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人类社会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还必须以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和基础.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存在双重关系,即社会与自然的对立和社会与自然的统一.作为现代性道德所唯一信奉的伦理价值原则即人类中心主义,为了满足人自身无限膨胀的物欲而片面强调人类社会对自然的控制和奴役,导致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内在伦理关系的断裂.生态伦理就是要超越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导价值的人际伦理,克服社会与自然的对立,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学派思想蕴藏着的丰富和谐内容,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儒家与道家学派都强调和谐协调,主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做到天人合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达到宽和相处,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和合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淮河文化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对于当今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现代理性思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重新审视道家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理性思维中的新元素以及以道家思想文化为代表的淮河文化自然观的深层次内涵。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当前家庭伦理关系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构建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应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充分汲取儒家传统伦理精华,发扬家庭孝道伦理;确立新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加强家庭伦理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5.
儒家伦理思想作为一种文化在中国流行2500多年,它的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已将其精神特性融入了民族性格之中,并于无形之中发展着民族的和世界的作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现代文明的普遍标志与儒家伦理思想有众多契合点,挖掘儒家伦理思想的这种伦理资源,并把它转化为具有全球意义的伦理文化价值亦成为时代重要课题。具体来说,儒家主导的中国传统伦理之于普世意义的伦理资源价值至少可以从人的完满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个体与社群,和平与公正等层面来讨论。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伦理观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平等观,具有社会伦理关系结构双重性、人类文化价值理念生态化与实践性的特征。这对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确立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唤起我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良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的幸福是多样的,于是“幸福”也就成了人类生活当中最捉摸不定的问题。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中国传统儒、道、佛三家幸福理念,对于中国人幸福观点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儒家为主干,道家、佛家为两翼的三维结构。儒家的“德福一致”、道家的“自然无为”、佛家的“涅槊之乐”产生了和谐的碰撞与交融,为今天中国人的幸福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为中国文化奠定了深厚的底蕴。’  相似文献   

8.
孔国军 《高教论坛》2006,(1):141-142
“和谐”不是没有矛盾,而是矛盾双方的“协合”或“和解”,并以尊重矛盾的差异性、独立性及多样性为前提。和谐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在儒家和道家的学说中也体现这种思想。儒家讲究人际关系的和谐,道家讲求自然关系的和谐。而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执政理念,引起学术界广泛的探讨,本文主要就构建“和谐社会”所需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的“素质和谐”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儒家“和”文化的伦理意蕴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儒家“和”文化是儒家最高的道德精神要义。“和”与“同”、“中”具有深刻哲理关系。儒家伦理意蕴包含“执两用中”、“和而不同”两个基本方面。即“和”文化包括“天人合一”自然价值取向、“和为贵”社会伦理取向以及身心和谐个人价值取向。儒家“和”文化为当代和谐社会提供了哲学智慧、伦理处事原则、社会理想图式的丰富思想资源和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华 《海外英语》2012,(8):203-204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思潮之一,生态女性主义从中获得了消除男权统治及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础,旨在打破传统的父权制文化霸权,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主要表现在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及传统二元对立模式,消解语言中心主义,否认元叙事,强调差异与多样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儒家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主张“天道自然”,“追求宛若天成”的自然之美,倡导顺应自然。本文以洽川黄河湿地景观为例,阐述以儒家和道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合理内核,力图为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战略任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道家老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谐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传统的根基。道法自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基础,老子强调要“知常”、“知和”、“知足”、“知止”,倡导“天人合一”,这对于我们今天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儒家的设计观建立在“规定”的基础上,对“善”、对“礼”的重视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设计的出发点。道家的设计观是摒弃人内心的欲望,顺从自然;否定一切的规定,要人们回到原始的、无争的状态之中,“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道家设计思想的集中体现。避免儒道两家设计观冲突的办法便是“竞合”。道家的设计观点必须建立在儒家“规定”的大厦之上,对于人类、对于设计本身才是和谐的。  相似文献   

14.
儒家“和”文化是儒家最高道德精神要义。儒家伦理意蕴包含“执两用中”“和而不同”两个基本方面,儒家“和”文化的“天人合一”自然价值取向、“和为贵”社会伦理取向以及身心和谐个人价值取向.为当代和谐社会提供了哲学智慧、伦理处事原则和社会理想图式等丰富思想资源,有着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代水危机源于人水关系的深刻危机。工业文明以来,以工具主义为特征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水伦理价值观,在助推人类物质文明进步之同时,使人类陷入了全球性的水危机之中。后现代的生态中心主义坚决摒弃征服式的人类中心主义水伦理价值观,极力倡导自然具有与人平等的内在价值观。交往实践唯物主义对前两者的价值观予以整合和超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水伦理价值观,主张既要以人类整体利益为价值尺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生存和全面发展的利益需要,又要善待水环境,保护水环境,优化水环境,实现人与水的和谐共生,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共进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问题,归结到底是人的问题。在传统的生态文化领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以人为本”,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人与自然的观念对立,强化着人类存在的反生态本质,从而导致生态的反向发展;二、“物我共生”,主张“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消灭主体价值,以最终实现人类的幸福。所以,生态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与伦理问题。自然,两种不同的生态文化伦理,必然带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态后果,保护生态环境应该从文化开始。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道家与儒、墨、佛教和谐观的比较研究中,着重阐述了道家和谐观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认为儒家的和谐思想,是整体和谐、群体和谐与道德和谐辩证统一的和谐观.墨家的和谐思想是以"兼爱"为中心、倡导社会平等的和谐观.佛教和谐观是一种陶冶心性、倡导众生平等的和平和谐理论.道家的和谐观则是一种崇尚自然无为、主张"和气生物"的"自然和谐"观.道家的"自然和谐"价值观对于消除现代社会的精神疾病、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清净优雅,对于保护自然资源不被滥肆开发是有积极作用的.它无论对于个人安身立命、处理人际关系还是建功立业、治理国家等都将发挥其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伦理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产生了许多分支学科,生态伦理学就是伦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伦理学两种截然对立的发展观念,而人类中心主义又经历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人类中心主义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其分别代表了"以人为重""人物并重"和"非人为本"的价值选择。对三种理论的辨析可以更加深刻地揭示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追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中心主义一直主宰着人对自然的认识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界定。然而,在这种价值观念导向下,自然和人类都造成了巨大灾难。从大自然的能动性和错误的两分法等方面出发来剖析人类中心弊端,呼唤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回归,全面确立生态文明观念,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自然美学观受制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华民族与西文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正是这不同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哲学传统,造成了中西自然美学观的差别“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它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一种和谐的统一的亲密关系。中国三大哲学学派:儒家、道家、佛教禅宗,都讲“天人合一”,但侧重点不同。儒家讲“天人合一”,是从政治、伦理的立场出发的。孔子说“知天命”、“天生德于予”,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都企图将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能力归之于“天”,他们的“天”就是伦理道德规范的形而上学化。后来的董仲舒附会阴阳五行说,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天人相类、天人相通和天人感应系统,让政治秩序和自然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