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物皆备于我”,是孟子性善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十分朴素的天道自然色彩,它上与天道相关,下与万物相联.“天”乃自然之天,它客观存在,运动变化,生生不息.此之所谓“善”.人与物是天道自然之一体,而受日趋于善之大道所制约,故人与物之性不能背离天道自然之性,即趋善之性.如是,则人与物固有相通之理,人性之善必通过与具体物之交往而表现,而充盈;离开具体物则其善性不显,更无善性可言.故“万物皆备于我”者,谓我与万物之情理本皆相通,据此情理则可得进退、行藏之宜.孟子并由此而引申其王道教化的主张,于是始带有政治、道德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2.
气韵之气系指艺文之气.它是作为宇宙本体之气的分体,是人性之气与物之气在艺术创造领域中的交流、融合与凝聚,通贯于艺术创造的主体建构、创作过程、艺术作品与艺术的接受批评.气韵说的根本要求是一切艺术品应当与生命同构.在艺术品中,艺文之气应当流行顺畅如风,凝结强健似骨,虽阳刚与阴柔百态,但皆能显其生动之势,遒劲之力.而气之运化,和谐而有节律,因变化莫测而神,臻余味无穷而妙.气依韵而运化,韵本气而神妙."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乃艺术之至境,亦即"气韵生动"的极致.  相似文献   

3.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日身体之能力,一日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之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  相似文献   

4.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迁平."  相似文献   

5.
(一) 庄子名篇<逍遥游>中有这样一段话: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讲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以百金.聚族而谋日:"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相似文献   

6.
易错现象1.与现代汉语语意的差别。2.通假字现象。3.词语的活用现象。纠错训练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王使人学之。所使学者未及学而客死。王大怒,诛之。王不知客之欺己,而诛学者之晚也。夫信不然之物,而诛无罪之  相似文献   

7.
一、文化之概念及其意义据金开诚先生统计,迄今为止,各国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已有二百余种,其中外国学者所下定义有一百七十余种,而国内学者所下定义也有三十余种.且不用说定义本来就不足以表述概念,仅就这些定义数量的本身,就可说明文化概念具有着广大的内涵,它几乎与道相似.难以称名.而就其名辞之起源, 始见于《易经·贲卦》象辞,其中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知文化者,本谓人文化成也.即以人类之文明精神化成天下之谓.且文明可分精神与物质两端.故今之学界常有文化之定义云:文化是指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之总和.这就说明了文化概念其内涵之大之广,确非其它概念所能比拟.若就其所具备之覆盖功能而言,有似民间口语言之“东西”一辞,东西者,东西南北上下六合之缩略语也.六合者,宇宙之异名也.而“文化”一辞实堪与之并列,其作为概念而言实可赅尽人类精神及其所化成之人文化物质成果之全部.  相似文献   

8.
一九九五年之深秋,余访抚季朱公于沪州市之瓦窑坝.时朱公已基本目盲且半瘫痪有年,病榻无事,常致思于历史现实与未来.闻余至,欣然强起坐床,谓曰:“君等读史,中国学术思想之黄金时代,举世公认为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时.请问此种学术思想空间繁荣之局面何以形成?君等试留意焉”.此历史之大事,以余之不学,何足以知之.然既欲治史,则于此问题不可不加以思考,而作一综合之回答.不数月而朱公遽归道山,而我辈读史时,既以不得朱公之指导为憾,而朱公所提之问,犹时时在耳,今辜妄答之,不知朱公于泉下将何以教我.  相似文献   

9.
现当代诗歌并不曾从高考语文的选拔性考卷中隐退,而只是改换了考查的形式与出现的面目.高考语文备考,不应只拘泥于语文应试之"术"而偏离语文学养之"道";着力于"为人生"、"为发展"而引领语文体验,以非功利之心达成功利之目的,方是高三语文备考教师的大视野与大境界.  相似文献   

10.
职业指导之目的职业指导者.在协助一般将入职业界之青年男女各得一种相当职业,所谓相当职业.包含三条件.(一)有兴味与乐趣.(二)于肉体及精神非常相宜.(三)前途多希望.且与群众幸福有关系.反是其已入职业界而不合上述三条件者.应设法使之改业.即以种种关系而不能骤易.亦应就原有职业之  相似文献   

11.
治军与设教     
江苏陆军第二师师长朱熙氏既在军中筹设公余工厂.课军人以农作与工艺.复办士兵子弟学校.招军人子弟而教之读书.督之工作.公余工厂.本社主任黄炎培氏观而善之.曾为文以记.(见本杂志第二十七期.)此朱氏有士兵子弟学校校况之辑刊.又请黄君序之曰.『治群之道.无他.人人乐其业而群治矣.今有业焉.曰兵.职在卫群也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下列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穴一雪1.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1.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挈妻子而去之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穴二雪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1.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文献   

13.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1],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2],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3],周旦显而制礼[4],不以隐约[5]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6].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7],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8],斯志士之大痛也!……  相似文献   

14.
鉴于我国今日教育之弊病在为学不足以致用,而学生之积习尤在鄙视劳动而屑为,致毕业于学校而失业于社会者比比.根本解决,惟有提倡职业教育,以沟通教育与职业.……  相似文献   

15.
金钱与服务     
余尝思我人太倚仗金钱或金钱所购之物.一般少年常先欲为金钱与将以金钱购物而劳作.其实金钱不过为达到一种目的之方法.目的惟何.曰发展.曰服务.以此不需大宗之金钱.须知我人之生活.并不包括于富足与所有物之价值内  相似文献   

16.
章伯寅君尝作参观江苏职业教育成绩记.已刊于本志第七十期.惟章君之文注重叙述事实.而熊君此文则注重批评与建议.吾人既明了事实。而复饫闻有价值之批评与建议.则研究愈精密而改进愈有途径可循矣.故二君之文彼此可供参证也。  相似文献   

17.
在<三国演义>中,有不少故事包含着二难推理,本文试图对其作些逻辑分析: 用二难推理进行劝降、规劝等.如李恢劝马超投降刘备时说:……"今将军与曹操有杀父之仇,而陇西又有切齿之恨.前不能救刘璋而退荆州之兵;后不能制杨松而见张鲁之面,日下四海难容,一身无主.若复有渭桥之败、冀城之失,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  相似文献   

18.
老佛堂论书     
书之玄象论 佳书必有佳构,其布局奇异新颖,点画线质承古法而载新意,块面与整体兼具矛盾又辩证统一.然皆为其表,若论其高妙处,全在玄象. 书之谋篇宜整体而切勿细碎,一如国画之经营位置,油画之构成,建筑之空间切割;于大形之内置若干块面,其间血脉畅达,气韵贯通,刚劲拙重处又不失流韵.一点一画不拘泥于局部之得失,是以为整.  相似文献   

19.
同人鉴于青年择业.择校之两难.特于附设中华职业学校添办此科.根据职业指导之原理.招收目的未定之青年.授短时期之功课.试以数种之知识与技能.察其才性.导之升入本校工商科.或其他相当而可靠之职业学校.或初级中学校.高级中学校.入此科之学生.其最低程度之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源自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华罗庚先生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之精彩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