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中文化意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使人们对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文既要优美流畅,更要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特有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的传递是文化传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翻译中忽视了文化意象的意义与传递,就会影响原作整体内容的传达,甚至影响对原作意境、人物形象的把握。本文将分析和探讨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与错位, 并从接受理论的角度研究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相似文献   

2.
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使人们对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文既要优美流畅,更要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特有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的传递是文化传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翻译中忽视了文化意象的意义与传递,就会影响原作整体内容的传达,甚至影响对原作意境、人物形象的把握.本文将分析和探讨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与错位, 并从接受理论的角度研究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相似文献   

3.
中外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使人们对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既要优美流畅,更要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特有的化意象。化意象的传递是化传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翻译中忽视了化意象的意义与传递,就会影响原作整体内容的传达,甚至影响对原作意境,人物形象的把握。本将分析和探讨化意象的表现形式与错位,并从接受理论的角度研究翻译中化意象的传递。  相似文献   

4.
英汉两个民族由于认知语境不同,对于同一文化意象常常会出现理解上的错位与缺失,在翻译文化意象时无法同时传递原作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从而出现文化亏损.异化策略中的增词法与直译加注可以有效的减少这一文化亏损,使译文既传递了原作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避免了文化亏损;同时又考虑到译语读者的认知能力,拓展了他们的认知语境,使原作的意图和读者的期盼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如何处理文化意象的翻译一直是译者和学者们关注的问题.翻译不仅要求译文优美流畅,更重要的是译文能够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传达原文所富含的信息,其中当然包括原文中的文化意象.否则就会影响原作内容的传达.本文主要以《红楼梦》霍克斯英译本为例,探讨习语英译中文化意象的失真及其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6.
由于文化涉及知识、信仰、艺术、道德、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一些能力和习惯等等,文化的复杂性不言而喻,由此也造成了翻译中诸多障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很难使译文保持原作的风味。文化意象的错位时有发生。因此,在习语翻译中,译者应该时刻注意原文与译文的文化差异,最恰当地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意象与关联性语境紧密相连,不同的认知语境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意象。英汉民族由于认知语境不同,对于同一意象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翻译文化意象时无法同时传递原作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从而出现文化亏损。在文学翻译中,采取直译补充和直译加注为主的异化翻译策略可以有效的减少这一文化亏损.使原作的意图和读者的期盼相吻合,实现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归化与异化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化和异化是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主要是翻译时对文化的处理方法问题。好的译者就在忠实于原作者和忠实于读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译文要充分传达原作的“原貌”,就不能不走异化的途径;而要像原作一样通顺,也不能舍弃归化的译法。  相似文献   

9.
文本的生成有赖于“文化语境”。翻译,作为对原作的一种阐释,不能忽视原作所赖以生成的“文化语境”;同时,为使原作的生命在新的文化土壤里得以延续,翻译也必须兼顾译入语的“文化语境”。文章通过引用实例来分析源语文化语境中的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历史背景及历史典故等对原文本解读的影响,并运用相同实例进一步阐述译入语文化语境在译文表达阶段对翻译策略的制约。可用意译法、归化法和类比法等策略来传迭源语语境下的原文,使译文的表达贴切自然,使原作的生命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0.
语境包括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翻译中对译文文本的生成具有制约作用.从跨文化研究的视角对徽州楹联的文化语境进行深入分析,力求对徽州楹联的文化意象进行合理定位,探讨在汉译英翻译过程中如何准确传递其特定的民族文化意象,采取保留形象直译、保留形象加注、改换形象意译、舍弃形象意译四种翻译策略传达原作的地域文化特色,力求做到“文化传真”.  相似文献   

11.
黄容波 《时代教育》2007,(10Z):116-117
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忠实地再现原作,使译作与原作实现对等,让“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作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奈达)。这就包括实现原作所要传达的思想内容,本身具有的独特的文学风格及涵盖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此,本文着重探讨翻译中的风格传译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原作风格与译作风格的矛盾统一性。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翻译离不开文化,因此,要对一种语言进行翻译,译者必须先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意象的不同背景知识,全面考虑源语所包含的文化意象因素,才能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习惯,否则就会造成文化意象的失落或错位。本文探讨了英汉语言中一些文化意象的不同表现形式和意蕴,结合人们对中西文化意象的不同理解,提出了处理文化意象的具体翻译策略,以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文诗歌意象丰富,译者在翻译时应将诗歌的文化意象忠实而准确地传达给译语读者,当译文的语言文化信息与原诗不符时,译者要采取适当的翻译补偿手段,使中国诗歌的文化意象为译语读者所知晓和接受,从而通过诗歌翻译传播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4.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能及时有效地吸引广大观众。而对文化意象作恰如其分的修润,能使译文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于观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若采用直译手法,会使观众难以认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人们普遍存在对翻译旬片面理解和误解的现状,从文学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因素这个角度出发,对文化因素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对原作所起的作用,造成的影响甚至出现对原作的创新和叛逆以及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歪曲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肯定了翻译的作用和价值,确立了文化因素在文学翻译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能及时有效地吸引广大观众,而对文化意象作恰如其分的修润,能使译文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于观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采用直译手法处之,会使观众难以认同.  相似文献   

17.
诗歌翻译的标准是最佳近似,努力减少诗歌翻译中的文化亏损并尽力使文化亏损得到可能的补偿是译者的努力方向;诗歌翻译显“异”是当今国际往来及文化交融的要求;再现原作的风格是译者孜孜以求的境界。本文通过对杨贵妃《赠张云容舞》两种译文的比较,从上述几个方面探讨其不同的译文对原诗风格、意象及气韵的把握。努力做到译法千万而内涵无改;千差万别而神韵不异;抑扬顿挫而声韵相近。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跨语言文化的交际活动,与归化、异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果实,文化是语言的根系。译者须穿越语言表层现象透析深层文化内涵,使原作文化底蕴在译文中得到最大等值再现。中英文化在文化意象、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上有诸多碰撞,译者须深谙两种语言文化差异,采用归化策略变通原文缓解冲突,尽可能满足目标读者心理期待视野,实现文本功能动态对等;信息时代要求不同文化趋于融合,异化策略可以加速中西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19.
过去人们在翻译严肃文学时,非常注重对原作的忠实,消极追求“形似”。而当今翻译理论将读者因素纳入了翻译过程,读者成了译文的检验者。本文就《圣经》前后不同时期的中文译本,阐述在翻译中不能消极追求“形似”,而应寻求真正意义上的对等,即“功能等值”。  相似文献   

20.
文化意象是诗人常用的情感载体,诗词翻译应尽可能准确、完整地重构原作中的文化意象,传递其蕴涵的文化内涵。译者对原诗文化意象语义的识解直接关乎译文质量的好坏。论述从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的四个主要维度对汉诗文化意象及其翻译进行探讨,研究译者对诗中文化意象的识解操作及其对运用目标语进行文化意象重构的影响,从而为准确处理文化意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