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一九二二年所作的小说《社戏》,题目上明白写出一个“戏”字,又取材于看戏的生活经历,然而这题既不关乎所看的戏的本身,亦不在看戏上。写看戏而又不写看戏:这就是《社戏》的艺术构思特色。作品写了两种看戏经历。先写在北京看京戏时所见,然后倒叙上去,再写幼时在鲁镇,去平桥村转赴赵庄看地方戏时所遇。述“今”是为了忆昔,粗粗一读,似乎是在写“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与“看到……好戏”的对比,但是再读之后,就会发现这两句被置于小说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看戏     
1.介绍你所知道的某一剧种(最好是你的家乡戏)的历史发展概况和基本特点,要做到条理清楚,言简意明。2.选择你喜爱的一出戏,就其主要情节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小故事。3.在你看戏、听戏、学戏的过程中,你一定有些感想或者有趣的经历,把它们写下来。(新人教版)提示:这一单元的作文以“戏”为话题,可以介绍戏,编写戏或叙述看戏的经历。题目一是写说明文,写作中要抓住某剧种的发展史和突出特征来作具体介绍;题目二是编故事,要求就某一剧情去发挥,是一种有根据的想象,写作时尽量要把情节写得复杂曲折,跌宕起伏;题目三可以写观后感谈体会,可以写记叙…  相似文献   

3.
读过《社戏》的人都忘不了文章的最后一句话:“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而《社戏》原文开头部分是这样写的:“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  相似文献   

4.
《社戏》是鲁迅先生带有自传性质的短篇小说,写于1922年10月,最初发表于1922年12月上海《小说月报》第13卷第12号,后收在鲁迅先生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里。“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当时的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相当于“村庄”。社中有“庙”,为了祈求社里平安富足,社庙里每年都要演年规社戏。它与在剧院里上演的供人欣赏品味的文明戏不同,是在绍兴这一江南水乡上演的用来祈福的地方戏、风俗戏,于是乎办戏演戏看戏的过程中就必然蕴含着浓郁的风土人情。课文只是节选,原文开篇还用了较多篇幅写辛亥革命后“我”在北京两次看京戏,…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分两大块,其一是阅读教学,其二是作文教学,这两大板块决定了教师教学风格的主要方面。而两大板块教学需注意的关键,我认为皆可用“三少”“三多”来概括。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喜欢中国戏曲,京戏、平剧、昆曲、申曲.甚至蹦蹦戏,都喜欢.她在童年及敌伪时期的上海,相当一部分闲暇时光,是靠看戏打发的.她数量有限的散文小品,就有十余篇谈到戏.街头走过,无线电里传来申曲,她也会低首留连,“我喜欢听,耳朵如鱼得水,在那音乐里栩栩游着.”看戏,谈戏,张爱玲却不以行家自居,自称于戏是“有浓厚兴趣的外行”.因为是“外行”,对程式、套路、内容就不会一板一眼追根寻底,自由观看,随意联想,时间久了,反悟出意味来,觉得戏剧活动与女性生命的本义联系着.于是,戏曲意象纷繁涌进她的小说,戏  相似文献   

7.
看戏是《社戏》中的一个主要情节,它不仅占整个作品的大量篇幅,而且也写得最为传神。作为小说,题目既然叫《社戏》,把看戏当重点写,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由于鲁迅先生的本意并不在戏,而在于"看",所以才为我们呈现出别开生面的"看"中之事、"戏"外之情。  相似文献   

8.
淋漓尽致的揭露——狄更斯对英国统治机器的态度《穷人的专利权》是英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创作中期的作品,写于1850年。这是英国经历了1838—1848年的宪章运动后的第二年。英国的宪章运动(详见《资料二则》)是一次全国规模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人运动,它历时十年,经历了三次高潮,吸引了几百万劳动群众在《人  相似文献   

9.
《社戏》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并采取了前后对照的结构。按照小说叙述的顺序,前半部分是写“我”两次在北京看戏的感受和印象,后半部分是写“我”小时候在乡下看社戏的情景。因此,根据这种结构特点,把小说中的三场戏联系起来进行对照性阅谈便更易于把握这篇小说,也更能理解鲁迅这样安排结构的匠心。  相似文献   

10.
人们都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可是我在十余年的从教生涯中,竟然三次遇上“蛇”。回想起来,每次执教《蛇与庄稼》这一小学阅读教学中经久不衰的名篇,都让我受益匪浅。今天将这三次经历整理出来和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1.
章校长和杨教导主任听了李老师的三堂历史课。课后,向李老师提了几点意见,其中有这样一条:“教者备课是充分的,从上课开始到下课止没有看一次课文和备课笔记;但由于讲的内容太多,没有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启发学生思考,形成教者一人活动的‘填鸭式’的教学的偏向;同时,又因讲得太快,学生不容易掌握知识,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第二课和第三课提问时,每堂都只有两个学生举手,回答得也不完整。”李老师很不开心,红着脸,怏怏的说:“‘梅兰芳唱戏’,‘戏’唱得再好,看戏的人不识戏,就成了问题。我很怀疑,是梅兰芳的‘戏’唱得不好,还是看戏的人不识‘戏’呢!”  相似文献   

