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克沁油田是吐哈油田重点产能区块之一,对吐哈油田实现增产目标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该区块地层岩性、现有钻井模式及区块钻井难点等方面的分析,从钻头选型、钻具结构、长短拉方式及钻井液等方面提出相应技术对策,旨在通过优化钻井模式,进一步提高钻井技术与地层特点匹配性,力争降低该区块钻井复杂,加快该区块开发步伐。  相似文献   

2.
废弃钻井液和废弃钻屑因具有数量大、毒性高和稳定性强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油田钻井作业中最主要的污染源,如何进行钻井废弃物随钻处理是井队开钻前必须解决的工艺难题。针对冀东油田等东部老油田井场作业面积狭小、钻井周期短、设备搬家快等特点,通过"量身定做"无害化处理设备、所有设备进行撬装组合设计,废弃物进行密闭转运等工序过程的设计,实现废弃钻井液处理设备模块化和标准化,以适应东部老油田小井场钻井作业和解决废弃钻井液随钻处理的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红岗区块是吉林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块,快速钻井技术是该地区优质高效开发的重要措施之一。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施工中采用比设计造斜率略高的螺杆钻具造斜,适当开动转盘提高携屑效率,及时破坏岩屑床,提高井眼轨迹控制精度和钻井速度。通过优化井身剖面设计和轨迹跟踪,直井段MWD跟踪,解决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的问题。通过优选钻井液配方,解决快速钻进下钻井液携岩及润滑问题。通过技术攻关,缩短红岗区块钻井周期。  相似文献   

4.
欠平衡钻井技术应用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勘探开发难度日益增加,欠平衡钻井技术开始在国外迅速发展,因欠平衡技术解决了许多勘探开发的困难和复杂问题,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因此成为国际上继水平井技术之后的第二个钻井技术发展热点。本文着重介绍欠平衡钻井的发展现状、适用范围、关键技术及应用实例并对欠平衡钻井技术进行了展望,为今后欠平衡钻井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海洋油气勘探的水域越来越深,深水钻井难度也越来越大。深水钻井存在着气体水合物、钻井液比重安全窗口窄、钻井液低温流变性难控制、大井眼携砂困难等特点,常规钻井液已经不能满足深水钻井工程,需要研制出与深水相配套的钻井液。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的成功应用,表明HEM钻井液体系适合于深水钻井工程。  相似文献   

6.
方倩  魏晓东  王德贵 《内江科技》2010,31(6):22-22,25
地面与井下的信息传输是实现钻井导向和井眼轨迹控制的关键,信息传输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对井下工况和参数的监测是否同步、准确,能否使工作人员做出正确的钻井控制。目前无线随钻测量系统信号的传输方式主要有电磁波和钻井液脉冲以及声波三种。通过对钻井液脉冲信号传输原理、传输速度、噪声处理以及信号矫正研究现状的总结,希望能为钻井液脉冲信号传输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钻井液常用流变模式及其优选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不同的流变模式对钻井水力参数的计算影响很大。文中对石油钻井中常用的4种钻井液流变模式:幂律模式、宾汉模式、卡森模式以及带屈服值的幂律模式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并对钻井液流变模式进行优选的4种方法,即流变曲线对比法、剪切应力误差对比法、相关系数法和最小二乘法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大,深井和超深井的开发也越来越多。由于井深的增加,井底温度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高。伴随压力的升高,钻井液必须具有很高的密度,从而造成钻井液中固相含量很高,而这又会使钻井液的流变性能和沉降稳定性发生很大变化。本文通过对在加重后对钻井液各项性能参数的检测,探索研究重晶石影响抗高温钻井液性能的规律,进而探索重晶石在抗高温加重钻井液中的应用,解决高温钻井中的重晶石沉降难题,提高钻井效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哈德区块地层特点和工程简况,提出全井钻井液技术的观点和解决方案。阐述了分段钻井液维护处理情况,解决了钻井液超深井出现的起泡、碳酸根污染的问题。保证了钻井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10.
曾涛 《内江科技》2014,(4):61+50-61,50
<正>川西中江地区为山地构造,蓬莱镇组及上部地层极强的水敏性和较高的地层压力系数,增加了该区块的钻井施工难度。经过对该区块地层岩性分析,优选了适合川西的钻井液体系及在钻井工艺技术方面,优选了钻头型号,取得不错的效果,为川西地区的钻井提速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Q7P1井是江苏油田首口采用小井眼水平段多级分段压裂动用致密砂岩油藏的水平井。根据该井的油藏特点、井身结构以及小井眼钻井液性能要求,分析了钻井液技术难点,开展了钻井液体系配方优选和随钻跟踪研究。该井钻井施工顺利,钻井效果好,该井的成功钻探为江苏油田后续小井眼水平井钻井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2.
长北区块属于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而CB7-3是长北项目上的一口双分支水平井,本文介绍了用于斜井段的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该井在斜井段使用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有效的控制了"双石层"的垮塌,避免了PDC钻头泥包,有效的解决了大斜度、大井眼携岩难和煤层段坍塌等问题。并且以较低密度钻井液1.15 g/cm安全穿越刘家沟地层避免了因密度高使这一地层发生漏失引起的井下复杂问题;而且此钻井液体系表现出良好的润滑性能,用三只PDC钻头完成二开12 1/4"井眼的钻进,同时其中一只钻头进尺达到1669米,创造了这一区块的最高纪录。为该区块二开复杂井段安全、快速、优质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有力的技术支持。3  相似文献   

