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线课程已成为高职二级学院教学的重要形式,校企合作二级学院的在线课程日益增多、使用率提高,针对在线课程存在教与学融合的技术、体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从优化教学设计、比较分析在线课程、持续在线学习、监管在线教学质量等方面,提出课程体验融合教学提升策略,以此提高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自媒体平台存在海量在线课程,但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率,因此,探索客观、准确、高效的自媒体平台在线课程质量评价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针对该问题,研究首先构建在线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其次,利用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对在线课程评论数据进行粗粒度情感分析和细粒度情感分析,以实现自媒体平台在线课程质量评价。最后,采集Bilibili平台在线课程评论数据进行应用研究,并通过实验证实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信度和准确率,可实现对自媒体平台在线课程质量的有效评价,以促进在线课程良性发展,优化学习者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3.
三大MOOC平台运行差异分析2011年,联合创始人塞巴斯蒂安·特龙(Sebastian Thrun)曾在斯坦福大学教授人工智能课程,他与机器人学家大卫·史蒂文斯(David Stavens)和迈克·索科尔斯基(Mike Sokolsky)共同创立了Udacity。Coursera是免费大型公开在线课程项目,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两名电脑科学教授吴恩达(Andrew Ng)和达芙妮·科勒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混合式教学广泛开展的大背景下,依托现有“通信抗干扰技术与应用”课程基础进行在线课程资源建设研究,是创新课程建设体系、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必然趋势。就在线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现状、意义、建设构想等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为“通信抗干扰技术与应用”课程在线资源的建设提供了思路,为其他课程开展线上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也是教书与育人的有机会结合,更是立德树人的完美诠释。《焊接方法与设备》在智能焊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被誉为专业核心课中的“核心课”。以该课程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为例,从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建设团队、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建设目标,课程思政以及课程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了智能焊接技术专业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的课程建设,提出了“12345”精品在线开放课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6.
网络技术与移动技术对我国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许多高职院校开始实施网络在线课程从而实现一体化教学,从而实现在线课程教学管理。当前,高职院校职业外语在线课程的建设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与教学模式优化,为现代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模式。基于此,文章结合高职职业外语《会展英语》在线课程的实施情况探究高职外语在线课程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快速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在各高校掀起了一定的热潮。越来越多的高校把推进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作为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但对于在线开放课程的课程质量评价却还没有形成真正结合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文章基于课程效能理论,以高等院校的在线开放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查和定量分析,提出了多维度、多阶段的在线开放课程效能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并尝试构建了在线开放课程的效能评价体系模型,以保障在线开放课程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线开放课程,打破了教育时空界限,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文中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机电联调技术课程教学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利用在线开放课程进行教学研究和实践。经实践证明,机电联调技术在线课程教学质量,与以往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高校在线课程已逐步成为优化教育资源、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抓手,因此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和质量评价问题备受关注。文章对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展开研究分析,认为其是提升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成效的必要环节。第一部分主要分析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现存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分析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策略,提出改善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现存问题的有效方法。研究发现,基于时代发展背景和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建设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构建“互联网+”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对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是推动高校在线开放课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20):101-103
大数据,云服务,社交网络等技术应用触发了教育变革,移动学习、在线教育、翻转课堂,慕课等方式开启了教育新时代,伴随在线学习人数与日俱增,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在线课程质量已成为世界各国及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梳理英美等国的现行标准文件和一些国际远程教育机构,如欧洲远程教学协会(EADTU)的远程教育课程质量标准,比较远程教育课程质量评价的基本框架,为学习者评价中国英语在线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光电子技术基础”是光电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对于应用型本科学生而言,毕业生的培养目标更偏重于技术应用,因此在“光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因材施教、适当变革。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惠州学院电子信息系开展在线课程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技巧两个方面出发,结合在线课程教学经验,论述如何培养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总结了“光电子技术基础”在线课程教学改进的一些经验及技巧。  相似文献   

12.
【说明】2005年12月8日晚7点,我们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杨宁一教授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郝瑞庭教授做客历史课程网(http://hist.cersp.com)历史论坛,就历史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等问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本网站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就此次在线研讨的内容节选如下,期望能对全国高中师生更进一步认识历史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走向、正确把握两者的关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MOOC的出现引发了中国高校建设在线课程的热潮,MOOC,SPOC及课程联盟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但高校还存在着对各类在线课程的特点及定位认识模糊的现象,不利于发挥在线课程对课程建设的工具支持作用。本文分析了MOOC,SPOC及课程联盟的特点与定位,提出了四个层次的在线课程体系,分析了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对课程建设实施评价的优势,认为正确定位各类在线课程并构建在线课程生态系统可有效推动我国高校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利用我校石油和冶金两大行业优势,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开设独具特色的在线分析技术专业课程,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建设实验实训设施、开展过程在线分析技术的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实践表明:开展在线分析仪器类课程教学后,学生初步具备在线分析技术的应用能力,显现出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在线分析仪器的专业特色,有助于培养市场紧缺的在线分析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5.
MOOC的出现引发了中国高校建设在线课程的热潮,MOOC,SPOC及课程联盟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但高校还存在着对各类在线课程的特点及定位认识模糊的现象,不利于发挥在线课程对课程建设的工具支持作用。本文分析了MOOC,SPOC及课程联盟的特点与定位,提出了四个层次的在线课程体系,分析了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对课程建设实施评价的优势,认为正确定位各类在线课程并构建在线课程生态系统可有效推动我国高校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应用方式的不断拓展,当代社会各行各业若想取得高速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在此背景下,互联网结合高校课程所诞生的在线课程近年来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尴尬情况。然而我国在线课程起步较晚,总体上看仍存在课程质量较低、课程内容不完整的情况,尤其是当前在线课程评估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使得在线课程总体发展速度缓慢。本文在阐述在线课程特点的前提下,尝试调整现有的评估体系,并给出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线开放课程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变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该文通过生理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态度、学习的效果等进行全面评价,挖掘医学生在线开放课程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学效果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很多提供在线课程的教育机构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开发能够提高学生动机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课程和项目的完成率.本研究利用Eastmond(1994)开发的"基于计算机会议的成人远程学习框架"(Adult Distance Study through Computer Conferencing,简称ADSCC),探讨了学习者的准备情况、在线特征、与计算机媒介传播(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tuj tq CMC)相关的学习方法等因素是否会影响虚拟学习环境中学生自备课程完成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以上因素与课程完成情况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同时研究还发现,自我动机、对技术的信任,以及技术的易用等是在线学习环境中课程完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黄煜欣 《广西教育》2023,(14):86-88+93
本文论述中职学校适应性在线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的途径,分析适应性在线课程的开发内容,提出具体做法:重塑教育供给模式,构建互联互通、应用齐备、协同服务的“互联网+教育”适应性在线课程共建共享机制;重组教学流程,构建“三适三测”适应性在线课程建设模式;重建培训流程,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为传统教育模式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在线开放课程将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从教学理念、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学分认定以及教材和受众范围等方面对高校在线开发课程建设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改变教学课程、强化技术培训、加强财力支持、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