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的报纸群中,当前数量比重占据较大的有两种类型:一是以面向备条战线为对象的“综合型”党报;二是以面向单一行业为对象的“定向型”专业报。在我国新闻界中,对这两类报纸的研究探讨,前者较多,后者较少.因此,在深化新闻改革的形势下,对于专业报的研究,更需要下大功夫. 怎样办好专业报呢?这里面有许多问题须要探索.单就从宣传的角度来说,《中国食品报》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该报1988年1月22日的头版上,发表了“吃的选择”一文,报道的是一些经济、农业、食品、营养等界专家,在一起探讨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饮食科学文明时,对于“调整膳食结构,指导群众营养”这个强国强民的战略大计所发表的高见。通过对外国和我国当前膳食结构、营养现状、出现的问题等分析,根据我国经济、人口、可食性资源、农业和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面向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以农民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报纸———《经济日报农村版》今年1月5日创刊以来,受到广泛好评。《经济日报农村版》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三贴近”的要求,解读“三农”政策,传播致富信息,反映农民呼声,讲述农家故事,  相似文献   

3.
高峰 《青年记者》2003,(3):26-27
农民报从其定位来说,是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综合性报纸,读者群主要是以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为主。应该说,农民报的根是深深扎在农村这片沃土里的。报纸的报道对象是众多勤劳朴实的“泥腿子”,他们的生产、生活是农民报新闻线索、素材、题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但这并不意味着关于城市、市民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报纸的内容及读者对象,可以粗略地将报纸划分为综合性报纸和专业性报纸两大类。专业类报纸是指面向某一特定人群,以传播新闻信息、传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为主要目的,指导特定人群进行工作、生活与学习的传播媒介。相应的,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经济发展更为迅速,报纸副刊作为精神产品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昔日传统的副刊已不适应广大读者的需要。据社会调查分析,晚报系列报纸的读者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年龄段划分,阅读报纸的读者中青少年已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如果以中青年读者为量化指标计算,这部分读者已占到七成。调查中大多数读者不喜欢以散文、随笔、小说、诗歌、杂文为主体的副刊版面,喜欢阅读具有一定风格,内容和阅读对象取向单一的副刊。这是新世纪报纸副刊面向读者群必须慎重整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去年深秋季节,我去武汉。浏览报纸,我被一张新型的、诞生不久的报纸(去年7月创刊的)——《长江开发报》吸引住了。我说它新型,是因为它是我国第一家以流域为对象的报纸。长江流域幅员广大,支流很多,横贯九个省,它是我国的第一条巨川。上游有“天府之国”,中游有“两湖熟,天下足”的沃野,下游是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以这样广袤的“黄金水系”及其腹地为报道对象的报纸,在我国是一件新鲜事物。  相似文献   

7.
去年深秋季节,我去武汉。浏览报纸,我被一张新型的、诞生不久的报纸(去年7月创刊的)——《长江开发报》吸引住了。我说它新型,是因为它是我国第一家以流域为对象的报纸。长江流域幅员广大,支流很多,横贯九个省,它是我国的第一条巨川。上游有“天府之国”,中游有“两湖熟、天下足”的沃野,下游是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以这样广袤的“黄金水系”及其腹地为报道对象的报纸,在我国是一件新鲜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机关报办起了一些子报和其他一些系列报,社会上也出现了一批面向群众的社会文化生活类报纸。这一类报纸,是新闻改革的产物,也是我国新闻事业在新时期发展的一个标志。近些年来,这些报纸在新闻宣传实践中,特别是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诸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充分肯定党委机关报的子报和其他小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看到这  相似文献   

9.
《山东科技报》是一张面向农村,以广大农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科普报纸。它坚持面向农村、面向生产、面向群众的办报方针,以实际、实用、实效为主要特色,深受读者欢迎。多年来,发行量一直名列全国同类报纸前茅,为新闻界所瞩目。一张四开小报,何以如此吸引读者?突出实用性——广大农民的迫切需  相似文献   

10.
报纸是为读者办的,是办给读者看的。所谓总编辑的“读者意识”,就是作为一名报纸工作总设计师、总决策人在安排采编业务时应该具有的、以读者为最终服务对象,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以使报纸这一新闻媒介在读者心目中发挥出最佳传播效果的一种观点。也就是说,要有在“编辑工作中时刻想着读者”的使  相似文献   

11.
“周末”:报业改革的先声我国报纸副刊的传统特征是以文艺的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面貌,面向各个层次的读者。直到1981年1月1日,《中国青年报》推出改革开放后报纸的第一个“星期刊”,才打破了报纸“铁面孔”形象。此后,报纸纷纷开办了周末版和娱乐副刊。这些改革...  相似文献   

