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旧体诗有严格的格律,注重诗歌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而现代诗歌在感情抒发上则显得更加奔放。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诗歌”开展诗歌教学呢?一、诗歌教学从朗读中开始现代诗歌语言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先教学生朗读。通过朗读,才能让学生品味到诗歌的语言,体验到诗的感情,从而领会到诗的意境。首先要读准字音和节奏。要求学生在语言层次上通读全诗。发音方面,吐字清晰,准确有力,应根据诗  相似文献   

2.
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因此,诗歌是一种极具欣赏学习意义的体裁。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指导学生如何去品味诗歌中的情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重在教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并驾驭语言的能力。语言品析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品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它要求重感知,重理解,重领悟。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品析是感知信息,选择信息,进而获取新信息的过程。语言品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品精彩文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品味语言的最基本的方法。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说:“……采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学生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语言的连贯性,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从而增强…  相似文献   

4.
李利 《考试周刊》2014,(37):48-48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朗读教学,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学好语文意义重大。本文具体阐述体会感情、品位语言、以听促读、扮演角色、感悟品析五种朗读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冯广军 《成才之路》2014,(29):65-65
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更蕴含着美的情感、意境和形式。诗歌教学万不可脱离诗歌的本质之美。"多维朗读,触摸诗人情感之美;品析词句,破译诗歌形式之美;促发想象,玩味诗歌意境之美;拓展资源,开掘诗歌深度之美",从而让诗歌教学行走在"美"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说,中考现当代诗歌赏析题内容往往以抒情诗、哲理诗为主,设题多趋向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对诗歌中重点诗句的理解与品析;②分析诗歌中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③把握诗歌的节奏、语速、语调、重音等朗读技巧;④分析诗歌的意象及意境;⑤体验诗歌中的感情;⑥仿写诗句。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学习朗读技巧,感知诗歌内容.(重点) 2.品析诗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林清玄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是的,生活中的风雨总会不期而至.对此,我们是逆来顺受、避而不见,还是勇敢无畏、迎难而上?不同人生态度会带来不同的人生风景,这节课我...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文学百花园中一株瑰丽的奇葩。它韵律优美,意境深远,语言精炼,想象丰富,情愫真挚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读诗不仅可以唤醒灵性,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更可以激发诗情,培养诗趣,提升文学素养。对于初中教师来说,诗歌教学是一个难题。因为诗歌教学需要教师自身很厚实的文学素养和品析、鉴赏能力,也需要很高的教学艺术。下面笔者将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历,谈谈有关诗歌教学的一些拙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学生能读出一些韵味.在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会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反复朗读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体会诗歌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通过反复朗读,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朗读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反复朗读,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通过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比读     
比读,就是选择内容、风格、意境相近或相对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使阅读能力得到迁移、朗读能力得到训练的一种教学思路。这种教学思路的重点是指导学生领悟课文的感情和韵味,培养学生把握文章感情基调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能表现该种感情和韵味的朗读方法。其主导教法是:读中品析,读中感受,比中拓展,比中迁移。下面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教学设计,该设计就把几首诗歌很好地进行了比读。一、导入有人说,朋友是冬日里温暖的火炉;是疲惫时可以倚靠的肩膀;是一口可以给你甘甜的深井……有了朋友,我们心灵的天空更高远;有了朋友,我们人生路上的…  相似文献   

11.
  惠平 《小学青年教师》2012,(11):48-48
什么是朗读?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表现艺术。它通过语音来塑造形象、传递情感,从而把诉诸视觉的文字有声有色地演绎出来。在语文课上,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感情地朗读则常常是评价学生朗读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是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学生抑扬顿挫、有感情地朗读呢?一次听课经历。让我对有感情朗读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这个词语读时语气要重一些,这样才有感情!""这个部分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这句话读时声音要响亮一点!"这样脱离语言环境的纯技巧的朗读指导,是现在课堂上的一种朗读指导流行语。学生的朗读渐渐地适应了这种形似感情朗读,实则是拿腔捏调的朗读方式。久而久之,任何文本语言均以这种习惯来朗读,  相似文献   

13.
1.体会诗歌语言精练、含蓄、准确。诗歌是借助精练、含蓄、准确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阅读时,必须认真加以体会:①描述性的诗句,要想象它所描述的画面;②概括性的诗句,要理解它丰富的内容;③精炼的字词,要认识它的艺术表现功能。 2.了解诗歌的一般特点及其分类。①强烈的感情色彩;②通过形象表达思想感情;③富于想象,构思巧妙;④语言精炼;⑤押韵。按表达方式分,有叙事诗、抒情诗和说理诗;就体裁说,有旧体诗(含词、曲等),和新诗(含散文诗)。 3.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通过对语言的领会,想象诗歌所描绘的形象,从而感受其或褒或贬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4.
《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感人肺腑的优秀诗篇。在教学过程中,要激起同学们感情上的共鸣,使他们受到艺术的感染,就需要运用分析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以读带讲,边读边讲,对诗歌的语言、结构等进行分析,同时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领会诗人质朴诚挚的感情和诗歌深邃动人的意境。  相似文献   

15.
俞国华 《考试周刊》2014,(90):29-29
散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文本对其关键的、精美的词句进行品析,在品析中感受文本的精妙,理解词语含义,结合语境体会其作用及巧妙之处,在对比阅读中体会用词的精妙,体会修辞手法,抓语言文字训练点,通过有感情朗读训练,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散文语言的精美、精妙。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力量和美展现在它的音响中,因此要让语言的感情色彩通过感情朗读,也就是通过听觉去感知."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朗读的重要性,在朗读指导的时候,我们通常面临的一个疑问是:感情朗读指导的最佳路径在哪儿?  相似文献   

17.
教学设想:运用情境创设、朗读指导、语言品析等方法,指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领会诗人所抒发的强烈感情,认识诗人巧妙构思的特点,理解反复、拟人手法在诗中的表达作用,激发学生缅怀周总理丰功伟绩、深切怀念周总理的感情。教学步骤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教师...  相似文献   

18.
正一、体会感情——把握朗读基调要读好一篇文章,必须先深入阅读,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才能在朗读时以声传情,准确地表情达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必须紧扣课文,从字词句入手,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还要联系实际,阅读时才能把握朗读基调和语气。二、品味语言——训练朗读技巧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通过读,学生也同时获得了说话的样本和写作的范例。这些技巧都必须在品析词句段、体会感情中掌握。1.选择感情强烈的句段。课文中某些句段,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某方面强烈的思想感情。比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反复朗读,体会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深情厚谊。  相似文献   

19.
李芳 《现代语文》2007,(5):107-108
由于诗歌的感情性与音乐性,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朗读教学是占据重要地位的。本文试通过从接受角度来论述诗歌的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20.
<正>诗歌,一般具有三大显著特点:1.饱含感情,具有丰富的想象;2.语言短小精炼;3.节奏鲜明,押韵,适合朗读背诵。诗歌的这些与其他文学体裁不同的特点,使它成了小学低年级儿童比较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对儿童的言语发展有着积极的潜在作用。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怎样去因材施教,有效地去发展儿童的言语和想象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激发他们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