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陀山中谒观音郑国铨普陀山的名声和观音菩萨联系在一起,真可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老太太遇到为难之事,脱口而出念道"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小孩子们也从《西游记》中知道,唐僧西天取经途中遇到灾难无法对付时,孙悟空就驾起斤斗云到普陀山紫竹林中求助观音菩萨,...  相似文献   

2.
中印佛教观音身世信仰的主要内容与区别李利安一观音菩萨的身世信仰是佛教观音信仰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过去,学术界对此很少进行客观的、历史的分析,甚至一部分人对此采取绝对否定的态度,这是十分遗憾的。本文试图根据各类观音经典的记述,从宗教文化的角度,对...  相似文献   

3.
早在5000多年前,据古埃及的纸莎草纸献记载,一位叫杰季的魔术师当着法老的面进行表演。他让人拿来一只鹅,割下鹅头。他把鹅头放在客厅的东墙,无头的鹅身放在西墙。然后,他口中念念有词,只见鹅身站了起来,在客厅里来回走动,鹅头朝鹅身迎了上去,重新长到脖子上,还咯咯叫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远古时期的陕北,地肥水美,丛林茂密,飞禽走兽栖息繁殖,原始初民在此生存繁衍。后因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沟壑纵横、山峦起伏的黄土高原。自古以来,陕北人一直生活在这块苍茫雄浑的大地上,这里现在仍然存有许多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迹,在民间剪纸中许多老艺人所剪的龙、蛇图案,都是身子短而憨厚,还有许多剪纸是半人半兽形,如:人头蛇身,人头鱼身,人头蛙身,牛头人身等。“这是抓髻娃娃和动物图腾崇拜结合的变体,是半人半兽型的保护神和繁衍之神。它是由动物图腾崇拜向祖先崇拜转变的过渡形态,是人类由大自然的奴隶开始转为大自然主人这一极为重要的历史时代的文化遗存。”外国神话中也塑造了大量的半  相似文献   

5.
王义芝  胡同庆 《寻根》2006,(5):86-91
拨浪鼓是近代的一种儿童玩具,属于鼓类。但其样式与一般的鼓略有不同,它那两面蒙有皮革的圆形鼓身中间竖贯有一长柄,鼓身两侧各固定有一短绳,绳端系缀小珠,当转摇竖柄时,鼓身两侧的绳珠便反复甩动击打鼓面而发出声响,颇有情趣。因此拨浪鼓常常成为母亲哄逗婴幼儿的用具或儿童自娱自乐的玩具。  相似文献   

6.
丰家骅 《寻根》2008,(6):59-63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洗澡是个人卫生的日常小事,或是工作之余的一种休闲活动。但是在古代则不然。洗澡不仅具有礼仪上的功用,而且还包含道德层面上的意义。古人洗澡叫沐浴。沐,是洗发,浴,是洗身。那时无论上朝或祭祀,都必须先洗澡,所谓“沐浴而朝”(《论语·宪问》),“斋戒沐浴则祭上帝”(《孟子,离娄》),十分庄重严肃;个人平日洗澡,也要求不只洗去身垢,而且要除去心垢——澡身而浴德,这就是《汤盘铭文》所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所以直到清代,故宫的浴室仍叫“浴德堂”。  相似文献   

7.
神农炎帝形象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炎帝形象小考□林河神农炎帝的形象,历来含混不明。明刊本《三才图会》和清道光十八年本《炎陵志》所绘神农炎帝为慈眉善目,身穿长袍,肩部和腰部都披着树叶,口含百草或手持禾穗的长者。而秦汉古籍中,关于神农炎帝的形象,有云“牛首人身”,有云“龙首人身”。《...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进程将深刻地记载着这一笔: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 如一面引领社会潮流滚滚向前的旗帜, 飘拂在神州亿万公民的心中。 知荣辱方可修正身,唯德馨方可行德政,这是千百年来中华明发展的古训,激发着多少仁人志土孜孜不懈地追寻!  相似文献   

9.
礼仪规范是一个初入社会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能力。作为在日资企业工作、或准备进入日资企业工作的人员,对于待人接物的最基本作法,不可不了解。下面仅对其中的,*项做一简单介绍:, 恰当地打招呼一大早见面的问候语,是新一天工作的开始。“早上好-”一语运用得当,会给他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无论对何人,都要主动打招呼,并且声音要响亮,避免对方做在自己的前面。如果见面是在楼梯上,当自己位于对方上面时,要靠墙边止步,等到对方上到同一台阶时再打招呼。打招呼的同时,不要忘记鞠躬。点头可以身倾,./,一般行礼身倾01/,敬…  相似文献   

10.
“仁”字臆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庞朴 《寻根》2001,(1):4-8
郭店楚简的13000多个汉字中,大约有将近70个“仁”字。这些“仁”字,不论是出现在道家思想的献中,还是出现在儒家思想的献中,也不论它上下义怎样,或出自哪位抄手之手,全都无一例外,皆从心从身,作(身心)(图1)。这个字,以前也曾出土过,《古玺编》有录(编号5381、1149等),可惜是或未被认识,或误读为“信”,以致一条很有价值的信息,被白白闲置了若干年。  相似文献   