12.
蔡虹 《新闻界》2000,(5):53-54
舆论监督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竞争手段,成为报纸竞争的有力武器。作为工人报,一张以职工群众和工会干部为读者对象的报纸,它的舆论监督特色是什么呢 ?在新千年它的舆论监督该如何定位呢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九十年代工人报舆论监督所走过的道路。 九十年代的工人报舆论监督   九十年代初期,报纸的种类很少,但报纸所报道的新闻面具有相当一致性。他们的共性是报道内容比八十年代更为广阔。这段时期,党报以指导工作的党政新闻为重。工人报则根据报纸面向企业,面向职工的特点,以对经济工作的报道和反映工会各项工作的报道为重点,以此来…  相似文献   

13.
过去,报纸被认为是“以刊登新闻为主的面向公众、定期、连续发行的出版物”(见《辞海》)。但是,现阶段我国报纸事业的发展却突破了这一传统的定义:一向以刊登新闻为主的综合性日报,在继续搞好新闻报道的同时,副刊的版面不断扩大,狭义的知识性、越味性的内容、文学作品、各类专业信息、文摘、广告已在大多数综合性日报上占有  相似文献   

14.
和其它报纸一样,我们山西农民报的报纸特点问题,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了,而从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以来,由于地委、县委报纸的大量举办,我们报纸的特点问题就显得更加尖锐起来。为了今后更好地掌握和发扬自己报纸的特点,我们回顾了一下十年来山西农民报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写在下面: 面向全省农村基层我们是一张面向全省农村广大社员、面向基层(人民公社一级、管理区、生产队)的党的报纸。这是我们报纸的总的特点。这是为中共山西省委交付给我们的任务所规定的。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在创刊山西农民报的通知中说:“它是中共山西省委领导下的专为山西广大农民群众及区村干部服务的通俗报纸。其任务  相似文献   

15.
厉国刚 《青年记者》2006,(19):43-44
1995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地铁里出现了面向大众的免费报纸。此后,免费报纸逐渐风靡全世界,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创办了免费报纸。在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的《I时代报》,是我国第一张面向大众公开发行的有正式刊号的免费报纸。该报纸以新闻与信息为主,采用在地铁站、公交  相似文献   

16.
无庸讳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电视这一迅速崛起的传播工具,已对报纸构成了日渐增大的威胁。电视以其直观形象的声色之美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喜爱,受众对国际国内许多重大新闻的了解,是从电视上获到的。无怪乎一些人士指出,“电视时代”已经到来。 但这并不能说明报纸的衰败。相反,近几年我国报纸行业迅速发展,新报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老报扩版增刊更是热潮迭起。这都意味着报纸在我国的新闻事业中旺盛的生命力。但这旺盛的生命力是以报纸依仗自身的长处抗衡于电视为标志的。与电视以声画为主要载体不同,报纸根据自身以文学为主要载体的特点,找到并拓展了自身独立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大多数科技报是面向三农的科普报纸,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落实以人为本,科技报就是要把农民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满足群众需要为已任,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着眼,从农民最紧迫的事情入手,从最能见  相似文献   

18.
粉碎“四人帮”后,我们科技报在探讨办报方针和主要读者对象时,多数人提出报纸应坚持“三个面向”: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三个为主”:以农业为主、以农民为主、以普及为主。这样做无疑是正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近一二年,农村科技户、专业户、重点户似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基层科普协会和各种形式的农技服务公司相继问世。农民的生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新闻思想涉及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的诸多方面,内涵非常丰富。笔者不揣简陋,管窥蠡测,择其要者,分述于后。“要办好地方报纸”“要办好地方报纸”。这是1950年5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的。小平同志指出:党在实施自己领导意图的过程中。“作用最广泛的是写文章登在报纸上和出小册子,再就是写好稿子到广播电台去广播。出报纸、办广播、出刊物和小册子……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更广泛,作用大得多”。小平同志还说,报纸不仅面向广大干部,也面向广大群众。因为报纸有威信,所以很多干部看到报纸讲什么就照着去做,很多  相似文献   

20.
元月6日和8日人民日报和湖北日报刊登的:少年科学报在武汉创刊一稿中称:这张报纸是“全国第一份”和“是国内第一家以中、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科普报。”其实,这张报纸并不是国内首创。在这以前,笔者就读到过辽宁省出版的少年科普报,该报的读者对象也是中、小学生。可见,此稿的这个提法是失实的了。有的新闻报道,喜好用“世界第一”、“全国第一”等等一些比较绝对化的词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打动读者,增加新闻的份量。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