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五四”新化运动揭开了中国现代学的序幕,中国学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由新化开拓们的《中国新学大系》汇集了现代学第一个十年的主要创作成果。随后出版的《中国新学大系.导论集》是由参加编选此大系的编委们对大系选编工作的说明、评述,展示出一面旗帜:推行白话,发展新学。《导论集》结各家观点为一体,既具有共同的现实导向,又蕴含了鲜明的个体创作风格,在中国现代学史研究中占有一定的学术地位,有很高的学和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影的票房数据可以反映出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然而这种发展是仅仅繁荣了电影市场还是也促进了电影艺术,又或者双赢还是互斥的局面都是值得深思的.电影市场以商业的竞争法则对待电影艺术是对艺术的摧残,同时,电影市场由于文化性的欠缺在电影传播方面对观众造成了很大的误导.当下大众文化膨胀导致精英文化边缘化,电影市场也正因此获得空前膨胀的机会,电影本是借助科技手段表现艺术的载体,而电影市场将电影变为了以科技手段赚取利润的载体,电影中科技、特效慢慢地取代了文学艺术的地位,这些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下电影市场观众的观影意识,特别对青少年认识电影、理解电影艺术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学圣洁光泽的渐渐褪却及其不断变化,无论其形式、载体还是内容,都使我们对文学现状不得不产生新的思考.以往对文学的尽可能的行而上的界定难以解释当前的文学现象.在文学发展的千变万化的表面背后潜隐着事实性的、动态性的存在--欲望,文学在语言文字里表达着欲望,在创作主体与读者各自的满足里展现了当前文学存在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尹兴 《宜宾学院学报》2005,5(2):115-117
全剖析中国学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从中国电影学改编题材的变化和改编原则的变化来探讨新时期中国电影学的改编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上古文学观念何时发生,有许多探讨的方法,本文从分析文学主体和文学观念的联系入手,探讨了这一问题,作者认为,殷商是一个宗教思想占主要地位的时代,“鬼治主义”是其文化特色,巫觋是其文化主体,所谓“诗言志”只是达到“神人以和”宗教目的的祭祀之乐的一个关目,独立的文学活动并不存在,独立的文学观念也未能发生,西周重视人间世务,加强礼乐文化建设,明确提出“敬德保民”,人文精神得到发展,“诗”成为天子听政以“补察其政”的政教工具,文学观念在潜滋暗长,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文化下移,学术解放,士成为文化学术的主体,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重视西周以来的人文传统和文化典籍,以人文教化为基本内容的文学观念才得以产生出来,正是这种文学观念成为了中国的正统文学观念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6.
视觉文化时代的莅临,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视觉文化语境下探讨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有人提出过电影终结文学、电影疏远文学、文学隔离电影等问题。其实,电影与文学从来都是相互融合而不是截然对立、密切相关而不是彼此排斥的关系,二者都是人类社会审美范畴中两种极其重要的文艺体裁和文化具体形态,它们必将迎来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更为丰富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社会变革和进步,当下中国公共文化信息传播出现兴盛景象,日益受人瞩目和重视。这种传播活动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其中之一就是表达语言娱乐化趋向。从语料角度看,这类语言娱乐化形式涉及文字、词汇、语句以及篇章;就社会意义和作用看,这种娱乐化表达既反映了一种社会现状,也传递了一种社会心态。经过娱乐化的淬炼,当下中国公共文化信息的社会内涵更加丰富多彩,语言形式也具有更加鲜明而突出的特点,从而增强其独具特色和功效的社会影响力和作用力。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的多部作品已被改编成电影,从细节刻画到情节的增删,再到人物形象的变化,文学叙事转向电影的视觉传达时凸显图像的魅力,在当下的视觉文化背景下,导演抓住大众热衷图像的感性审美心理,再加上个人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完成了文学到电影改编的再创作。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电影来说,第五代导演正在越过他们创作的高峰,第六代导演不得不采取与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相妥协的姿态,后殖民语境的批评紧守着民族保护主义的立场,好莱坞电影作为强势文化更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之后期待着大举入侵.而在电影市场上,电影票房急遽跌落,电影产量大幅度下降,电影信誉更是出现严重的危机.跨入新世纪的中国电影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更多的问题.而对如此内外交困的处境,电影人还是缺少一种猛醒的意识,缺少紧迫感和振奋精神.一些更年轻的导演适时地提出"新主流电影"的口号,但似乎还没有更具说服力的作品来为中国电影的重新崛起开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影发轫于1905年摄制的《定军山》,20世纪的前30年是中国电影学现实主义的萌芽时期。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学现实主义发展成熟,其主流风格体现为理性-社会现实主义,五,六十年代则体现为理想-浪漫现实主义。“革”时期,理想-浪漫现实主义发展到要端,演变成伪浪漫主义和伪现实主义的合成,电影学现实主义断流,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精神复归,并走向多元,显然,作为中国影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探讨艺术和现实的关系,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中国电影学的艺术审美变迁。  相似文献   

