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家有的是时间和空间,而戏剧作家正缺乏这些东西。”这是法国十八世纪戏剧理论家狄德罗在《论戏剧艺术》(中译文见《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1期)里所说的一句话。它道出了戏剧区别于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新青年》是最早关注中国现代戏剧改良的中国现代杂志。胡适虽不是戏剧家,但是他率先于1918年在第4卷第6号《新青年》上开辟了第一个中国现代戏剧文学研究的专号"易卜生专号",并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关于戏剧改良的文章《易卜生主义》。之后又于1918年10月15日在第5卷第4号《新青年》上组织了戏剧改良的第二个专号,发表戏剧理论文章《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这是胡适戏剧改良的两篇重要文章,文章提出了自由主义、写实主义戏剧观,以及戏剧进化论和悲剧观念。这些观点不仅对初期的文学革命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整个中国现代戏剧的改革和发展有着开创性的意义。但文章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从而左右着整个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和走向。  相似文献   

3.
剧本≠戏剧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把《雷雨》、《窦娥冤》、《威尼斯商人》、《雷电颂》等四篇课文放在一起,列为“戏剧”单元,这是不恰当、不准确的。首先,它把“戏剧”等同于“剧本”,混淆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查《辞海·艺术分册》,剧本是这样解释的,“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基础,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指示组成。”而“戏剧”则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因此,这是两个内涵完全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一.农村初中戏剧教学为何没有"戏"戏剧教学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长期受到冷落,一直处于被轻视的状态,甚至在很多学校是一种摆设。其原因主要有:1、比重太少。戏剧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比重偏少,一般一套教材只有一个戏剧单元。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戏剧作品不多,仅有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威尼斯商人(节选)》、《变脸(节选)》、《枣儿》和《音乐之声(节选)》等四篇。苏教版、语文版等所选戏剧作品的数量和篇目都差别不大,也是三四篇,只不过换成《茶馆(节选)》《陈毅市长(选场)》《一厘米》等罢了。也许是基于这样的入选数量,现在农村初中语文戏剧教学远远不够,甚至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学校几乎是空白。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编入了《威尼斯商人》(节选)这篇原属于高中的课文,这就给初中的戏剧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相信许多初中的学生都看过话剧,但真正学习剧本,这应该是第一次。此时教师的任务,应该是教学生怎么样读剧本,对戏剧的各种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关于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曹禺先生有过十分明确的界定:“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了家,坏到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程度。”(《人民戏剧》1979年第3期)诚然,从《雷雨》这部伟大的戏剧诞生之日起,周朴园就被贴上  相似文献   

7.
为了帮助中学语文老师搞好戏剧、小说课文的教学,我们继《散文的欣赏与教学》《诗歌的教学与欣赏》《外国文学作品选讲》后,(均已售完)又编辑了《戏剧、小说的教学与欣赏》一书。这本书所选的编目,以八○年春季课本为主。预定三月出书。每本收工本费0.75元(包括挂号费在内)凡需要此书者,请通过邮局汇款到《中学语文》编辑部。一定要在附言中注明所购的书名。本书要目如下:(一)中学语文课的戏剧、小说教学。(二)教材分析:《龙须沟》第三幕第二场、《窦娥冤》第三折、《套不住的手》、《反割头税的斗争》、《夜走灵官峡》、《夜》、《多收了三五斗》、《分马》、《葫芦僧判断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是高中语文课本中惟一的一个戏剧单元 ,四篇文章都是典范之作 ,各篇风格特色独具 ,特别是《雷雨》和《茶馆》这两篇中国现代戏剧更是具有代表性。小说分为通俗小说和严肃小说 ,我把“通俗”和“严肃”这两个词分别套用在《雷雨》和《茶馆》这两篇戏剧上 ,把《雷雨》看成是“通俗戏剧”的典范之作 ,把《茶馆》看成是“严肃戏剧”的奇葩。分析如下 :一、两剧的情节一张一弛《雷雨》剧情激烈、完整 ,高潮迭起 ,戏剧性极强 ,全剧场面紧张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剧情由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贯穿 ,人物之间的联系如同蛛网 ,六人之中…  相似文献   

9.
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有戏剧文学这一单元,课文有《雷雨》、《威尼斯商人》、《龙须沟》、《窦娥冤》,还有语文知识《谈谈戏剧》。大家对这类教材感到很棘手,不知如何教才好。怎样才能上好这类教材呢?我的体会是,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正确理解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由于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这就给戏剧文学——也就是剧本,提出了独特的创作  相似文献   

