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言学能是造成第二语言习得的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学能测试在国外被广泛采用。相关研究和调查表明了在中国语境下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能测试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其局限性以及语言学能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语言学能(language aptitude),作为一种能力,虽不是二语习得的先决条件,但它可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速度和最终所能达到的语言水平,是造成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语言学能的定义、组成部分、特点,进一步探讨了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语言学能研究处于复杂庞大的体系之中,对二语习得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基于语言学能近年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回顾与思考,提出复杂系统理论对语言学能研究的意义,主要梳理了语言学能研究模式、语言学能测试发展、语言学能国内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语言学能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作为影响二语习得的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之一,语言学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预测学习者的成就及指导课堂教学。通过语能测试有助于教师分析学习者的语能倾向类型,进而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指导教师的中介作用。语言学能倾向是影响一个外语学习者学习成效的重要素质因素,教师可有效利用中介者的身份来引导学生认知自身语能优势,自主探寻语言学习的成功出路。  相似文献   

5.
宋心荷  安颖 《英语广场》2023,(13):50-54
笔者对2005—2022年收录在CNKI外语类期刊中有关语言学能与英语二语习得的文章进行筛选,得到相关文献共50篇。本文通过梳理国内近17年的文献,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归纳在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语言学能发展对英语二语习得的影响,并结合与国外研究的对比,以期为国内语言学能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语感是一种语言能力,它包括语义感、语法感及语音感。二语习得中语感的获得是逐步形成的,是语言认知的最后阶段。然而,不同的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速度与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语感的强弱之分。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学习者个体差异所导致的语言学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个体差异是指学习者个人因素或自身特征的差异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主要包括年龄、学习动机、语言学能和性格等因素。目前研究成果还无法说明哪些个体差异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还有其它方面的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个体差异研究领域成果的综述,旨在揭示个体差异研究对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未来该方面的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学习者个体差异与二语习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介绍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学习者个体差异中年龄、动机、语言学能、认知方式、性格等五个最主要的因素与二语习得的关系,归纳了其中的研究成果,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或发展趋势。虽然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方法各异,各种调查结果也不尽相同,但它们在二语习得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已成为二语习得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还探讨了二语习得中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9.
二语习得的研究是从语言学发展而来的,因此人们将二语习得归属到语言学的研究领域,或者将其称为应用语言学。近年来,大量学者都从语言学的角度下对二语习得的研究范围、理论认知以及学科属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二语习得已经成为涉及多个学科的面向外语教学的独立领域。通过分析二语习得的学科属性、学科定位,深刻剖析语言学角度下二语习得的学科归属与地位,以期为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奠定有益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卞稳 《华章》2007,(5):112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个体差异对二语习得有很大的影响.个体差异因素包括年龄、语言学能、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等.通过对几个因素的研究,可以了解各个因素在二语习得中所起的作用,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学生因人而学.  相似文献   

11.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诸如学习动机、性格、语言能力倾向、年龄因素、情感因素和学习习惯等对第二语言学习影响很大。为此,可采用以学习者为主体、合理对待语言输出、可理解语料的输入、目的语文化的介绍、分级教学等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习者掌握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及在这过程中各个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学习者年龄及学习者性格等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探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内在规律,以便帮助人们用较科学的方法成功地习得第二语言。本文仅就Stephen Krashen的“Monitor Mode”理论和Menil Swain的“Output Hypothesis”理论及此二理论对现代英语教学及成人作为个体习得第二语言的启示做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比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的进程,指出两者之间的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年龄的差异、语言习得机制的差异、语言习得环境的差异、语言习得动机与需要的差异、语言习得方式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儿童母语习得理论,提出了几点关于母语自然习得应用于成人二语习得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存在有诸多的特征差异,其外部表现有年龄、性别、民族、习惯等方面;其内部差别有学习动机、能力倾向、认知风格以及情感状态等。重点就内部差异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 ,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和个性因素是影响外语学习的三个主要因素。个性因素范畴包括年龄因素、语言能力倾向、认知风格和动机因素。其中语言能力倾向在外语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在的研究成果还无法说明哪些个性因素对外语学习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全面认识人们外语学习中质量方面所存在的差异 ,必须考虑学习者、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能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自古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不同观点归纳起来即两点:一、语言是心智的,一部分是本能、是天生的;二、语言亦属于行为范畴,是刺激反应的结果,是习得的或养成的。理论研究证明语感具有层级性,实证研究证明二语习得范畴下的语感可以通过一定量的训练获得。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学语言之于第二语言习得有其广泛的理论基础,教师的教学语言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有着在其他学科中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它既作为学习者的目标语,同时又是教师教授语言的媒介。因而就要分析教师教学语言的现状,归纳提出了教师教学语言的基本特点,以引起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的关注,更好的发挥教师话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varies greatly but one concern is the variables of language learning.The paper illustrates three individual variabl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anguage aptitude,attitude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9.
语言环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母语的习得充分说明了语言环境对二语习得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语言环境有自然语言环境和课堂语言环境之分,它们对二语习得有着不同的影响.文章还论述了创设语言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