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潮流群体,对社交网络的应用具有严重依赖性。社交网络的出现与兴起、发展与流行不仅催化着大学生人际交往形式的转变,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心理、情感和行为方式,它使人际关系趋向多维度和多层次的特点。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交网络的对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利弊影响,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社交网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SNS社交网站的兴起带动了以真实性、开放性和平等性为核心特征的新型社交网络文化的流行,也引发了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的多重影响。参与SNS社交网站交友互动,既可以规范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弱化功利思想、培养民主精神,也可能诱发道德危机和现实社交障碍。高校思政工作者及相关部门要因势利导,积极渗透,引导社交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并借此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网络阵地。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编制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问卷,用于测量大学生的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并检验其信效度。选取393名大学生进行初测调查,用于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另抽取990名大学生进行正式问卷调查,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及考察同质性信度和结构效度。结果显示,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问卷共有17题,包括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沟通、移动社交网络自我表露、移动社交网络依赖3个因子,解释总方差的56.393%,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χ2/df=4.057,GFI=0.944,AGFI=0.926,CFI=0.944,NNFI=0.920,IFI=0.932,RMSEA=0.056);总量表和3个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为0.7450.855,分半信度为0.7350.855,分半信度为0.7350.880,表明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能有效测量大学生的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的社交途径和交往行为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大学生借助移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人际交往的趋势日益凸显。本文基于对J大学在校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总结大学生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特点,并深入分析移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双重影响,最后从高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智能手机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腾讯公司改进的微信这项手机网络社交应用,在2年时间里,就积聚了3亿的用户,微信在大学生中应用广泛,其在大学生社交中扮演着如何的角色,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将多方面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法,以328名高中生为被试,探讨了正负性情绪、社会适应和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关系,分析正负情绪和社会适应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青少年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接近中等水平,正性情绪发展好于负性情绪发展;青少年社会适应整体现状处于中等水平,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并存;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得分低于理论均值;青少年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均与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正性情绪与社会适应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社会适应与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正性情绪对移动网络使用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负性情绪在社会适应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自全球进入网络信息时代以来,网络的影响力日益膨胀,当今大学生深受网络环境的影响,这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对于当今大学生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高校德育的语境下,最迫切的任务不是得出众人一致认同的答案,而是通过网络环境对大学生行为模式影响的利弊分析,帮助高校德育工作迎接网络信息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现状:其网络行为可划分为网络学习、网络娱乐、网络社交和网络消费四类;其网络行为特征可概括为高频率、即时性和情绪化;其常见的负面表现往往是由于网络道德失范引起的。本文根据这些现状,提出就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应通过转变理念、整合资源、联合教学、丰富载体的方式来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相似文献   

9.
移动社交网络作为现实社会交往方式的必要补充,已经渗透到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分析并结合研究目的,构建了包括移动社交网络愉悦度认知、移动社交网络信息可用度认知、移动社交网络互动程度认知、移动社交网络信任度认知,以及移动社交网络接受和使用意向五个方面内容的研究框架。通过调查分析,揭示了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所持有的基本态度,为从多学科交叉视角开展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研究提供前期基础,也为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移动社交网络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0.
Web2.0环境下的社交类应用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并成为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之一,而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网络使用普及率和网络活跃水平的群体.通过对常州工学院的学生进行调研,描述网络社群中大学生的网络社交现状,探究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的特征,为应对这一现象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工作提供实证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夏颖 《成才之路》2013,(34):34-35
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流互动方式不断创新。社交网站开创了网络人际交往互动的新模式,它满足了人们在虚拟世界进行社会化互动并且获取信息的需求。人人网自2005年创办以来发展迅速,在学生中广为使用。教师可以从大学生使用人人网情况的调查入手,研究社交网站对大学生学习、娱乐、消费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日益引人注目,对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采取调查问卷法和随机访谈法,以福建工程学院在校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情况分析为例,分析了社交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在针对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需求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利用社交网络,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3.
分析社交网络适宜于协作的特性,提出依托社交网络,从协作小组形成、信息交互与共享、学习情境创设等三个方面增强移动协作学习。  相似文献   

14.
作为当今最活跃的互相网新的产物社交网站,已经成为互联网用户的热门话题,本文对社交网站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综述和分析了社交网站的特点,同时重点分析了社交网站形成的虚拟人际关系,此外分析了社交网站对当今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社交网站对人际交往带来的隐患。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厘清大学生社交网络(SNS,以下省略英文简称)行为的特征基础上,旨在将印象管理导入新型社交网络大学生行为引导策略的研究之中,建构出大学生社交网络行为的动力运行机制模型,提出基于印象管理的大学生社交网络行为引导策略模型.  相似文献   

16.
略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及行为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生存方式之一,网络文化使大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生活,获得一定程度的网络话语权,心理优越感增强。大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平等意识得到激发,有利于独立、自主、平等的人格养成。同时,网络文化使键盘代替了书写,信息的图像化、快餐化影响了学生的深度思考,日益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式。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使部分学生产生思想上的迷茫,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弱化。要降低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必须建立专兼职结合的网络工作队伍,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各项职能,积极引导,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同时加强网络技术监管,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7.
网络社交平台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交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平台,给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带来了多面影响。一方面有效消除了大学生之间的交流隔阂,减少了因为文化冲突而带来的交流障碍,而另一方面网络社交平台弱化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沟通能力,使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应从网络社交平台入手,探究其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其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的进程。本文针对问卷调查的情况,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负面消息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关注,网络热点的传播给大学生思想行为造成深远的影响,同时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给新时期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对网络热点界定、形成原因及其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网络热点给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社交焦虑在社会排斥与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网络消极情绪体验的调节效应,使用社会排斥量表、社交焦虑量表、网络消极情绪体验量表与网络偏差行为量表对82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社会排斥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2)社交焦虑在社会排斥与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网络消极情绪体验调节了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这一中介过程的后半段路径。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