11.
论视觉文化环境下的文学影视改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视觉文化的兴盛,读图时代到来,图像全面占优,文学阅读式微。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开始与图像融合,走上了一条图像化的道路,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文学与影视的联姻。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一方面使得文学和影视都获得了广泛关注,文学与影视的联姻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影视作品与原著作品相比,其艺术性、思想性和审美品位都大大降低。但在视觉文化环境下,文学的影视化却可能是文学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电影与文学都是人类的一种表意方式,都具有时间形态的艺术特征,因此两者的相似性即为叙事性。当代叙事学研究以及电影改编自文学的普遍现象,均表明叙事性是电影与文学相似性的根本所在。叙事文本的基本范畴包括叙事方式、叙事角度、叙事话语,因此从两者的叙事方式、叙事角度、叙事话语的技巧——修辞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则能清晰地看到电影与文学叙事相似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对联是中国文学中最独特的样式,近年开始被文学史接纳。迟迟不被接纳并不能简单归因于"五·四"和"文革"。事实上它是整个社会文化观念之使然。这种观念不仅造成入史之日的"迟到",还影响到对联界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14.
李娜 《高教论坛》2014,(7):69-71
影视鉴赏具有直观性、感染性和综合性的优点,在《法制文学》课程教学中,始终以文学教学为主,以影视教学为辅,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文学素质这一核心目标,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以及实践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评判能力,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及创作的解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品性,使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得到充分发挥,让文学教学与影视教学两者有效地整合、应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洁修 《海外英语》2012,(12):196-197
Recent years,both BBC and Hollywoodare interested in making films related to the classic masterpieces.From classic book to popular movie,film adaptations give a new life to the British literature.Different adaptations of classics can act as an indicator of diverse film-making philosophies,which vividly present some of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ain and America.  相似文献   

16.
在《行政管理实务》教学中运用影视文学资料不仅是合适的,也是很有必要的。理由有四:这是一个“图像”霸权时代,课程教学手段应与时俱进;当今大学生大多在屏幕前长大,教师教学需因材施教;影视文学来源于历史和现实,能对《行政管理实务》的内容起到一定的诠释作用;将影视文学作为《行政管理实务》的教学资料效果不错,且能继续给学生提供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高校文学课程的教学应以文本细读为核心,以影视鉴赏为补充。在具体进行文本细读时,可通过"交互"与"独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合理布置课下的阅读、鉴赏任务,并将影视鉴赏灵活穿插到文本细读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文学与影视的关系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愈加紧密。本文以《西游记》为例探析传统文学影视化过程中影视符号的塑造问题,借由符号学视角,从人物性格要素、故事背景要素、情感要素等方面解析传统文学符号,并与相应的影视符号进行对比。传统文学影视符号的成功塑造,应衍生创意故事,注重主旨意义的转换,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相似文献   

19.
《马桥词典》作为寻根学式微途中为遏止化寻根思潮走向灭亡而作出自我调适的试验性本,实现了主题形态由对民间风俗以及神话梦幻的展示向对地域语言内部潜藏化意蕴的挖掘,叙事结构由传统以人物/情节为中心向全知全能视角、无中心散点铺开的结构模式,以及化立场由显露鲜明的感情倾向转为客观的冷静考察与清理三方面的嬗变,从而发泄与缓解了寻根学部分内外危机,但又滑入新历史主义化立场,遗失学审美内在特质等新的危机也在嬗变后的新模式下潜生暗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