11.
美丽     
不知你有没有过深夜无眠灯下枯坐到天明的经历,我是有过的,且不止一次了。那是一种铭刻于心灵深处的记忆。它的光临,也许是幸福得过了分的回声,也许是生命中难于磨灭的痛楚的延续。无论是前者或是后者,我想,在生命中,它们的本质都是美丽的。幸福是美丽的,因而人人向往。然而,当人真正置身于幸福之中的时候,也许,人还会一脸茫然地左右顾盼——幸福在哪里啊?于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就成了人生的一种悲哀,而向往就愈发虚无了。痛苦也是美丽的,但人人都想避而远之。诗人顾城说:“黑夜给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这句话…  相似文献   

12.
幽默诙谐的笑佛楹联文乐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是悬挂于北京潭柘寺弥勒殿柱间的一副楹联。弥勒,梵文音译,意为"慈民",人称笑佛。相传他是五代时契此和尚的化身。契此身肥体胖,常搭一口布袋在街市乞讨,便由此得"布袋和尚"之名。...  相似文献   

13.
左了 《大理文化》2014,(10):97-103
传承人是历史的活化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立之本。然而,以人为载体、口传身授的特点是艺随人走,人类的许多珍贵的技艺,也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绝种,而消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通过掌握、擅长某些技能的民间艺人的口传身授,民族的记忆,文明的脉络,才得以保留和延续——这些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作出巨大贡献的能工巧匠和民间艺人,就是我们今天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相似文献   

14.
《心史》固非吴井之藏质疑─—与汪荣祖先生商榷张新民南宋遗民郑思肖(所南),身遭亡国惨痛,隐居吴门,不婚不宦,誓报国俨以全其志节,而景迫榆桑,有志难就,又虑身没之後,爱国之心,孤臣之汨,不能见知於後世,郁怏忧愤,无以寄怀,遂自取诗文,合为一编,名曰《心...  相似文献   

15.
老年朋友最好读读《庄子·养生主》康宁《庄子》书中的《养生主》,值得一读。在庄子看来,"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一个人只要他顺应自然,即可享尽天年;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健康长寿。为发挥这个观点,庄子讲了一个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庖丁熟悉牛的身...  相似文献   

16.
应桃  张越 《中华文化论坛》2023,(6):160-173+190
身体是儒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就礼而言,需要身体的外在展现,才能通达仁道、即身显仁,最后才能即身显礼;就身心而言,身体是筑基之本,没有无心性的身体,也没有无身体的心性。同时儒家又将身体视为罪恶的渊薮,常怀惕惕之心:一方面身体是精神需要克服的障碍;另一方面,当个人的人格提升至某一层次以后,身体反而成了精神的具体化,身与心泯然不分。相较而言,朱子对身体引发的欲念虽然心怀警惕,但不至于将“身心”二元对立,总是心怀乐观,认为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斗后,个体可以发明道心,达明理之境。静坐就是一种通过控制身体从而达到内心转变的心理技巧。朱子大力提倡静坐,认为静坐可以制却欲念、收敛身心、思绎道理。在此,通过“敬”的工夫,在“身—心—理”的同构中,级级演进,层层发明,身心之间的藩篱似乎可以轻易打破。  相似文献   

17.
宏村     
李玉祥 《寻根》2001,(3):74-77
安徽黟县宏村距县城10公里,是古代先人依据仿生学建造的“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的“牛形群落”建筑群。2000年与西递村一起被联合国教科组织确定为世界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观音菩萨,又作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取"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之意,乃四大菩萨之一,颇得民众崇敬供奉。因此,在传播佛教文化中,民间对观音的崇敬、追捧远在其他佛教神祗之上。而观音的造像从印度舶来后,与中国的传统艺术相结合并开始逐步演化,其宗教形象也开始添入了中国元素。尤其至宋、元时期,其造像特色完全融汇于陶瓷工艺作品中,以至于宋元制瓷工艺,以近乎于"沉静雅素"的特征而遐名,在中国陶瓷史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新的境界。本文试以分析首都博物馆元代景德镇窑青白瓷观音造像作品为例,来阐释宋元青白瓷观音造像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林河 《寻根》2000,(1):108-108
我在读《九歌》当中,发现诗中所描述的风俗,与沅湘间的民俗非常相近,因而萌发了用沅湘民俗研究《九歌》的念头。在沅湘间,巫师总是把神灵当做情哥,而巫师自身则以情妹的身  相似文献   

20.
佛教提出了六道众生的轮回实质和解脱方向,但是,佛典的内容多是面对人道展开。其中,佛教大小乘果位修证的生命形态在人间的内涵、意境,以及人间生命形态与诸天天身、与意生身、与佛三身等之间关系的演绎诠释,是本土化佛教研究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