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入。从目前课改的实际情况看,正确认识和处理创新与继承、集中与分散两个矛盾关系,对解决一些思想混乱和实践盲目的问题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始于2001年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历八个春秋的风雨洗礼。八年来,新课程的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理解内化,进而转化为与之相吻合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基于这一变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已初见成效。但是,我们在享受改革成果的同时,也为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所困惑,这些矛盾制约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先后7次进行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目标。与以往的课程改革相比,本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是步子快、层次深、范围广、难度大,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每个学生的发展乃至每个学生每个方面的发展发生一次质的飞跃和历史性的转变,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提高全民素质的改革。在本次新课改中,应正确理解并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这次改革涉及到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诸多方面,不可避免地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那么我们在新的变化中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略谈一二。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将来能在新的环境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并由原来培养知识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课改给语文老师也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冲击,大家都在实践中探求一种能体现新理念、新思想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各地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广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努力实践新课程目标,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调整教学行为,注重探索科学的学习方式。课改实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活跃了师生的思维,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一堂堂优质课令观者激动不已。然而,激动之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新教材的使用、新课改的实行还存在不少不尽人意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在义务教育阶段落实素质教育,必须解决四个矛盾:“教育机会均等”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矛盾;大班额环境与个性化教学之间的矛盾;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与学校领导教育观念、管理方法落后的矛盾;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与素质教育对教师要求高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蒋夏林 《教育家》2004,(5):31-31
目前,新课改已在全国100多个实验区进行,毫无疑问,成绩肯定令人瞩目。但是我觉得我们谈成绩多,谈问题少,谈问题并不意味着对工作的否定,相反是为了改进工作,少走弯路。在此,本人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和我对新课程的理解,谈谈课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9.
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作为两种相对的课程流程与倾向,它们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对课程发展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世界课程史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曾有过结盟与对峙、分离与整合的复杂历程,最终,二者由对立走向统一,形成了科学人文主义,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需要。因为人类在战胜自然获取极大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需要获得精神扩展与人性的张扬,在两者的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生完整的价值。用科学人文主义的观点设计课程,既重视科学知识又重视人文知识,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价值和目的,把各个学科与人的现实紧密结合起来,使人文教育、精神陶冶成为课程的主旋律,在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在人文教育中渗透科学精神,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罗利 《陕西教育》2005,(11):24-2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要加强对新课程的学习,勇于转变自己的观念、思维、角色,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教师的角色要改变。新课程强调:师生间是平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先后7次进行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目标。与以往的课程改革相比,本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是步子快、层次深、范围广、难度大,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每个学生的发展乃至每个学生每个方面的发展发生一次质的飞跃和历史性的转变,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提高全民素质的改革。在本次新课改中,应正确理解并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中几个值得探求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夸美纽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校教育必须要有适合它的方法,并能根据现状不断变化,在这方面,有一条金科玉律,那就是‘一切不可过度’”。课程改革也是如此,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向深入,基层教师认真领会“课改”精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感觉到“课改”任务的艰巨。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和观察思考,提出以下几个“新课改”中值得探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全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全面展开,新课程如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春日走进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生活。我是一个从教刚满8年的语文教师,教初级中学语文6年,去年8月应聘到高级中学任教语文,教了一年多的高中语文,感触和困惑颇多,现一一道来,见笑于大方之家,敬请各位专家和同仁多多指教,共同切磋,对症下药,让我们和学生一起走进柳暗花明的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我国推行多年,通过这些年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不少的教育专家和中小学一线教师无不感到忧多喜少:新课改引发的问题不少,遇到的困难不小,收效不明显,形势令人堪忧。下面就导致新课改收效不明显的原因和如何走出新课改教育教学低效的困境,分别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梁平 《中学生物学》2008,24(7):64-64
生物学新教材开始在全国各课改实验陆续使用了.在使用新教材中,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目标,如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迎头而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回顾课改多年的探索,我们有许多体会.  相似文献   

16.
地理是中学阶段一门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得较好的学科。地理学科兼跨文理,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地理课将作为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桥梁进一步发挥重要教育功能。“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这次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在中学地理教育过程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在地理教育中应注意把握好“地与理”、“文与图”、“人与地”和“知与行”等四个关系。地理教学在中学阶段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中学地理基础知识不仅包括地理事实材料,如:地名、地理数据、地理事物的演变和…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启动之后。呈现出了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式,表现为: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与和谐合作。在适应这一转变,教师角色需要至少发生这样一些变化: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总体来讲是三个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在对地方课程的认识上存在着“大一统论”、“接轨论”等错误理论倾向,扭转这些倾向,是落实新课程改革地方性要求的基本前提。要在地方课程的开发利用上真正有所作为,就必须科学、全面地认识地方课程的精神实质,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新课改实施环节的调研和分析发现,新课改方案中缺乏对参与各方权利关系的合理安排、忽视课程实施环节的矛盾处理以及配套措施不到位是导致新课程改革活动陷于困境的主要原因。在制约新课改运行的诸多矛盾关系当中,主导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在对地方课程的认识上存在着“大一统论”、“接轨论”等错误理论倾向,扭转这些倾向,是落实新课程改革地方性要求的基本前提。要在地方课程的开发利用上真正有所作为,就必须科学、全面地认识地方课程的精神实质,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