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春艳 《教育》2015,(5):67
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形成合力。但近年来的现实是: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自己就认为没有什么该做的了。于是,就形成了教育做无用功的状况。为此,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把引导家长学会教育孩子放在重要位置,并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下面谈一谈笔者在日常工作中是如何开展家庭教育的。让家长发现自己不可替代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说:"帮助儿童的最佳途径是帮助父母。"如果没有家长  相似文献   

2.
王如海 《天津教育》2013,(17):34-34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接受学校的教育外,父母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的。但在当前,很多家长对此存在误区,认为教育主要是学校的事。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引导家长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3.
窦福莲 《家教世界》2013,(9X):38-38
<正>我们把家长同志们请到学校里来开家长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与家长进行更好的交流,以便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教育,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也深刻体会到,初中阶段对我们整个人生的发展实在是太重要了,走好了,会为将来的发展铺平道路,走不好,则会给自己的人生发展设置很大的障碍,将可能倍偿生活的艰辛与苦涩!作为家长,应该明确这一点,并根据自己孩子的生理心理和学习特点,找出最适合  相似文献   

4.
学生教育不是学校的单向行为,它与学生成长中的家庭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家长比教育学生更为重要。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对家庭教育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值得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一直都是被强调的。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教育孩子的任务大都是由妈妈来完成的。至少从表面看来,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最多,父母的教育理念也由妈妈来实施。所以,重视父教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说,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孩子通过发泄对老师的不满来反抗家庭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越来越强烈。有的父母和老师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好问行为表现得十分不耐烦,简单粗暴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对父母的反抗经过多次尝试发现  相似文献   

7.
叶茂 《班主任》2009,(2):32-33
一个班通常有四五十个孩子,如果只靠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力量,教育孩子的难度相当大,并且很容易发生“5+2=0”的现象。创建班级家长委员会(以下简称“家委会”),引导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有利于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正我是一名教师,经常看见家长护送孩子走进学校。他们肩上背着书包,手里紧紧牵着孩子的小手,一直送到教学楼门口,有的甚至送进了教室。孩子上学迟到,作业本上有很多空题,忘记带学习用品,忘记穿校服,当我询问原因时,他们振振有词:家长没有及时叫他们起床,没有告诉他们答案,没有收拾好书包,没有提醒他们穿。可想而知,家长对待孩子往往呵护备至,细致入微,  相似文献   

9.
<正>一般新入学的小学生,一周内都处于兴奋期,然后会有一个厌倦期,大约一个月后会进入适应期。这个时期,如果学校与家庭教育跟得上,就能使孩子较快地适应并喜爱学校生活。如处理不当,会对他们今后的生理、心理发展都带来不良影响。作为父母,帮孩子度过人生的这个转折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小学生入学适应期的家庭教育指导1.物质上的准备(1)质量好、轻便的双肩书包必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教育报》在2014年1月6日刊登了一位家长的来信,题目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目的是期待通过一位普通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思考,让更多的人关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的,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深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的重要性,也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实践,但在真正落实方面做得不好,成效不显著;我们始终坚信这个理念是正确的,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作被灌输  相似文献   

11.
李崇建给笔者留下的印象是有教育情怀的文学青年。他的《没有围墙的学校》《移动的学校》通过其灵动而真诚的书写,向我们展示了台湾全人中学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实践。那是一个相对宏观的主题,承载着对一个学校、一种教育实践的解读。而手上的这一本《给长耳朵兔的36封信》是作者从内心发出的人生体悟,这不仅是一本写给孩子的书,对于成人来说同样需要。  相似文献   

12.
正"亲爱的老师,您好,您辛苦了!谢谢您对我的表扬,让我爱读书了。我以前都是看别人的,现在我可以自己做了,谢谢您……""我不知道昨天是圣诞节,我今天知道了。老师,圣诞节快乐!我不知道,对不起……"圣诞节之后的第二天早晨,我刚到办公室,便看到了放在桌面上的一张精心制作的圣诞贺卡和这一份迟到却充满真诚与歉意的祝福。  相似文献   

13.
云晓 《家长》2016,(4):32-34
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是有感情和自尊的,并且会竭力维护自己的尊严。"小孩子也需要尊重吗?"很多家长对这个问题都存有疑问。是的,从出生之日起,孩子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就需要他人的尊重,一旦他们感觉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便会用不同于成人的方式表达出来。举个简单  相似文献   

14.
文龙鳞,曾任韩国第40任教育部长官,现任首尔大学教育学教授,从事教育事业已有30年之久。作为教育界的权威,他以不屈的信念闻名于世。如今,他在首尔大学道德心理研究室工作,研究"道德智能(moral intelligence)"对孩子成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喜欢孙云晓,源于他采写的震撼全国的那篇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中央电视台12集专题片《改革开放20年》中称此文推动了中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孙云晓似乎总是能够抓住中国教育的软肋并且直言不讳,这从他的诸多作品中不难窥见。最近他和李文道、赵霞推出了一本新书《拯救男孩》,该书以独特的视角论述了男孩成长中的问题,深刻详尽地揭示了男孩成长与教育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社会危机,并尖锐地指出其原因在于对男孩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走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16.
蔡建新:北京社会生活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北京社区服务热线96156心理热线咨询师。很多家长对孩子有拖拖拉拉的坏习惯很着急,非常想了解这种拖拉是怎么形成的,又该如何帮助他们予以改正。为此我刊采访了主要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心理咨询师蔡建新老师,看看他是如何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刘祯 《考试周刊》2013,(27):173-174
<正>世上没有坏孩子,只有不成功的教育。在孩童时代,人人都有很大的梦想,长大要当科学家、歌唱家、企业家、将军……但在成长过程中,有不少青少年失去了人生梦想,失去了信念,失去了远大抱负。这一现象不仅是青少年个人的可悲,而且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失败,更是学  相似文献   

18.
正社会的进步推动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开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很多家长在社会地位、知识能力或是经济实力上相对老师具有更多的优势,他们对社会和学校教育的理解方式也不同。加上现今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对学生权益的保护,这样的教育大环境促使他们成为了强势家长,这就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挑战。如何与强势家长相处,在沟通交流中实现家校的完美合作?笔者结合班主任工作实践,认为须要关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如果您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性格,那么英国著名教育家夏洛特·梅森的著作《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一书将会给您很多启发和借鉴。如果您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性格,如果您想了解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途径和方法,那么您不妨读一下英国著名教育家夏洛特·梅森的著作《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在书中,梅森向我们介绍了矫正孩子不良性格的方法,同时就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提出了有益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唐子惠 《教育》2011,(19):48-49
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当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