扬长”式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6.
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的改造与重构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科学的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应是一个既能有效促进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又能切实保证其进行系统文化学习、真正提高文化教育水平的体系,为此,基础教育纳入教育体系,由竞技与教育的分离变为统一,高等教育实行多向分流,充分发挥运动技术学院、体育院校、普通高校的作用;职业教育走向社会化,以“高职教育”为重点,排宽优秀运动员理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优秀运动员保障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澳大利亚、新西兰体育部门调考察,发现:新西兰运动员的管理、保障工作都仿照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向运动员提供奖学金资助,设立运动员职业辅导及教育项目等。建议以人为本继续高度重视运动员保障工作,着力推动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等。  相似文献   

8.
省级专业运动队,肩负着冲击全国比赛争先任务,同时也肩负着向亚洲向世界冲击的重担,所以在训练中必须经历艰苦、伤痛的残酷磨练,才能达到最高层次比赛的争先目的。这就是竞技体育激烈竞争的残酷和激烈竞争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们每一个运动员献出最宝贵青春年华的伟大之处。  相似文献   

9.
优秀运动员权利之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强国的实现应建立在优秀运动员权利保护的基础之上.虽然我国近年逐步完善优秀运动员权利方面的法律,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法律实施难、法规效力低、法规系统性差、权利意识弱等.提出优秀运动员权利之法律保护策略:注重实施现有法律;完善<体育法>、整合体育规范性文件;提高优秀运动员的权利意识等.  相似文献   

10.
NBA优秀运动员具有代表性的特长技术主要有:贾巴尔的勾手投篮、乔丹的后仰跳投、米勒的3分远投、奥尼尔在限制区内背对球篮强行单打、韦德的快速突破、斯托克顿的助攻和抢断球技术、奥拉朱旺的大力盖帽和罗德曼的抢篮板球技术。这些特长技术是优秀运动员在强对抗中克敌制胜的法宝,其形成和运用与他们技术全面、体能超强、心理素质良好和作风顽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优秀运动员和后备人才交流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50  
从社会调查入手,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运动员和后备人才交流的现状、态度、原因、价值取向以及影响人才合理流动的障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决策部门提供了计划交流型、市场交流型和区域协作交流型等3类适合我国不同社会发展时期竞技体育人才交流方案。  相似文献   

12.
优秀的体育节目主持人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口才、播音的技巧之外,还应具有运动的体验和专业知识。优秀退役运动员具备名人效应和体育节目专项化优势,但缺乏相关的知识结构。为把优秀退役运动员培养成为体育节目主持人,可尽快在有关高校开设体育节目主持人专业,可为运动员开设报考体育节目主持人的“绿色通道”,设置运动员报考体育节目主持人的限制条件,另外,运动员也应系统学习各种基本知识和进行播音技巧培训。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成长规律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我国篮坛曾先后涌现出多批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他们为我国篮球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优秀运动员成长的规律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可以为今后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提供启示与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研究梳理了我国自"新体育"思想以来,竞技体育优秀运动员培养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模式背景、特点及其适用环境,结合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探索中国竞技体育优秀运动员培养模式的趋势。从而借用系统科学理论视角,分析未来我国优秀运动员培养模式方向确立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优秀射箭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特征及要求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提高射箭运动员竞技能力,预防运动损伤及延长运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优秀射箭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是指人体双肩和双髋之间的躯干和骨盆的区域的力量,以及腿部力量,此类部位是人体环节动作运动链的基本环节。全年任何阶段都要以专项力量训练为主,突出训练的强度,重视恢复训练,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多采用完整法,安排核心力量训练内容应考虑专项特征以及听从比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提出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思路:构建合适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提高运动员文化教学的效率;将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回归教育系统;加强运动员职业规划;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申办高水平运动队。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在优秀运动员中暴露出一些问题:盲目追求,职业道德谈化,对此本文提出了要加强运动员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教育。使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外优秀游泳运动员参赛战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仲明  杨国宽  陈爱萍 《体育科学》2003,23(2):86-91,129
通过对国内外优秀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国内运动员在全运会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国内外游泳运动员参赛战术的特点及其差异:100m仰泳项目,国内外运动员前后程百分率差呈先增加后减小的现象;100m自由泳项目,世界优秀运动员前后程百分率差有加大趋势。400m以上自由泳项目,国内优秀运动员比赛中较多采用负分段的游法,但我国运动员速度均匀性和后程的冲刺能力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我国优秀运动员管理模式的历史沿革、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其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优秀运动员管理模式,提出新时期我国优秀运动员管理模式的五种基本构想:"分流式"模式、"多元化"模式、"学校化"模式、"一体化"模式、"体、教联办"模式。  相似文献   

20.
优秀运动员Choking现象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目的性抽样选择一名高级射击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对个案进行深入、动态、全景的了解,揭示了高级运动员Chok ing现象产生的心理因素。研究结果认为:高级运动员是因为努力于将注意力集中在比赛过程而导致Chok ing现象发生;运动员过强的自我意识、不合理的自我定向目标和较低的比赛效能感是产生Chok ing现象的主要因素;自我意识影响目标设置,目标设置影响比赛效能感,三因素间相互联系;状态焦虑不是高级运动员发生Chok ing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