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它具有形式直观、内容丰富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需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依靠黑板和粉笔将逐一相关知识板书,讲解起来非常吃力,而且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容易将课堂教学陷入一片枯燥、沉闷的状态.而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带来的形象图文、优美音乐、直观逻辑和行动推理,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得更为直观、形象和简易,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度,还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在各个教学学科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尤其是在中职数学课堂上。数学是各学科中的主要学科,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将深奥的数学概念、定理、图形以简单、直观、生动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依靠黑板和粉笔将逐一相关知识板书,讲解起来非常吃力,而且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容易将课堂教学陷入一片枯燥、沉闷的状态.而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带来的形象图文、优美音乐、直观逻辑和行动推理,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得更为直观、形象和简易,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度,还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5.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利用计算机教学,可以实现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概念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有效地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课堂优化。二是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集文字、图画、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烘托了课堂气氛,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学习模式的单调与枯燥,降低了学习难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有利…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71):60-61
信息化技术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得力助手,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让复杂的问题更加直观简单,还能营造灵活生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入手,对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整合,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适时恰当地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整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它能变静为动,变复杂为简单,变难懂为易懂,以直观形象的特点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乐于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宋影 《考试周刊》2013,(33):75-76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优点辅助教学,能使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马名伟 《亚太教育》2019,(12):85-85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将课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能使数学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形象,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对新课标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媒体正逐步走入数学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数学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具有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态逼真等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本文通过简述引入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的优势,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措施及建议。一、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空间思维的重要时期,而信息技术则发挥了它独特的教学优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为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点和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信息技术能够将文字性的描述以立体多维  相似文献   

12.
现代媒体进入课堂,为传统的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从信息技术的激发兴趣、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培养能力、直观形象、小组合作学习方式5个方面,谈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巨大辅助与推进作用。把信息技术和数学的教学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有机集合起来,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和相互影响。信息技术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新的活力。研究表明,影响数学学习的心理素质主要有求知欲望、意志力、动机和兴趣、自信心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参与教学,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  相似文献   

13.
刘红丁 《教师》2010,(1):111-111
利用数学图像来描述物理问题,是中学物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数学图象,它可给人以形象、直观的感觉,常令学生耳目一新、茅塞顿开。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更形象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本文首先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最后针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能给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无论数学思维的成果或思维过程都要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而数学语言中的图形语言具有直观、形象等特点.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原理、定理、法则等提供丰富直观背景材料.它通过感性形象来反映和把握数学的思维活动。它以形象、表象等视觉形象为介质来传递信息.数学图形语言不只是文字语言等  相似文献   

16.
实践证明:中学的数学教学,必须直观形象,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现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肤浅的认识: 一、通过直观提高感性认识。发展思维能力直观最容易引起感性认识.诱发学生思维充分利用直观因素(包括教具、模型、图表、插图、板书及生动的比喻等).有利于学生认识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加强直观教学,做到备课时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优势条件。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具体形象的教学情境,更有效地实施直观教学,符合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认知特点。教师要优化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运用信息技术,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合作互动;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谢红生 《考试周刊》2015,(11):44-45
在山区中职数学教学中开展信息化教学,有利于把数学抽象特点转化为形象直观;把枯燥的数学转化为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数学;把难以表达的数学内容呈现给学生,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山区中职师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浅谈数学教学中直观教学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几年在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学法,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直观化,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并能灵活应用。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以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它能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也能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本文我几年来从事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从”利用信息技术的交替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信息技术的可操作性,化无形为有形,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化抽象为直观。利用信息技术的生动性,化静止为运动。“三方面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一些作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