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一军 《物理教师》2007,28(4):50-51
1907年12月17日,苏格兰的内瑟霍尔,一位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在这里逝世.他被英政府于1866年封为爵士,并于1892年晋升为勋爵;他在1877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90-1895年间任伦敦皇家学会会长;1904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他的逝世得到了几乎整个英国和全世界科学家的哀悼,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牛顿墓的旁边.他就是被看作英帝国物理学家的开尔文(LordKdvin).  相似文献   

2.
许珑  江渚 《神州学人》2005,(9):10-12
陈宜瑜,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1944年出生,1964年8月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1988年赴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作高级访问学者。1989年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研究员,1991年至1995年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所长,1995年至2003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2003年12月起  相似文献   

3.
程津培 《天津教育》2013,(12):18-22
程津培,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有机化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48年生,江苏灌云人。中国致公党成员。1967届天津南开中学高中毕业。1968年赴山西平陆县农村插队。1975年8月天津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1978年9月至1981年12月就读于南开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1987年2月获美国西北大学博士学位。1987年3月至1988年8月美国杜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88年8月回国,先后任南开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12月,任南开大学副校长。曾任致公党天津市委主委,现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1998年至2()02年任天津市政协副主席,2000年至2008年任国家科技部副部长。200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4.
祝世宁     
《中国研究生》2009,(9):1-1
祝世宁1949年生于南京市。现为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南京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8开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9年至2005年任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凝聚态学科主任。2005年起任南京大学物理学系主任,江苏省物理学会理事长。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5.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已度过25个春秋,为了总结经验,迈向新的目标。于2007年12月20日至23日在南京召开了庆祝创刊25周年学术研讨会暨第18次编委扩大会议,开展学术研讨与交流,以进一步推动高校实验室工作发展。出席会议的代表有:本刊高级顾问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物理学家冯  相似文献   

6.
程曦 《神州学人》2006,(6):16-17
薛其坤教授,1963年生于山东蒙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和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物理系工作学习近8年。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9年至2005年任中科院物理所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在材料物理相关领域发表的论文被引用超过1300次,1998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4年因全同纳米团簇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12月16日,41岁的薛其坤教授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相似文献   

7.
顾秉林 生于194 5年,吉林德惠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196 5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70年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1973年3月~1975年7月和1978年9月~1979年9月,先后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研究生班学习。1979年赴丹麦Aarhus大学留学,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副系主任、系主任,美国Notre Dame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日本东北大学客座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 0 0 0年3月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 0 0 1年3月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2 0 0 3年4月起任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8.
1907年12月17日,苏格兰的内瑟霍尔,一位19 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这里逝世.他被英政府于1866年封为爵士,并于1892年晋升为勋爵;他在1877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90~1895年间任伦敦皇家学会会长;1904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他的逝世得到了几乎整个英国  相似文献   

9.
西方大学"抛绣球" 英国著名大学诺丁汉大学2000年12月12日发布新闻--"一位杰出的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教授,从2001年1月1日起将成为诺丁汉大学第5任校长。原校长笛林勋爵,由于年岁关系,将于2000年年底退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研究生》2008,(4):1-1
孙曼霁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化药理学家、博士生导师。祖籍河南安阳,1951年8月3日生于河南开封。1948年就读于中央大学医学院(建国后更名第五军医大学)。1954年毕业后分配至军事医学科学院。1973年至1975年为英国伦敦大学精神病研究所访问学者。1987年至1988年任德国柏林技术大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客座教授。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相似文献   

11.
王世绩,物理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上海激光等离子体所研究员,上海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核物理和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主持我国激光聚变研究实验工作,对我国X光激光研究的开拓、发展、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2.
1919年5月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1946年赴法国Strassbourg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0年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院士.1952年至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副所长、研究员.1979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研究员.  相似文献   

13.
顾秉林     
顾秉林生于1945年,吉林德惠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1965午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70年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1973年3月~1975年7月和1978年9月~1979年9月,先后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研究生班学习。1979年赴丹麦Aarhus大学留学,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副系主任、系主任,美国Notre Dame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日本东北大学客座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3月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01年3月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2003年4月起任清华大学校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物理学与天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物理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亚太物理学会理事,中国体视学学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14.
刘经南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长沙人,1943年生于四川重庆.1967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专业,1982年获该校大地测量工学硕士学位,历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副校长、武汉大学副校长等.同时兼任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7月任武汉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15.
刘经南     
刘经南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长沙人,1943年生于四川重庆。1967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专业,1982年获该校大地测量工学硕士学位,历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副校长、武汉大学副校长等。同时兼任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7月任武汉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哈迈德.泽维尔(AhmedH.Zewail),关国国籍,化学家、物理学家。1946年2月生于埃及。1974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8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99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目前是关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法国科学院、伦敦皇家学会和瑞典皇家科学院等多家科学机构的会员。文章由本刊特约译者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杨勇、杨薇根据加州理工学院网站公布的英文演讲稿翻译而成.标题系译者所加。  相似文献   

17.
张杰: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学家。1999年,张杰由英国牛津大学回国组建研究团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这个20多人的团队已经成为激光聚变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领域国际领先的团队之一。也正是鉴于他的学术成就,张杰教授于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为德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201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18.
饶子和,1950年9月出生于江苏南京,197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82年获中国科学家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85年留学澳大利亚,于墨尔本大学医学院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1992年任牛津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研究员,1996年任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实验室主任,2000年任清华大学“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并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2006年5月任南开大学校长,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与重要病毒和肿瘤相关的蛋白质结构、功能以及创新药物的研究,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申请专利8项。曾荣获“陈嘉庚科学奖”和第三世界科学院最高奖——“第里雅斯特科学奖”。  相似文献   

19.
预言新粒子的"理论机器" --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夫特(左)1946年生于荷兰登海尔德,荷兰籍。1972年在乌得勒支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7年起任乌得勒支大学物理学教授。曾获美国物理协会1979年丹尼·海涅曼奖,因重正化规范理论的工作获1982年沃尔夫奖。1982年起任荷兰科学院院士。费尔特曼1931年生于荷兰,荷兰籍。1963年在乌得勤支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6至1981年任马得勒支大学物理学教授,1981年起任密歇根大学安阿伯分校物理学教授(现退休)。因重正化规范理论的工作获欧洲物理协会1993年高能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奖。1981年起任荷兰科学院院士。霍夫特和费尔特曼因为粒子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质教育》2010,(1):F0004-F0004
莫宣学 院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岩石学家。2009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