10.
【教学背景】《雷雨》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第一课。从它开始,我们将开始赏析现代戏剧、古典戏曲。而《雷雨》又是中国现当代戏剧扛鼎之作,所以,如何处理这篇选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引言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在《关于批评的讲话》一文中曾经说过:“一切部必须受到批评,就连批评的自身也是如此。”(《别林斯基选集》第三卷第69页)对我国古典戏剧著作开展批评,总结我国古典戏剧作家、戏剧理论家的创作经验,探讨几百年来戏剧发展的基本规律,批判地继承前人的遗产,促进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戏剧事业的不断繁荣,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就《太和正音谱》——这部我国古典戏剧理论专著,提出几点不成熟的见解。切望专家读者指正教益。  相似文献   

12.
陈小琴 《学语文》2006,(6):4-14
威廉·莎士比亚(1556—1616)和汤显祖(1550—1616),是东西方处于同一历史发展阶段中交相辉映的两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和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1598)都产生在十六世纪九十年代,相差只有三年,高中语文教材也分别作了节选。通过对这两个剧本的分析,可以了解莎士比亚戏剧和元明戏曲的异同,也有助于探讨中西方古典戏剧的特点和规律。(一)题材·主题·人物形象《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如同整个莎士比亚戏剧和元明戏剧一样,都是以古代传说或前人著作为题材,以彼时彼地的生活为背景,表现时代(剧作家所处…  相似文献   

13.
从选入课本开始到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雷雨》的教学解读发生了从单元到多元的变化,语文训练所涉及的范围也更广泛,这是一种进步,也是语文课程时代性的体现。2017年,统编版语文教材将《雷雨》纳入必修四第二单元(戏剧单元)第7课,可见《雷雨》将继续充当戏剧类文本教学的重要角色,语文课程要继续重视对它的教与学。但是到目前为止,《雷雨》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辞》的戏剧价值论 《二十世纪大舞台》(月刊)1904年(光绪三十年)在上海创刊,陈去病、柳亚子主编,大舞台丛报社编辑发行,是我国最早的戏剧刊物。内容以通俗性的戏剧、小说和名优传为主,一些历来口耳相传的戏剧藉此转成文字性的剧本,给读者和忧冷以极大振奋,影响颅大,清政府急忙予以禁止。刊物仅出版了两期,而《招股启事》中所说“以改革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想”的“唯一目的”已初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所谓戏剧结构是指剧作家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而对剧中人物、环境、情节等的布局安排。中学语文教材第四册戏剧单元中的《雷雨》和《茶馆》分别节选自同名话剧第二幕。这两幕戏有其共同的特点,它们的戏剧冲突都集中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雷雨》的戏在一个夏日午后的周公馆里展开,《茶馆》的戏则在一个夏日上午的裕泰茶馆内进行。但是这两幕戏在戏剧结构上的区别也是相当明显的。《雷雨》的戏剧结构是纵剖面式的。剧作家采用回  相似文献   

16.
〔大纲要求〕了解散文和诗歌的一些常识.了解戏剧的一些常识.了解课本中有关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的一些常识.〔教材依据〕《谈谈诗歌》(初中第3册),《谈谈散文》(初中第4册),《谈谈小说》(初中第5册),《谈谈戏剧》(初中第6册).  相似文献   

17.
200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选编了四篇外国现代派文学作品: 《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节选)、《百年孤独》 (节选),分别为现代派文学中的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和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同时《语文读本》也选编  相似文献   

18.
生存问题是目前戏剧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戏剧改革必须走市场化道路,以市场运作为先导,以艺术水准的提高为标杆,以弘扬和传承民族艺术为宗旨,以吸引观众为手段,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铁岭市民间艺术团在辽宁省第八届艺术节上推出的秧歌戏《杨柳情》应该是当下戏剧改革的典范之作,值得其它戏剧种类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剧作家、文学家、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阳翰笙同志,为回答青年作家的问题而撰写的《编剧杂谈》,原载于《电影·戏剧》第一卷第三期(1986年12月10日);一九八二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阳翰笙剧作集》(下卷)又予以转载。时隔半个世纪了,无论从戏剧  相似文献   

20.
《现代戏剧上的离婚问题》附记 这篇本系美国强特勒(FrankWadleighChandler)著《现代戏剧之诸相》(AspectsofModemDrama1914)的第九章,题云《离婚的问题》,现在将他译出单行,所以题目也有点变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