12.
韩愈的“以诗为戏”有“战诗”和嘲戏谐谑两种形式,其创作目的主要是获取乐趣,与传统的“诗言志”不同。因此,创作手段也不同,这是韩愈“以文为诗”创作手法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自烨以“表象寂然,成果斐然”为题,在2008年1月4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概观2007年长篇小说,首先说到,进入新世纪之后,长篇小说领域一直呈现出两个基本的态势。一是无论名家还是非名家,都在面向市场和适应读者的同时,更为注重在作品的“写什么”和“怎么写”上用心思和下功夫,使得长篇小说在反映生活的点与面上都更为丰博,在艺术表现的手法上也更其多样。二是在年度长篇作品的总量构成上,一直稳定在1000部以上,而由于网络作品转换成纸质作品的数量日益增加,2006年的长篇小说总量即达到了1200部之多。2007年的长篇小说,也正是在这样的两个基本点上继续向前行进的。  相似文献   

14.
课文《窦娥冤》选自中国古典悲剧《窦娥冤》第三折——法场。这折戏是窦剧的高潮,主要是描写主人公窦娥被押解赴刑场问斩的经过。剧中波澜起伏的情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其中又以三桩誓愿最为突出。这折戏共由十支曲子组成,开头两支曲子为窦娥在押解赴刑场途中所唱。“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两句平常如话的唱词深刻揭露了元代社会吏治腐败、政治黑暗的现实及封建司法机关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草菅人命的罪恶。“叫声屈动地惊天”,既点出全剧的戏眼“屈”(冤),又唱出了窦娥衔冤负屈的满腔悲愤;而  相似文献   

15.
论老舍《茶馆》的结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馆》是老舍戏剧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经典,被西方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的确,五六十年代的话剧作品如今绝大部分已经不能再演、不堪再读了,只有《茶馆》是个例外。从1957年创作至今,经历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两班人马的五次排演,其间除了非正常年代的政治因素干扰之外,人们对《茶馆》的热情一直有增无减,它也因此而成为经典荒芜时代遗留下来的唯一奇迹。当人们兴味盎然地品评《茶馆》作为艺术精品的淳厚之时,不得不赞叹老舍艺术构思的巧妙。在戏剧创作上,老舍认为“戏是人带出来的”,“写戏主要是写人,而不是只写哪件事…  相似文献   

16.
在十七年文学中,红色文学成为当时的主流。在很多作家在努力塑造英雄人物之时,也有一部分作家深入到普通人物的日常生活及内心变化,以一种在当时独特的方式揭示了社会问题,也充分地反映了“文学即人学”的特征。本文将对这类作品进行简略概括,并从题材的选择、手法的运用和问题的揭示三方面分析其特点。  相似文献   

17.
《虹》是茅盾继《蚀》之后的一部重要作品。它出色地表现了从五四到五卅这一历史阶段的时代特色,展示了一个小资产阶级女性知识分子思想性格的发展轨迹。本文不准备对这部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作全面的论述,只想就作品对梅女士性格发展的处理作一探索,并求正于大方。 梅行素是个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从封建家庭的樊笼里冲出来,经历了曲折、迷茫,而又不甘沉沦,执著地“往前冲”,最后走上革命道路的女知识青年。作品共十章,以梅女士的经历为线索,着重写了她在五四高潮、落潮,五卅运动三个时期的生活遭际和思想性格的发展。在处理梅女士的性格发展中,作品表现了两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以《肩膀的断想》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鲜活论据一] 孩提时在乡下看戏,父母轮流让我骑在他们的脖子上。我坐在他们的肩头,两手抓住他们的头发或耳朵,既坐得舒适又能“长得”比大人们还高,戏看得真  相似文献   

19.
老师,您错了     
某日,某老师教授初一课文《看戏》,先介绍了一番戏剧知识作为导入语,然后说:“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课文《看戏》。”随手在黑板正中书写课题,就在写完转过身来时,忽然,一个声音:“老师,您错了,看戏的戏字多了一撇。”某老师定睛一看,果然如此。结局A某老师“唰”地拉下脸来,阴沉沉地喝道:“刚才是谁在大喊大叫,我讲过不经过允许,不能说话,课堂纪律还要不要啦,谁叫的,马上站到前面来。”说完转身拿过黑板刷三下二下将课题擦去,“大家打开课本,下面朗读课文。”结局B某老师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说道:“大家的观察力…  相似文献   

20.
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药》的“最后一部分在这篇文章里是关键性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药〉的教学处理》),因为这一章不仅十分深刻地反映了整个作品的主旨,而且运用的手法又是那么的巧妙——在近乎自然的质朴描叙中不露声色地展现了两颗愚昧、落后到极致而毫无自觉的心灵。两老妪对“革命”、对自己悲苦命运的高度无知、麻木,令捧卷者心痛得不忍卒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