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进的动力     
晓阳是学校里出了名的“坏孩子”。老师总是批评他:“你看你这个样子,将来是肯定没有出息的!”每当这时,晓阳就装出不在乎的样子,把头仰向天花板,并不时地扭扭脖子,以表现对老师批评的不以为然。幸运的是,晓阳遇到了一个好校长。一次,这位校长看见了晓阳,就说:“你是晓阳小朋友  相似文献   

2.
刘桂珠 《成才之路》2009,(35):79-79
教师对犯错误学生的态度影响着教育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心理上接纳犯错误的学生,关心、尊重和宽容他们。同时,通过不断提高教育的艺术性,让赏识教育和批评教育同时进行,帮助学生自觉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理想目的。  相似文献   

3.
前进的动力     
周向阳是学校里出了名的“坏孩子。”老师总是批评他:“你看你这个样子,将来肯定没有出息!”每当这时,周向阳就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把头仰向天花板,并不时地扭扭脖子,以表现对老师批评的不以为然。幸运的是,周向阳遇到了一位好校长。一次,这位校长看见了周向阳,就说:“你是周向阳小朋友啊。”  相似文献   

4.
批评教育的缺位是对"赏识教育"的迷信和误读,是教育喧嚣浮躁、急功近利的恶果;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教育的秘诀是真爱,爱是不能忘记的,评与惩戒也是不该忘记的.  相似文献   

5.
善待中等生     
我在务德一中任教时,班上一个姓陈的女生,是引不起别人注意的中等生.在该班教学一年多来,读初二的她几乎在我心中不曾留下任何印象.  相似文献   

6.
石子林 《湖南教育》2004,(16):29-29
环节之一:掌握心理状态学生在受到老师的批评之后,思想上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心理上会产生一些变化。此时,老师应及时掌握其心理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受到批评后有以下几种心理:一是折服心理,认为老师的批评求实中肯,完全是帮助自己、关心自己,因而思想情绪稳定,改正错误积极,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教育改革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于是新的教育方法、理念不断涌现。时下教育界特别是中小学就很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包括与之名称不同但实质相似的无批评教育、尊重教育、夸奖教育、奖励教育等)和宽容心态育人。  相似文献   

8.
陈浩峰 《上海教育》2009,(19):54-56
近年来,教育上发生着很奇怪的现象:一边是赏识教育大行其道,另一边是教育恶性事件不断曝光。这种强烈反差揭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困境。教育部近日颁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赋予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条规定针对当前教育的困境,重申了教育者的批评权,是十分必要的。这条规定的关键词是“适当方式”,何谓采取适当方式的批评教育?在我看来,就是教育者在使用批评手段教育学生时,  相似文献   

9.
前进的动力     
唐建芬 《班主任》2006,(8):38-38
周向阳是学校里出了名的"坏孩子".老师总是批评他:"你看你这个样子,将来肯定没出息!"每当这时,周向阳就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并不时扭扭脖子,以表示对老师的批评不以为然.周向阳就这样在班里混着,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真不知将来会是个什么样子.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好校长.  相似文献   

10.
说起批评,无论教师、家长还是学生,没有人不会感到头痛。尤其近几年,教育上发生着很奇怪的现象:一边是赏识教育大行其道,另一边是教育恶性事件不断曝光。这种强烈反差揭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困境,认为批评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批评意味着斥责、发怒、羞愧、不安、惩罚……这种种不良的反应使得大家都如同惊弓之鸟,闻批评而色变。我想,这大概是对“体罚”现象的一种矫枉过正吧。教师没有权力体罚学生,体罚只会把学生推到教师的对立面。但是,批评是德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又怎可因噎废食?  相似文献   

11.
在全社会都在高调呼吁赏识教育的今天,重提批评教育似乎非常不合时宜。翻开报纸杂志,学生因迟到、未完成作业、与同学争执等小事受到老师批评后,随即自杀的新闻报道已屡见不鲜。在百度搜索中输入“老师批评学生自杀”的条目,竟得到760条之多的相关讯息。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批评真的是已经成为洪水猛兽。教育是否应该像山东某学校那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校的学生更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赏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人为本,善于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帮助他们体验成功的满足与快乐,从评价激励入手,让每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统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全社会都在高调呼吁赏识教育的今天,应该认识到批评教育对于每一个人尤其是成长中的中小学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不同的教师在具体运用批评教育时会产生单纯指责、粗暴触动、感受爱心、共同成长的不同境界的区别,而不同境界水平的批评教育又会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其中的关键还在于把握好运用批评教育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蒋海菁 《山东教育》2007,(10):23-25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赏识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在重视“赏识教育”的同时,却忽略了与“赏识教育”具有辩证关系的“批评教育”,使形形色色的“批评教育”背后潜伏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宋炎玲 《河南教育》2005,(11):42-42
教师能不能惩罚学生? 有人认为教师无权惩罚学生。尤其是在推行赏识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当充分肯定学生、赏识学生,这样才能激励他们进步。所以不能批评芎粤生。更不能惩罚学生,因为批评和惩罚会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而有人提出,我们每个人走上社会后都会因为做错事而受到相应的批评和惩罚,为什么学生在学校就不能受到批评和惩罚呢?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能不能惩罚学生?如果能,应该注重什么问题?如果不能,怎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请您对此发表高见。  相似文献   

16.
赏识教育体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健康人格、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但现在有些老师、家长对赏识教育的理解比较片面,出现了对学生只表扬不批评的矫枉过正的现象。实际上,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建立于赏识基础上的适度、合理的批评本身就是一种鼓励。  相似文献   

17.
对照那个对牛的心理体贴入微的农夫。我们的老师是不是经常在表扬或批评的瞬间。忽略了一份对心灵的抚慰?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不论是在校会上,还是在课堂中,老师对学生的赞扬之声都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教育学生中能否用没有批评的教育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收获愉悦、产生自信、获得进取呢?  相似文献   

20.
在"人本"教育思想盛行的今天,"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的东风劲吹,惩罚教育作为管理学生的一种正当有效的手段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部分教育工作者谈"罚"色变.当然,我们并不否定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但再尊贵的花苗也需要园丁修剪枝叶,我们又怎能不适当使用惩罚而让孩子了解错综复杂的社会呢?如果只是"一边倒"地把教育行为异化为赏识和激励,实质是对人本教育的背离.教育离不开赏识,也离不开惩罚.合理的惩罚是一种教育策略,教师应该有惩罚权,也应该合理运用惩罚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