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字慢读成两个字又只表示一个字的意义的字,叫做“慢声字”。这种字,现代汉语里也是有的,如北京话中把“有”说作“爷九”,吴语中把“一”说作“郁结”。不过,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例如:一个字慢读成两个字又只表示一个字的意义的字,叫做“慢声字”。这种字,现代汉语里也是有的,如北京话中把“有”说作“爷九”,吴语中把“一”说作“郁结”。不过,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例如:  相似文献   

2.
班上的涂海瑶是个小干部,也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生。她特别关心集体,一天晚上突然想起班上的饮水机未关,为了防止事故发生,还特地赶到学校把饮水机关好。新学期又到了,开学第一天,我想请班上的几个小干部组织大家把教室打扫一下,就请人去通知她,然而等了半天也不见她来。于是我亲自到教室通知,到了门口,只听见涂海瑶说:“我不想管班上的事了,管不管都一样,反正期末成绩单上的‘奖励栏’里一个字也没有。”听了这句话,我开始琢磨起来,小学生年龄小,热情不能持久,教师有责任适时肯定他们的每一个微小进步,经常激励她们,以保…  相似文献   

3.
知错就改     
写字课是孩子们特别钟爱的,你别看他们握笔的姿势还不那么“老练”,但写起字来却是有板有眼。   一次写字课上,在教“车”字的笔顺时,我把第三笔写成了“ |”。当我让学生口述:“车”字的笔顺时,只说到第二笔,所有的孩子都闭上嘴巴不说话了,一个个瞪大眼睛,疑惑地望着我。我刚要发问,这时平时最认真听讲的小班长小心翼翼地举起了手,只见他打开写字书说:“老师,第三笔应该是‘横’啊 !”我一下子“醒悟”过来,红着脸说:“老师把这个字的笔顺写错了,这说明老师上学的时候也怎么样了 ?”立刻又有几个孩子举起了小手:“老师…  相似文献   

4.
京味儿礼话     
北京话最大的特点就是讲究婉转地说,委婉间透着和气与尊敬。 比如骑车人前面有个走路人挡着道,乏北京会说:“借光了悠。小心溅您身上泥。”虽然是请人提供便利,但话里话外都透着对走路人的体贴。至于求人帮忙,更是会粑“劳驾”、“费心”挂在嘴边。  相似文献   

5.
晓常是个中学生,令他十分苦恼的是,头脑中总是产生些怪念头,根本没有心思放在学习上。有一次,考试完了放学回家,有同学对晓常说了句“考了一天了”。这话本没什么,晓常却琢磨开来:“只考了几个小时,怎么能说是考了一天呢?一天24小时,考了24小时吗?”于是回家老想这件事,甚至睡在床上也想,结果影响睡眠,也影响了第二天的考试。又有一次考英语,晓常带了两支钢笔。人都进入考场了,晓常还在想“带两支笔来干什么?用哪一支呢?另一支要不要拿出来?”像这样钻牛角尖的事在晓常身上还有许多。比如别人问他:你多大啦?你家几口人…  相似文献   

6.
一、“度与金针”法有两句古诗这样说:“鸳鸯绣取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于人,”说的是只让人看结果,而不教给具体“绣”的方法。在作文批改这个环节上,教师不能像那个刺绣女一样只让学生被动地看结果,而应该将批改的方法这根“金针”“度与”学生,让学生学会用教师“度与”他们的“金针”批改自己或同学的作文,这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学生只要掌握了这根“金针”的用法,将会终生受益。1.明确批改的要求。要教学生批改作文,首先要让他们知道批改哪些项目。一般地说,一篇作文主要可从下几个方面批改:①字、词…  相似文献   

7.
“驴驹子”与“小男人”──有感于《北京人在纽约》的幕后悲剧荆明太我的家乡山东有句俗话:“一岁不成驴,到老也是个驴驹子”,乡亲们用这回话评驴也论人。我看了《教育艺术》的《北京人在纽约》的幕后悲剧一文之后,首先涌入我脑海的就是这句家乡的俗话。而我们把这个...  相似文献   

8.
作文课上,一个平时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忽然抬起头,用胆怯的眼我看着我,欲言又止,但手中的笔始终不能落到纸上。过了一会儿,他又这样看着我。我看他那样子,知道碰到挡路的字了。于是我便和颜悦色地问:“×××,你什么字写不出?”见我叫他,他红着脸忸怩地站起来说:“‘可以’两个字怎么写?”顿时我的火气全上来了,真想大声呵斥他:“五年级学生连这两个字都不会写。”但我看到他那乞求而又可怜的目光,我强忍住了火气,把“可以”两个字写在黑板上。有的同学听到他问这两个字,发出了嘿嘿的笑声。我向这几个笑的学生扫了一眼说:…  相似文献   

9.
为文脱水     
唐代大文学家王勃写了两句最为得意的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传说,后来他在水里淹死了,还念念不忘这两句。天天在水上闹鬼,反复念着这两句。以后有一个人从这里经过,听见了就说:“你这两句话还不算太好。要是把‘与’字和‘共’字删去,改成‘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不是更挺拔更好吗?”  相似文献   

10.
《留学生》2013,(10):29-29
你懂北京话吧?“颠”是北京土话,和伦敦的Cocknev一样。颠呢,就是跑了。我从温州颠到北京,从北京颠到布里斯托,然后伯明翰、纽卡斯尔、布里斯托,坐火车乘飞机,颠来颠去。如此颠沛流离,“为什么不回去?”这个问题,至少有三种问法。  相似文献   

