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尤琳  李根 《华章》2008,(7):1-2
我国高校的国有资产在全国行政事业性的国有资产中己占有相当的比例.近年来,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管理机构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管理工作较差,资产考核指标不科学、不规范等.完善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的法律监管制度的设想,包括理顺体制,建立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加强对无形资产、有形资产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是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领域的第一部行政法规,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条例》出发,结合实际工作,提出可通过资产使用前规定细致明确、资产使用中严格监督和收益产生后严格收取三个方面的措施减少国有资产收益的流失;树立主人翁意识、管理好无形国有资产,对维护高校品牌形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我国庞大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十分薄弱,效率不高,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到了国有行政性事业资产的保值增值.为此,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也越来越为公众所关注,其中尤以高校为最。新形势下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使得高校日益发展成为复杂的经济活动体,高校国有资产账实不符、流失严重、闲置浪费和低使用效率等问题日益显现,究其根源在于管理层面的缺位状态。因此,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高校国有资产的功能地位出发,强化管理的补位,纾解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国有资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庞大,增幅较快,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据统计,2002年底,非经营性国有资产4014亿元,占国有资产总量的35%,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为了服务社会,不以盈利为目的无偿使用的资产,由于至今没有出台一套完整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中央到地方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观念错位,导致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占有、处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大,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与流失。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庞大,增幅较快,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据统计,2002年底,非经营性国有资产4014亿元,占国有资产总量的35%,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为了服务社会,不以盈利为目的无偿使用的资产,由于至今没有出台一套完整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中央到地方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观念错位,导致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占有、处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大,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与流失.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现状,进一步明确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提出了推行国有资产运行全过程管控的资产管理办法,旨在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8.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探索的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滞后于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探索。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和效益。作者对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国有资产是整个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既是高校内部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整个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高校资产管理常常被人忽视,成为国有资产管理领域的盲区和弱项,然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资产管理的不断科学深化,日趋显得突出和重要。一是数量渐大。据教育部财务司的调查统计,截止2000年底全国高等院校(包括成人高校在内)国有资产总量为1509.06亿元,已经占到全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的5%,可谓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同时还必须看到,目前高校正值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国家投入的增加和自身扩  相似文献   

10.
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截止2002年10月,全国民营企业已达221万家,注册资本2万亿元。 据统计,全国有近30万亿元的个人金融资产,如能迅速投入到国民经济主战场,其影响力之大可以想见。 据统计,全国民营经济从1992年到2001年底,企业数量年均增长16%,就业人数年均增长31%,营业收入年均增长53%,净利润年均增长47%,上交税金年均增长64%。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月1日,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的消息显示,2005年全国共入库税款30866亿元。这是我国税收收入首次突破3万亿元。2006年1月6日,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在全国农业财政工作会议上透露:“十五”时期,中央财政用于“三农”资金达1.13万亿元,5年年均递增17%,是改革开放以来投入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  相似文献   

12.
教育投入与保障:“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趋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十一五期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的重大进展与主要特点1.全国教育投入总量几近翻番,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十一五期间,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我国各级政府都加大了教育投入,并不断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使教育经费总投入从十五期末(2005年)的8418.8亿元增至2009年的16502.7亿元,增幅达96%,几近翻番。  相似文献   

13.
2012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坚持加大投入与加强管理并重,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保基本、补短板、抓关键、促公平、强管理,合理安排使用财政教育经费,着力解决教育发展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问题。全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2.2万亿元,如期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4%的目标。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3781亿元,比2011年增长15.7%。  相似文献   

14.
高校改革越是深化后勤管理越要强化吉林农大梁勤高校改革越是深化,后勤管理越要强化.理由如下:第一,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需要。国有资产流失是指任何国有资产的占用单位违反国有资产管理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造成国有资产或其应得收益的损失.在我们国家,现阶...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教育不断改革深化,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教育过程中的投入也逐渐增加。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当前部分高校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考核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因此对出现高校国有资产利用率不高的现象。本文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健 《河北教育》2023,(6):46-47
<正>《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明确规定,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指行政单位、事业单位通过以下方式取得或者形成的资产:(一)使用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二)接受调拨或者划转、置换形成的资产;(三)接受捐赠并确认为国有的资产;(四)其他国有资产。高职院校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有资产种类较多,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中,固定资产指的是使用年限超过1年,单位价值超过一定价值,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固定资产在国有资产中占比最大。近年来,  相似文献   

17.
数据     
4000元财政部规定,每县精简一名财政供养人员奖励四千元。20项南京市日前出台措施规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可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涉及九个部门、二十多项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相似文献   

18.
数字5年     
朱基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5年来我国所取得的成绩。现摘录部分供参考。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7.4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0.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7.7%。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5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3562亿元,扣除价格变动因素,相当于1950年到1997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的总和。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二期工程即将完成,黄河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工程投入运行,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5年全国公路建设投资12343亿元,高速公路由4771公里增加到2.52…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投入到高校的资产和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形成的各类资产已颇具规模。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本文就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国家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正式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有了最高的管理准则、法律依据和规范化的操作方法。但是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家对高校投入的增加,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也随之扩张,给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结合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特点,分析了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