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治理问题是当代市场经济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不完全契约,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解决公司治理问题.公司治理制度创新是经济转轨国家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公司立法构架的角度分析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涉及产权问题,以及由外部到内部的逻辑联系.界定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范围,阐述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现状,并为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提供立法上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关系到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目前,我国许多公司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真正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未形成。对此,除了修改我国《公司法》以外,还应该在实践中从新的制度构建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企改制成功的关键,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深刻阐述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发育不对称,有治理结构而治理机制缺失是我国公司治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与我国公司治理形成主要依靠人为的、强制性的制度创新方式有密切关系。监督约束机制缺失是我国公司治理机制中的主要问题,这既与最初的公司治理结构设计失误有关,也与后来公司治理创新中的英美化趋势有直接联系。要进行我国公司治理的创新,应将监事会与董事会合并为一个组织,与经营管理机构形成制衡关系。在对公司治理结构作出上述调整后,创新应更多依靠产权主体的自发性交易。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关系到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目前,我国许多公司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真正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未形成。对此,除了修改我国《公司法》以外,还应该在实践中从新的制度构建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的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分析、借鉴西方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绩效有重大意义。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英、美公司治理模式和德、日公司治理模式的特征,并对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起因于产权的分离,治理的功能是权、责、利的分配,治理模式有效率的前提是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对称分布。“股东至上主义”逻辑和利益相关理论作为公司治理的思想源流,分别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和利益相关共同治理模式。本通过对这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选择利益相关共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根本目标的国企改革自上世纪 90年代启动 ,迄今已有十多年。宏观和微观环境决定了没有现成模式可以照搬 ,摸索中前进的企业改革历程充满矛盾和艰辛。本文力图运用现代企业理论 ,对国企改革确立公司治理结构过程中所涉及的产权问题 ,股东会、董事会、经理人之间相互制衡的机制 ,对经理 (代理人 )人员的激励机制作一梳理 ,检视其利弊 ,分析其得失 ,并尝试给出改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浅析我国现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经过近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已建立起自已的公司治理结构,但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运作效率不高。因此分析我国现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有的放矢,才能构建起高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1.
公司利益相关者是指对公司有重大合法权益,从而对公司有重大影响或公司对其重大合法权益有重大影响的自然人或组织体,如公司债权人、公司职工以其对公司享有的重大、合法的债权权益而成为公司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根据公司契约理念、公司社会责任理念、公司民主理念、公司自体理念,公司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是公司治理的主体,现代公司治理应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12.
西方公司的治理走过从单值目标到多维目标;受托人的序列也从优先股的股东逐渐扩大到所有股东,逐渐延伸到所有参与者;从单纯的剩余索取权到公共服务义务;从防止内部人控制到鼓励创新和创造新的财富的过程。这一过程启示了我国公立高校从与政府的关系逐渐从上下级关系向举办者和经营者的关系转变,"高校去行政化"成为高校治理改革的口号,让高校成为办学主体,落实高校的自治权利。  相似文献   

13.
完成股份制改造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建立起现代公司治理体系,但其公司治理仍存在诸多缺陷。本文在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外部治理制度(法律、政治和管制制度,产品与要素市场,资本和控制权市场)作为一种控制代理冲突的外在机制,往往缺乏及时性而且代价高昂。鉴于外部治理制度的失败性,对公司业绩的改进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应更多地依赖有效的内部治理制度。在中国,由于市场培育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对于国有企业的效率改进,也应该更多地依靠以董事会为首的内部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公司治理问题再次成为世界性的关注热点。提高中国公司的治理水平是中国企业应对入世挑战、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度性建设手段。从公司治理模式及其特点、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股东与公司治理中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角度,分析目前主要的公司治理模式对中国企业的借鉴意义,指出要通过强化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进一步规范我国公司治理的实践,促进企业业绩的改善和公司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随着家族上市公司的不断出现,新的“一股独大”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论文基于近年来家族上市公司对中小股东剥削侵害的现实,选取了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在“双重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支撑下,对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在中国未来的证券市场改革过程中,要健全市场监管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加大家族违规的成本和惩处力度,压制其投机心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进一步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强和完善家族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机制,促进我国家族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职工参与公司机关为劳动者提供了一项具有建设性的社会权,为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公司立法所采用,反映了欧盟国家公司法在结构上的社会主义和经济民的倾向,参考、借鉴并有选择地吸收这些国家的先进经验,使其能适应本土化的需要,是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创新的公司治理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公司治理理论在中国被吸收和借鉴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但是之后的发展过程存在着不足,即我国经济学家忽略了对其基础———企业契约论的反思。本文通过引入国家发展战略,强调生产过程中创新的重要性,介绍一个基于创新的公司治理理论,并运用该理论对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给予更为深刻的解释,认为下一阶段关于我国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基于创新的公司治理理论。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中联系内部以及外部各利害关系人的一种制度安排。内部审计是公司;台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中应切实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具有一以贯之的经济学逻辑.也就是说,对公司而言,董事法律地位,即董事在公司结构中的地位直接影响董事的决策意识和决策行为,而董事的决策行为无疑决定着公司业绩的好坏.立足上述逻辑,文章对我国公司董事的法律地位做了比较细致的解析.更为重要的是借鉴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的成果,结合我国国有公司实际,从股权结构、激励机制、政策主导等进一步阐述了当前国有公司中董事法律地位的制度约束,并做了结构性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