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现象 在一节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的复习课上,我共让8位学生上台板演,但结果让人大跌眼镜:8位学生式子全部正确,但有7位学生的计算结果错了,而且这7位学生根本不是学困生,有些甚至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事后我与办公室的同事聊起了这件事,大家  相似文献   

2.
带分数减法在分数四则计算中占重要部分,每年在检查学生有关分数四则计算能力时,总会发现有部分学生计算带分数减法发生如“5-1 1/5”=5 1/5的错误,这是由于学生没有很好掌握计算法则的缘故。对此,我反复思考:学生为什么不能很好地掌握法则?自己在教学方法上有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3.
学习了小数乘除法的简便计算后,我设计了这样一组计算题:75÷(7.5÷0.4)、75÷7.5×0.4。我原想让学生快速练习,然后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这两题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自主发现第二题计算起来比较简便。但在课堂中,学生的计算情况大大地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学生都算错了,算法如下:75÷(7.5÷0.4)=75÷7.5÷0.4=10÷04=25、75÷7.5×0.4=75÷(7.5×0.4)=75÷3=25。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刚开始上完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推理,为了巩固计算法则,我便在黑板上出示了一道练习题。用竖式计算:1郾44÷1.2因为这是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第一节课,在移动小数点时学生最容易出错,往往学生就是把除数、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划去就除。这时指名一位平时中等偏下的学生上来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本上练习。我巡视时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按计算法则正确地演算完毕,而台上这位学生在黑板前慢慢思考。突然,他先把被除数1.44的小数点划去,我皱着眉头真想说:“下去,下去。”这时下面的同学一下哄起来说:“错了,…  相似文献   

5.
王瑛 《福建教育》2007,(7):103-103
一位教师在引导五年级学生探索“1亿有多大”时,设计了以下活动:假设一个人保持最佳状态,不吃不喝不休息,连着跳绳1亿下,要跳多久呢?根据三位学生现场跳绳一分钟的成绩,学生一致同意取平均数60计算。计算之前,教师说:“估一估,跳1亿下大概用多少时间?”学生没有反应,教师又说:“猜猜看,说错了也没关系。”马上就有学生说:“我猜要用1000分钟。”  相似文献   

6.
上二年级的儿子噘着嘴来找我,一问,才知道不开心的原因是数学只考了96分。我拿起卷子一看,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又是计算错误。我生气地问:“怎么计算又错了?”儿子难过地说:“这十位上是9+6+4,还有个位上进过来一个1,我就让9和1、6和4分别凑成10,这样十位上就有了2个10,应该写0进2。可是,我一高兴没注意写成了进1,就错了。”看着儿子难过的样子,我没有再批评他。  相似文献   

7.
一、现象在一节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的复习课上,我共让8位学生上台板演,但结果让人大跌眼镜:8位学生式子全部正确,但有7位学生的计算结果错了,而且这7位学生根本不是学困生,有些甚至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事后我与办公室的同事聊起了这件事,大家都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为镜     
王敏洋 《山东教育》2005,(34):14-14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刚把算式“13-7”写在黑板上,就有不少的同学们大声地喊道:“6!”这一喊,扰乱了我原有的教学设计。我怔了一会儿,转而又一想:既然大部分同学已经会做这类题目了,我何不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在互相的交流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方法呢?  相似文献   

9.
思考一:强化算理有必要吗? 这是一节计算课,一般我们认为计算课的教学应达成两个基本目标:一是掌握算法,二是理解算理。于是,第一次执教时,在学生交流了各种算法以后,我引导学生结合“先算2×3=6,再在6的后面添一个0,结果就是60”这种算法深入思考: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呢?学生无语。  相似文献   

10.
葛小仙 《江苏教育》2007,(18):41-41
对于计算教学,很多老师都会感叹:计算课没什么好上的,除了算题还是算题,枯燥无味。在平时的听课中我发现:新课程下的许多教师上计算课时过于简单,让学生自主尝试、交流校对后新授就结束,此时学生只是基本会算但不理解算理。听了特级教师王凌二年级“隔位退位减”一课,让我感触很深。王老师在学生会算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我设想的练习,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使学生富有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想象能力。例如:67×58=3886按计算法则计算我设想的练习(1)一步:被乘数个位7,乘数个位上8,相乘得56,被乘数十位上6,乘数十位上5,相乘得3O。(2)二步:乘数十位上的5与被乘数个位上的7相乘得35,被乘数十位上的6与乘数个位上的8相乘得48。(3)三步:整理出积。我设想的练习第一步这样计算:一次定位取值。定位,初步推出积一定是几位数——积是4位数;取值在什么数以上——这个积在3O56以上才正确。倘若计算积的结果低于这个数就是计算…  相似文献   

12.
学习了小数乘除法的简便计算后,我设计了这样一组计算题:①75÷(7.5÷0.4)②75÷7.5×0.4我原想让学生快速练习,然后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这两题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自主发现第2题计算起来比较简便。但在课堂中,学生的计算情况大大地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学生都算错了,算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位中学资深数学教师惊叹:“首轮使用课改实验教材的学生的计算能力怎么这么差?连简单的有理数加减法练习都错误百出!”使用新教材后,学生的计算能力明显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很多教师认为这是新教材编排上的问题,但我认为教师淡化或忽视常规的口算练习是导致学生计算能力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听一位教师教学《20以内退位减》的最后一课。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计算正确率高,但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用“破十法”来计算。在课要结束时,教师出了6道13算题,竟然6个发言的学生都用“破十法”。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这个班只有极少数人用“想加算减”的方法呢?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吗?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我做了一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观摩课。我希望我的学生从这节课中,不仅学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一具体的结果,而且能在思想方法上有所收获:不仅能够正确地应用这一公式去求得各式各样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且能独立地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很好地理解这一公式的来源。我希望能让我的同行从这节课中.  相似文献   

16.
上完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推理后,为了巩固计算法则,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道练习题:用竖式计算1.44÷1.2。因为这是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第一节课,在移动小数点时学生最容易出错,学生往往把除数、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划去就除。这时,我指名一位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上来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上练习。这了一会儿,我巡视了其他学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按计算法则正确地演算完毕,而台上这位学生在黑板前正在慢慢思考。突然,他先把被除数1.44的小数点划去,我刚想说:“下去,下去。”这时下面的同学起哄:“错了,错了。…  相似文献   

17.
教要得法: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这一课时,许多教师历来的做法是:让学生剪下许多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再用这些正方形小纸片去拼摆出长方形并数出长方形的面积,最后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做,既费时,又费力。一次,我无意间发现学生写字用的小字格纸有个特点,就是每个字格正好是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于是,我在教《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有意采取以下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旭 《小学生》2010,(7):20-20
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计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将会促进其学习热情,从而不断提高能力,为将来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因此,计算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重要的一环,恰恰是老师们最为头疼的地方,对学生来说:就这一点知识我一会儿就都看明白了,根本就不用老师费那么多的口舌。可是问题也出在这儿,学生明明会算,  相似文献   

19.
时值半期考试,去二年级一班监考数学。试题中有个小题:“百位上的6比十位上的6多( )”。一学生举手发问:“老师,这里是填“、/”还是数字?”我看了看,是填空题。想来出题者的本意是让学生明白:百位上的6是六百,十位上的是六十,  相似文献   

20.
日前,笔者听了我市三位学科带头人同课异构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教学。虽然上课教师都做了精心的预设,但在不同的课堂上还是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在课的后半部分的练习环节,还是有一些学生把已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和斜边相乘求面积。这一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这样一节课究竟应该在哪里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