13.
全胜利 《内江科技》2011,32(10):117-117,145
目前,随着大牛地气田钻井技术的日益成熟,本文针对该地区钻井液体系、井眼稳定、减阻防卡和气层保护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本气田特色的钾胺基聚合物钻井液完井液体系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解决井内遇到的具体问题,特别是通过控制钻井液分段性能的快速钻进技术,推动和加快了大牛地气田建设与开发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深部地层钻井问题堪称世界性重大工程技术难题。胜利油田初步形成了复杂地层条件下深井超深井配套钻井技术但还远远不能满足钻井生产的需要,尤其像胜坨这样的老油区,4000m以上的深井逐年增多,钻井施工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已成为制约加快勘探开发步伐的障碍。我们根据该油区的地层特点,建立了胜坨深部地层钻井技术模式,加快了该地区的深井钻井的速度,达到了提高技术和经济效益,满足油田深层资源勘探开发需要的目的。本文详细介绍了胜坨地区深部地层钻井新技术及其应用情况,通过现场3口井的施工表明,该技术有效解决了胜坨地区深部钻井井身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沙河街组地层压力系数级差大,安全密度窗口小,易涌易漏的问题;沙四下盐膏层、盐岩层、盐水层及CO2气体侵对钻井液的污染问题,实现了安全钻井,对今后胜坨地区深部钻井施工将会起到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朱菁青 《内江科技》2010,31(4):92-93
在钻井施工过程中,承担施工项目的钻井队为了缩短建井周期,压缩钻井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通常采用螺杆加PDC钻井技术。极大的提高了钻井生产时效。因此,这项技术得到普遍使用。但这项新工艺、新技术的使用,给地质现场录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由于螺杆加PDC钻井返出的岩屑细小,确定油气层非常困难,同样,这对录井工作质量有极大的影响。针对这种状况.只有不断地改善提高现场地质录井技术,才能准确地获得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钻井过程中钻遇硬部地层时,会频繁的出现PDC钻头的"卡-滑"现象,严重影响钻井效率。扭力冲击器是一种将剪切、扭转冲击、水力3种破岩方式集中作用的复合钻井新工艺,可有效的消除钻进过程中的"卡-滑"现象。  相似文献   

17.
塔河油气田目的层是古生界奥陶系地层,其油藏类型比较特殊,一般埋藏在5500米以下,是一种以灰岩岩溶为起因,以缝洞系统储集体掩藏的复杂油藏。在钻井施工中,由于地层溶洞裂缝比较发育,地层孔隙连通性好.地层对钻井液密度很敏感,安全窗口小,地层的平衡点难以掌握和控制,常常井漏与溢流并存。根据该油田的地层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钻井技术,减少处理井漏、溢流情况的时间,达到了缩短钻井周期,提高生产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详细介绍了塔河油田奥陶系灰岩各种漏层对钻井的危害及相应的钻进技术,通过现场4口井的施工表明,该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奥陶系灰岩漏层的钻进,解决了钻进过程中井漏与溢流并存,即开泵井漏并置换出油气、停泵外溢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8.
垦东12平台为海油陆采平台,所施工的井都属于浅层油藏,砂层胶结性差,极其疏松,易导致井径扩大;泥岩蒙脱石含量高,造浆能力强,易导致缩径及污染钻井液,为此要求钻井液具有良好的防塌性能、油层保护性能和环境保护性能。本文通过钻井液技术的优化,较好的完成了垦东12平台丛式井的钻并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9.
蔡巍 《中国科技信息》2013,(11):83-84,88
塔河油田油气层主要集中在三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埋深一般在4200~6000米。为加快塔河油田10区油层的开发速度,降低钻井成本,减少钻井周期,实现原油的增储上产,目前塔河油田将该区块四开制井深结构简化为三开制井深结构。针对10区块长裸眼井上部地层易阻卡,下部地层井壁易失稳、目的层奥陶系易漏失等特点,本文以TH10122井钻井液施工情况为代表,详细介绍了塔河油田10区块钻井液技术难点和应对措施,在成熟的聚磺体系下优选钻井液材料、优化配方。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应用的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和较强的携岩能力,稳定井壁效果好,高温稳定性突出,满足了在该区块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汪丽君 《内江科技》2011,32(5):151+168-151,168
现场常用的水基钻井液密度不易调整,无法进行真正的平衡或欠平衡钻井而导致储层损害;油基钻井液密度可以调整,但对环境污染严重,容易发生火灾[1]。本文对微泡沫钻井液体系进行了研究,优选出复合起泡剂及泡沫钻井液体系,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流变性能满足安全钻井要求,密度可在0.95g/cm3~1.08g/cm3间调整,抗温性为150℃,抗盐为15%,钻屑滚动回收率为70%以上,钻井液污染岩心后渗透率恢复87.7%,储层保护性好。该钻井液在轮古油田应用,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储层保护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