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李诗辩难     
至刘宋始,不时有人认为苏李诗为伪作。寻诸家议论,未必皆有根。今总其诘难,约有五,一曰西京不主五言,二曰诗多夫妻燕婉语,三曰“盈”字触汉讳,四曰“中州”为东京人语,五曰汉与匈奴不隔山海。一一辩之,庶几能解难祛惑矣  相似文献   

2.
我们仨     
我,伍路,朱莹就像三块狗皮膏药般常常粘在一起,上学在一起,回家在一起,闯祸在一起,甚至上厕所都在一起,人称“三剑客”。我们这“三剑客”虽然在某些方面是有些臭味相投,比如爱吹牛,喜欢吹捧自己,喜欢搞恶作剧,但还是大异小同的。比如说朱莹高高瘦瘦,身材应该是一流,班上的同学常常在背后议论说我要有朱莹那身材就好了,可是朱莹的长相就太对不起人了,班上的男同学美名其曰:恐龙。亦曰:人长得不好看不要紧,关键是你不要因为不好看而去吓人。这话有点损人,大家不太敢讲,要讲呢,也只能供内部交流。记得有一次有一个不怕死的男同学当着朱莹的面…  相似文献   

3.
随着领导干部的年轻化,年轻的校长越来越多,但年轻的校长毕竟年轻,工作经验少,阅历浅,要干好工作,确实不易。在此,我给年轻的校长们提几点建议。有能力,但不要浮躁年轻校长在工作中,不要居高临下地和教职员工说话,不要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是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并且要做好,给老师们做个表率,做个榜样。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认可你是一个好校长,除了你具有非凡的能力外,大家更看重的是你是否浮躁,是否有人情味,是否摆起了官架子。因此,作为校长,要经常与老师们平心静气地…  相似文献   

4.
漫画12则     
《科技文萃》2001,(4):191-192
TS,无题黄其贡 TS,——报告丞相,人间也闹水荒,只给大王找到这种水! 江有生 TS,背井离乡 (乌克兰)奥列格 (《讽刺与幽默》) TS,无题 (以色列)波瑞根 TS,超级大脑 (澳大利亚)路易斯 TS,丫头的日记陈景凯 TS,“盲人”摸象司海英 (《讽刺与幽默》) TS,三不要 一年老令君大书县治之前,曰“三不要”,注之曰:“一不要钱。二不要官,三不要命。”次早视之,每行下添二字:“不要钱”曰“嫌少”,“不要管”曰“嫌小”,“不要命”曰 “嫌老”。——《筠廓偶笔》 (《群言》) TS,家人的关怀赵良 (《中国老年报》) TS,夫妻之间 TS,“牵手”左川 TS,(德)亨利·比特勒尔 TS,(《讽刺与幽默》)  相似文献   

5.
守泰 《学习之友》2006,(7):15-16
时下,有些人一旦触犯党纪政纪抑或违法犯罪,分析原因时首要的一条往往是“学习不够”。那么,倘若学习“够”了,是否就能不犯错误、不搞腐败呢?恐怕未必。  相似文献   

6.
近来留心了一下诸多探讨老王悲剧的文字.多半停留在诸如“老王的善良与文革的丑陋”相对比的层面.而对于造成老王悲剧的深层次社会原因和精神层面揭示不够,这未免有些肤浅。因为,探讨一个人的经历不可避免地应从形而下的“器”(其所处社会制度背景的物质层面)和行而上的“道”(其个体的精神层面)这两方面进行考虑。更何况,作者未必曰然,读者未必曰不然。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第三册“写作、口语交际”第二单元的内容是“议论要有理有据”,其中作文题目之一是“中学生要不要读名著”。我一直以为“中学生要读名著”应是一个不争的结论,而学生的作文交上来后,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中学生不要读名著”的呼声甚是“猛烈”,大有“西风”压倒“东风”之势!而且这些学生的作文也做到了“议论有理有据”。作文批阅之后,  相似文献   

8.
□有些误会,若不解释清楚,便会形成矛盾,既影响团结,又影响身心健康。□背后议论是人际交往中最让人困扰的一个问题。它使被议论的同学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使其自尊心受到挫伤。本期我们请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嘉玮先生与大家谈谈—误会是在与同伴交往中经常遇到...  相似文献   

9.
李镇西 《湖南教育》2014,(12):55-55
真理总是有着具体的针对性。教育更是如此。对张三有用的方法,对李四未必奏效。但我们不少人偏偏相信教育有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读到过一位北大新生母亲写的育儿经验的文章。她说她的经验是“不要给孩子施加任何压力”,说“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由自在地生长”。因此,从孩子小时候,她就没有责骂过孩子一次,更别说体罚了;在学习上,她的做法是“顺其自然”。最后的结果,至少从应试的角度看,她的家庭教育的确成功了。  相似文献   

10.
老师,早就想给你提意见,可我总鼓不起勇气,但每每看到我那“难兄难弟”们,满脸沮丧又无可奈何地射向你那“仇视”的目光,听着他们背后咬牙切齿地对你的议论,我不能不说:老师,请不要偏心,请善待他们!  相似文献   

