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感悟生成智慧。小学生阅读感悟生成智慧,其生成的途径可以是学与讲的完美结合。目前有许多一线教师在研究学生阅读感悟中学讲结合共生智慧的相关话题。  相似文献   

2.
生成性教学指的是由教师和学生通过相互互动、共同探索,推动教学路径的生成,此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无须预先设计教学的具体方案,只需明确总体目标。不但节省了教师工作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生成性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学习环境,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阅读的兴趣、整合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拓展,还可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模拟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和作者产生共鸣,实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基于此,本文就从智慧学习的优势出发,在此基础上探讨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的应用思路,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陈荣 《甘肃教育》2022,(14):49-53
语文教育是一种智慧教育,项目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可以通过项目培训的形式,帮助教师形成“智慧教育的智慧”。阅读名师的教学智慧成果,尤其是名师的教研论文,可以有效促进语文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教学智慧的生成。借力——阅读名师智慧,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名师,要链接实践问题、紧跟前沿方向、关注主题研究、关注课题研究来选择研读材料。具体的阅读策略是:初读,把握主要内容;细读,探析段落结构;研读,聚焦文章“亮点”;“链读”,关注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4.
专业发展,教师成长,离不开阅读。我们要让"以阅读促成长"成为教师的共识、信念和行动。把教师阅读推进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专业化提升。通过阅读完善教师的专业知识,生成教师的专业智慧,构建教师的专业精神。把教师阅读推进到新的高度,实现阅读实效化生成,用活动来支撑,用评价来落实,用总结来促进,用发展来延伸。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教师想要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学生的阅读学习结果,就需要定位于学生阅读核心素养的生成,打造智慧型、能动型课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情感文化素养和语文思维。打造的课堂应当突出情境智慧性、文本智慧性和教学阶段的智慧性。具体的策略则应当放在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素养深化方面,教学方法与阅读核心素养对接方面,智慧型阅读评价方式在课堂的应用以及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引导生成方面。本文以上述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基点,为进一步打造小学语文智慧阅读课堂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马春燕 《天津教育》2021,(9):149-150
新课改这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实现自身的变革。阅读、写作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学习模块,教师必须注重阅读和写作教学两者的结合,在阅读训练中加强知识的输出训练,从而帮助学生们生成写作智慧。本文结合笔者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案例,对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成习作智慧这一问题阐述几点自己的看法,以供其他教师借鉴。  相似文献   

7.
论反思型教师的教学智慧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学智慧是教师一种高水平的教学综合能力,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生成,而且这样的生成是动态无止境的。对于当前所倡导的反思型教师来说,反思型教师要以反思为关键切入点,以反思性实践为载体,通过教学反思这一基本途径来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实践智慧是支配教师教学思想和行为的教学素养,渗透了教师课堂教学机智与技术应用技巧。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实践智慧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校和企业可以从中获益。高职院校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课堂实践、下企业锻炼、参加校内教师发展中心培训等途径生成教学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一个流动的生命历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有变化才有生成,抓住“生成”需要智慧,有意识地“生成”更需要智慧。抓住“生成”,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把“教学意外”转变成“教学资源”,整合进课程。其实,教师应变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智慧的展现过程,变化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师的教学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有意识的“生成”,要求教师课前精心“预设”,通过“预设”促进“生成”。“预设”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思考、对以往的教学行为进行“过滤”、对教学经验进行梳理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充分体现,又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积淀过程。教师工作是充满创造的劳动,教师只有智慧地教学,才能在生成学生智慧的同时,自己也收获巨大的精神财富,获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课堂是一个精彩纷呈又变化多端的“万花筒”,瞬息万变的教学情境对教师的实践智慧提出要求。促进学生意义生成应当成为教师实践智慧的价值取向。从意义的预设与生成视角解析,教师实践智慧的结构细化为三方面,即教学方案的设计智慧;教学意义的生成智慧;教学过程中意义矛盾的调解智慧等。  相似文献   

11.
晋瑛 《四川教育》2005,(11):33-33
课堂是一个流动的生命历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有变化才有生成,抓住“生成”需要智慧,有意识地“生成”更需要智慧。抓住“生成”,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把“教学意外”转变成“教学资源”,整合进课程。其实,教师应变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智慧的展现过程。变化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师的教学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有意识的“生成”,要求教师课前精心“预设”,通过“预没”促进“生成”。“预设”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思考、对以往的教学行为进行“过滤”、对教学经验进行梳理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充分体现,又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积淀过程。 教师工作垦充满创造的劳动,教师只有智慧地教学,才能在生成学生智慧的同时,自己也收获巨大的精神财富,获得长足的发展。[编按]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当代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创新,以往思想落后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社会所淘汰了,因此,教育部门又再一次迈出了创新改革的步伐。为了更好地展现小学语文阅读生成性教学,教育部门做了深刻的研究,对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进行了清晰的探究和深刻的分析,认为只有利用智慧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教师的教育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3.
智慧是生成的,不是学来的。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教师作为主体而言,教师的教学智慧具有生成性、内隐性和个体性等三个特征。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与教师的知、情、意有直接关系,由此,重视教师的实践缄默知识、提升教师的职业情感状态和发挥教师自身能动性是生成教学智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预设之外生成性的复杂教育情境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迅速并创造性地采取合乎教育目的性与规律性行动的能力,其核心表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的能力。研究通过对教师将教学设计方案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教学预设的生成性处理方式的细化分析,深入探讨课例研究对促进教师教学智慧发展的机制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预设之外生成性的复杂教育情境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迅速并创造性地采取合乎教育目的性与规律性行动的能力,其核心表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的能力。研究通过对教师将教学设计方案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教学预设的生成性处理方式的细化分析,深入探讨课例研究对促进教师教学智慧发展的机制与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反思有机结合是生成教学智慧的机制。依据该机制,从教师的一般成长过程出发,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主体意识的前提下,把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智慧的孕育阶段、教学智慧的闪现阶段和教学智慧的无限生成阶段,以期形成对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明晰了解。  相似文献   

17.
教学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教学智慧生成与丰富的过程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影响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个人的心理品质、个人的教育理论素养以及反思三方面要素。其中,个人的心理品质是教学智慧生成的基础,个人教育教学理论决定教学智慧的品质,教学反思是教学智慧生成的机制;影响教学智慧生成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个人的经历与经验、教师教育以及学校管理。教学智慧的生成与丰富,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的影响与作用,在实践中建构与生成,但外部因素的作用需要以内部因素,尤其是教师的反思为中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通过对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内涵、基本特性、生成因素和背景的解读,探寻教师教学智慧培养的策略和途径。教学智慧具有个体独特性、动态生成性和一次“消费性”。教学智慧的培养尤其要关注教学人文性,走向行动研究、校本研究、教学叙事研究,关注教师实践缄默知识的培养和积累。  相似文献   

19.
教学智慧研究的价值、进展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学智慧研究有助于提升教师智慧,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培训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课程实施.目前,教学智慧研究涵盖了教学智慧的内涵、特点、层次、构成要素、生成途径、影响因素.今后,教学智慧研究与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研究的关系将更加紧密,将充分参考和借鉴相关领域研究的成果,研究视角与方法将多元化、综合化.  相似文献   

20.
小学阅读教育应立足于大语文教育观来思考,以促进学生"智慧阅读"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阅读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通过"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情共读"等良好阅读氛围的营造,构建"阅读场";通过阅读书籍的选择、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大阅读课程的开发等途径,促进学生阅读智慧的全面生成,为建设书香社会奠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