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
4.
名言警句主要指民间广为流传的谚语和格言,它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精辟,愚意深刻,感染力强,在劝学、励志、修身等诸多方面具有警示作用。在英语学习中读一些名言警句,并学会正确运用,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水平,而且能增长我们的知识和智慧。 相似文献
5.
6.
秋色入心即为愁。秋天来了 ,秋风起了 ,秋雨下了 ,秋叶落了 ,这些景色最容易引发人的感伤和愁绪 ,特别是对于多愁善感的古代文人。《汉乐府·古歌》中“秋风萧萧愁杀人 ,出亦愁 ,入亦愁”的诗句 ,道出了秋天典型的景致和文人们典型的心境。古人写愁绪有很多名篇名句 ,屈原的《离骚》以长歌的形式抒发被楚王放逐的郁闷 ;张衡的《四愁诗》一唱三叠 ,表达的是郁郁不得志的心声 ;李白也有很多写愁的诗句 ,随手拈来 ,皆成名句 :“白发三千丈 ,缘愁是个长。”(《秋甫歌》)“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五花… 相似文献
8.
9.
10.
曹向阳 《青苹果(高中版)》2010,(1):54-55
“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思察,心域极宽”。“人如果学会了驾驭自己的智力.驾驭自己的认识,驾马义自己的感情,他就从一个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要深切地理解人,尊重人,同情人,关怀人,于人为善,要有以德报怨的胸怀”:读魏书生名言, 相似文献
11.
12.
14.
15.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16,(18)
<正>长期以来狭窄的高中语文阅读空间使得高中语文的教学处于一种程序化、模式化、僵化的尴尬境地。一方面语文在应试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不得不学;另一方面,教师在阅读空间上没有深厚的文学底蕴,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一种枯燥感,而有效的阅读无疑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有效阅读令我们对文学有一种温情与敬意。在学习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的时候,大部分同学由于时代久远,不太理解王昭君这一人物形象。那么作为教师 相似文献
16.
蔡兴明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2(3):41-42
纵观我国古代以来的教学,有几位先生给学生讲解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语法、修辞等,把一篇完整的课文肢解成若干个知识点?他们照样能培养出像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苏武这样的文学大家。古代的先生们,有一点共同点就是倚仗一个法宝──读,熟读.熟读正是我国传统教学的精华,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它作为抛弃了。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叶老的话指出了“语”是“文”之“本”,也就指出了“读”的重要。 一位老教师对笔者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开始读…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唐健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6):120-123
石家庄话古入声字今仍保持着独立的调类,很多入声字有新旧两种读法,新读、旧读的不同表现为单双元音的差别以及元音开口度的大小.石家庄话入声字的新读、旧读有四种类型,分别属于不同的韵母层次.石家庄古入声字的演变既有声调系统内部调整,又有与其他方言接触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