11.
我在桌子上用铅笔写下“left:XX(意思是说还有XX天考试),”旁边煞有介事地补上一句: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来“彰显”我卓越的“文人气息”。但是,请从这些字挪开你的眼睛——这全是胡扯。不要以为在桌子上留下什么东西便是“胸有大志”,想当初,刚进高一校门,咱也是豪气干云地在桌子上写了一堆自勉的话。中国人说的,外国人说的,反正乱七八糟的就像满汉全席——远看煞有介事,近看一地鸡毛。  相似文献   

12.
《说文解字》设立亦声部首“句”,并辖“拘笱鉤”3个亦声字。有人认为“句”部不当立,因为部首只表义,而亦声部首有表音功能,不该设为部首;有人认为“句”因其形义特点,难以归入它部,只能自成部首。实际上,“句”的确难以归它部且有从属字,因此必单立一部。从“句”诸字中除“句亦声”的“拘笱鉤”3字外,另有1个“句亦声”的字“雊”,它与“拘笱鉤”3字分归两部,有人认为这是《说文》属字归部的混乱,有人用字义所重说作为归部理据。实际上4字分归两部并不是归部混乱的现象,且字义所重说过于片面,应当着眼于字与字的关系,用“以类相从”的原则才能正确解释“句亦声”4字“拘笱鉤”与“雊”分归两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家闹出了一个不小的笑话,这可都是妈妈的口头禅惹的祸!前些天,她不知从哪儿学来的“妙语”,动不动就会对人说“你小子”。一天,我正在家里练毛笔字。妈妈过来看了看,夸奖说:“你小子不错!到底练了六年字,就是不一样!”听了这话,我当然挺得意的。可转念一想:小子?我是小子么?想着想着,竟把字写歪了。这下妈妈可生气了:“你这小子,刚夸你几句,就不行啦?”正巧爸爸回来了,妈妈连声说:“瞧这小子,夸她几句,骨头可轻了!”她见爸爸不理不睬的,就高声说:“你这小子,还不替我好好教训教训你女儿!”老爸听了,…  相似文献   

14.
“唉,好可怜的小家伙呀!”爸爸很惋惜地说。“不就是个破杯子吗,重新买一个不就是了。”我毫不在意地说。“可是它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有价值呀。这是我在上警校时用过的,一直保留到现在。”“唉,还是挖个洞把它给埋了吧!”爸爸用土话风趣地说。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下面的字.根据要求作。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其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借好纸逼自己写好字。  相似文献   

16.
打屁股     
虎王爱好书法,每到一地都题诗留字。其实,虎王写的字非常潦草,谁都认不清,但虎王自以为写得非常好。一天,虎王在大街上看到一块镏金的新店牌,上面的字鬼画符似的,看了半天还是看不懂:“这是什么字?”“我们也看不懂。”侍从们说。虎王越看越生气:“去把写这字的叫来,我要打他二十个屁股。”“这……”侍从不敢动手。“为什么不去叫?”虎王生气了。“虎王,这字正是大王你自己的墨宝呀。”虎王仔细一看,傻了眼:“真是我写的,上面还有我的金印呢!”虎王让侍从们打他的屁股。“是我写的,这二十个屁股就打给我!”侍从们谁也不…  相似文献   

17.
东北方言中一些带后缀的后附式双音词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方言是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京官话的一部分,它与北京话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自己的特点。本文描写带后缀“性( xing)”、“叽(ji)”、“登( deng)”、“皮(pi)”、“气(qi)”的双音节词语,为了印刷方便,我们用汉语拼音注音;无特殊性的,一般用同音汉字替代。笔者是四代居住在黑龙江的本地人。 1、~性(xing) 带“~性( xing)”的后附式双音节词语一共有 38个: 娇性脆弱。这孩子太~,天一突然变冷就感冒。 生性态度不谦和,没有礼貌;野蛮。他挺~的,家里来个人连招呼都不打。 驴性脾气不…  相似文献   

18.
一位学生在完成《黄继光》一文课后的“读读写写”习题时,把“持续”一词漏写了。于是,我把这位学生叫到面前问:“这儿还有什么词语没有写,是不是叫我帮你写啊!”他有点儿慌了,忙回答说:“老师,我去补写。”几分钟后,他把作业交来了,我一看,他把“持续”写成了“特读”。这时,我没有发火,却和蔼地说:“请你看一看,这里的字有没有写错?"第三次交来的作业,他虽把"特读"的第一个字改正了,但第二个字仍然是个"读"字。我压住火气,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再认真地查查看,这两个字到底该怎样写。"第四次交来的作业才是全对的,于…  相似文献   

19.
删诗嘲人有个富翁爱把朋友请到家里来玩,但很少准备酒饭。一天,他又请了几个写诗填词的文士来,聊了大半天,大家都饥肠辘辘,后来,富翁叫人端了两盘水泡藕片,几个人一下子就吃光了。这时,一个客人念起了李白的诗: 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唯有水晶盐。接着,他又说:“这两句诗,倘若删去4个字,就更像今天的情况了。”聪明的朋友,你知道该删去哪4个字吗?  相似文献   

20.
(一 )  “韵语识字法”,并非今人的创造,早在西汉元帝时期就有。以后成为我国历代优秀的传统识字教学方法之一,因而也就有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产生。   “韵语识字法”,就是把常用的 2500个汉字编在一起,用七言构成句,以便于儿童记忆,切合实际,成为儿童的通用识字教材之一。其方法是:先学高频字 (即构字频率较高的独体字,约 400个左右 ),这些字,量虽然少,但它是学习汉字的重要基础部分。再学次高频字 (即合体字 )。   2000年,由国家教育部在北京举办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上,征集到的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