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高职的校企合作及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由两类高等教育机构实施,一是应用科学大学,一是职业学院。应用科学大学是德国《高教法》明确的高等教育重要形式之一,目前德国共有177所,在校生数接近40万。职业学院是德国《职业教育法》中明确的第三级教育,是指导中等职业教育的双元制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尤以巴登符腾堡州为甚,该州目前有10所职业学院,在校生万余人。  相似文献   

2.
正德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有多所世界著名高等学府。许多大学拥有数百年的历史,为德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德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展概况及特色德国高等教育产生于中世纪晚期,最早的大学是海德堡大学,建于1385年。  相似文献   

3.
张国昌 《文教资料》2013,(28):102-104
英国的新兴大学是英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承担培养应用型人才任务的高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素以培养出色的工程师出名,是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制度的积极实践者。这两类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各具特色,而且成效显著,学习英国新兴大学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对我国地方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慧猛 《教育》2013,(8):64
美国比较教育专家阿特巴赫指出:德国是第一个切实改变高等教育制度的欧洲国家,它为西欧、美国及日本,提供了一种大学模式。在德国的古典大学观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洪堡、施莱尔马赫、费希特三人,他们三人的高等教育理念及相关论述被公认为是关于德国古典大学观的经典阐释。借鉴德国古典大学观和大学建设的经验,对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和高等教育思想家.他的高等教育思想涉及大学的性质、大学的任务、大学教师的选用、大学的改革等等.他的思想对德国乃至全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史看,德国是近代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并对美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变革始于18世纪爆发的一场影响深远的大学改革运动,这次改革使大学开始呈现出生气勃勃的发展势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因而在德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雅斯贝尔斯与洪堡都是著名的德国高等教育家,为德国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比较他们的大学观、大学教育目的、研究与教学统一、学术自由、大学教育思想的精神意蕴等高等教育思想之异同,对于深入认识和理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推动大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生存与发展的夹缝之间 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全面展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德国因为世界杯足球赛的盛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然而,德国的大学却在为了求生存而苦苦挣扎,为了谋发展而洗心革面,这种种躁动皆湮没于足球的狂欢。想当初,全世界都在复制德国大学的洪堡模式,而如今,德国的高等教育究竟怎么了?选拔“精英大学”、联邦制改革、高校协定、大学征收学费、学位转制、高校自治、高等教育私有化等轰轰烈烈的举措,勾画出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图景,却宣告着德国高等教育的昔日辉煌不再。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在80年代末德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其政治体制发生了变化,教育体制亦有所调整。在此就德国的高等教育作一简单介绍。 一、高等教育类型 目前,德国约有240所国立高等院校,绝大多数学生在大学、工业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就读。高等院校的体系因任务和规模各不相同分为七类:(1)大学、(2)总和高等学校、(3)神学院、(4)师范学院、(5)艺术学院、(6)高等专科学校、(7)行政高等专科学校。 (1)大学:其任务是教学、科研和培养科学接班人,包括传统上以理工科为主的工业学院或工业大学,以及若干享有大学地位的“专科高等学校”。大学传统的并得到法律保障的基本权利包括科学研究、授予学位,尤其是博士学位以及授予在高校中某一专业的授课资格(高校执教资格)。这些权利使大学成为“学术性”高等学校,从入学到结业的修业年限按规定是4—5  相似文献   

10.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和高等教育思想家。其高等教育思想涉及大学的性质、大学的任务、大学教师的选用、大学的改革等,流传至今,对德国乃至全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思想为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现代教育问题打开了思路,并对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德国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初探袁韶莹一、德国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与现状公元1348年.查理四世皇帝在布拉克建立了德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此后.又陆续建立了维也纳大学、海得堡大学、科隆大学等等。到18世纪末,全国共有42所大学,它们基本上都是...  相似文献   

12.
德国专科大学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德国专科大学综述姜大源近年来,我国职教界对德国高等教育领域里的两类学校,即专科大学(fachhochschule)①和职业学院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一些人将二者都列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范畴。尽管德国没有明确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提法,但笔者认为,三年制的职业学院属...  相似文献   

13.
俞可 《上海教育》2007,(3A):40-44
2006年,德国因为世界杯足球赛的盛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然而,德国的大学却在为了求生存而苦苦挣扎,为了谋发展而洗心革面,这种种躁动皆湮没于足球的狂欢。想当初,全世界都在复制德国大学的洪堡模式,而如今,德国的高等教育究竟怎么了?选拔“精英大学”、联邦制改革、高校协定、大学征收学费、学位转制、高校自治、高等教育私有化等轰轰烈烈的举措,勾画出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图景,却宣告着德国高等教育的昔日辉煌不再。[编按]  相似文献   

14.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与企业为其主要特色定位,在“类型不同,但价值相同”的原则指导下,与综合性大学等代表传统大学理念的高等教育机构相互对应,共同形塑了德国学术型高等教育与应用型高等教育并举的双轨格局。从高校分类管理、定位发展的角度观察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历史渊源、法律基础、分类原则及其目前的发展趋势,可以发现,明确的分类是应用科学大学特色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冷文君 《考试周刊》2015,(49):137-138
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德国近代大学的思想,尤其是柏林大学的理念,对欧洲乃至世界各国都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阐述德国近代大学思想对我国近代高等教育机构产生的影响,尤以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为例,进而探索德国近代的大学思想对我国现代大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职业学院教育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的高等教育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典范,而巴登符腾堡州(以下简称巴州)的高等教育则堪称德国高等教育的典范.是什么使巴州享有如此的荣耀?是因为它拥有德国第一所大学(海德堡大学)、第一所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还是由于它最早出现了职业学院教育模式.通过追溯巴州职业学院的发展历程,探究职业学院教育模式形成的必然性、职业学院教育现状、主要存在问题及改革趋势,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技术职业教育模式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德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分为四类:综合性大学及与其同等级的高校、应用科学大学、高等艺术与音乐学院、职业学院.它们在培养目标、办学层次、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师资、招生等方面均有明确的区分,具有不同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一种分工合作的合理格局.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类清晰、定位合理的现实模型,对我国实现高等学校分类与管理的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德国高等教育体制 德国有300多家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大学、理工大学、综合大学、技术学院、教师培训学院、艺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一般来说,申请上大学需要有中学毕业证书,申请上公共管理学院需要有职业培训证书。  相似文献   

19.
跨国教育在当前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论争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代表了对全球高等教育需求迅速增长的回应。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升大学海外办学水平、增强大学科研实力,德国政府积极推动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开展境外办学的高校提供大量资金和指导。因此,德国跨国高等教育在短短十几年内取得了很大成就。文章在介绍德国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背景基础上,阐述了其现状和特色,并对德国跨国高等教育的模式及考核标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应德国莱比锡大学墨丽丝女士的邀请,我们一行6人于2001年11月对德国高校教育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主要任务是了解德国高等教育与留学生教育,学习先进经验,推动我省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我们先后参观访问了德国莱比锡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柏林科技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通过座谈、讨论与参观等方式对德国的大学教育体制、教育现状、办学条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留学生申请、考试、费用、培养和就业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地了解。一、德国高等教育现状德国现有高等学校300多所,其中综合大学80多所,高等专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