11.
李皓冰 《科技文萃》2001,1(6):104-105
“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获取真理的能力,让我任选其一的话,那么我宁要获得真理的能力,而不要真理。”我崇拜莱辛的这一充满哲理的名言,并把它当作座右铭。我追求并为之奋斗的,是培养他们猎取知识的能力,我要把获得真理的能力交给他们。  相似文献   

12.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为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知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  相似文献   

13.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否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高中《语文》第五册《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课本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意思是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说了……毋吾以也,就是‘毋以吾也’,意思是不要因我(就不说了)。”我觉得“毋吾以也”应解释为“不用我了”,“以”不应训为介词“因”,而应训为动  相似文献   

14.
心情调色板     
勇敢面对我会勇敢地走过去,笑对她们:“谢谢你们的提醒!希望今后能当面听到你们的意见,这样不但能使我改正错误,而且还能不伤同学之情,这不是更好吗?”浙江衢州市后溪镇中心小学五(1)班陈慧娟心态:☆☆☆☆☆勇气:☆☆☆☆☆☆☆不理会既然是无中生有,就不要去理会。这样,她们也会觉得背后说人坏话是很无趣的。杭州市文三街小学四(1)班朱晓彤心态:☆☆☆☆☆效果:☆☆☆我的烦恼我的高招同学有意见不当面提,老是在背后议论。我总是希望同学有意见能当面提,但偏偏有些人喜欢在背后议论人。那是一节课外活动课,有几个女生…  相似文献   

15.
尊师重教的好乡长——记繁峙县杏园乡乡长崔月娥□杨茂繁峙县杏园乡乡长崔月娥关心教育事业,为教育办实事,当地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教育乡长”。1993年崔月娥到杏园乡当了乡长,每次乡里大的决策会议上她都要提到教育。有些人背后议论,别的乡长抓粮抓钱不离口,这个...  相似文献   

16.
《教师》2014,(18):9-9
因见义勇为而无法参加高考的考生柳艳兵,要不要保送,保送会不会危及公平,目前的补考方案是否为最合适方式?自5月31日柳艳兵在中巴车上完成了“夺刀”壮举后,相关的声音和议论便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7.
叶翠凤 《班主任》2023,(1):38-40
<正>【案例描述】小婷,高一时成绩比较优异,进入高三后却变得十分敏感、多疑、自卑,成绩退步也越来越明显。每次考完试后,她总会到老师办公室哭诉,认为自己很差劲,觉得人生没有希望,说同学们都不喜欢她、孤立她,尤其男生们总在背后议论她、诋毁她。一天自习课上,有几个男生在讨论问题。她认为男生们又在议论她、嘲笑她,于是站起来大声“控诉”:“你们不要再议论我了,我丑、我矮、我成绩差,这不关你们的事!不要再嘲笑我了!”说完还把自己的课桌掀翻了。全班学生都被吓坏了。之后,小婷坚决要请长假回家学习,谁劝说都无效。回家10天后,小婷回来上课了,但她变得更加自卑,走路都低着头,桌面上的书堆得很高,总是躲在书堆后面,回到宿舍就蒙头蜷缩在床上,不再说话。  相似文献   

18.
论科学精神     
科学是探索真理的活动。探索真理需要科学精神。教育要传播真理,也要发现真理。教育研究是要探索教育活动中的真理。教育研究需要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教育研究者必备的素质之一。什么是科学精神?几十年来,我国的理论研究中形成了两种模式。评论西方的东西时,先冠以“唯心主义”、“资产阶级”、“形而上学”等等定语,然后指出其这里“极端”“片面”,那里“企图”“妄想”。于是要“批倒批臭”,批得“体无完肤”,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评价自己的东西时,先冠以“唯物主义”、“马列主义”等桂冠,然后指出其“继承了”,“发扬了…  相似文献   

19.
现行写教案的模式要不要改革?要改!怎样改?笔者以为,扬弃,而不“革命”,应是教案改革的基本原则。兹述理由如下:革命,常意味着彻底的否定,完全的抛弃。尽管附在教案上的形式主义幽灵猖獗,写教案几乎已蜕化为一种体力活,广大教师深受其害———一句话,现行的写教案模式积弊甚深,但教案是否已到了非“革”其“命”不可的地步了呢?我看未必。打个比方,鸦片的臭名可谓昭著,可就是对这样的东西,鲁迅先生以为,“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而应“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可见,对待有污点、有缺陷…  相似文献   

20.
漫话『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一直是关于师生关系的话题。至于它到底是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却难以断定,不过按照常理,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它才不再成为普遍议论的话题:一是师生之间事实上已普遍形成“民主”、“平等”的关系;一是人们对“民主”、“平等”理念已经不感兴趣。现在这两种情况都不存在,故它仍是经常议论的话题。议论归议论,既然客观上仍然存在这方面问题,就是该考虑如何议论了。如单以“民主”、“平等”理念硬套“师生关系”,虽也合乎逻辑,未必能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故须从“师生关系”特点出发,对这个问题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