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钱媛媛  唐凤  周旭  黄玲玲  张玉灿 《科教文汇》2020,(14):154-155,167
目的:调查上海市某民办高校大学生近一个月内的生活方式与心理状况,旨在描述在校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及心理问题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工具包括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量表及一般健康问卷GHQ-20,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男生和女生GHQ-20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总分与心理健康的自我肯定维度呈正相关,与忧郁、焦虑两个维度呈负相关。GHQ-20总分与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各个维度呈负相关。结论:健康生活方式与心理问题存在负相关关系,心理问题少的大学生具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现阶段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为高校有关部门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省保定市三所高校的102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每周进行3-5次和5次以上体育锻炼的比例均高于女生,男生每次进行体育锻炼在30-60min和60min以上时间的比例均高于女生,男生在下午课后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高校有关部门应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以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乡村医师高职教育贫苦新生心身状况与人格特征,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方法:选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89名新疆乡村医师班新生进行调查,并与80名非贫苦新生进行比较。结果:与全国常模相比,男女生P、E、N维度均高于全国常模,L维度低于全国常模,有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比较,女生L维度均分高于男生,P维度均分低于男生,有统计学差别。贫困新生与非贫困新生在P、E、L维度上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新疆乡村医师高职教育贫苦新生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不容乐观,尚需给予多方面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地震后汶川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影响因素,为震后开展心理援助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对汶川县第一中学的1500名在校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生SCL-90得分整体低于女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学生SCL-90的总分依次是汉族、羌族、回族、其他、藏族呈递增趋势。不同受灾情况学生SCL-90分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地震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受性别、民族、受灾情况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当前在校大学生的血脂状态,为预防青年人血脂异常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223名在校大学生,空腹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清,用AU54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水平进行检测,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建议》(2007)中提出的标准分析血脂异常发生率。结果:(1) 223名在校大学生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水平分别为4.22±0. 78 mmol/L、1.24(0.92,1.79) mmol/L、1.23±0.27 mmol/L、2.31±0.76 mmol/L,均在理想范围。其中,甘油三酯平均水平男生高于男生,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水平女生高于男生,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 223例研究对象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理想水平的在90%以上,男女生间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总体升高率为27.35%,男生升高率大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总体降低率23.76%,男生降低率大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校大学生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良好,但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普遍存在,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的血脂教育,合理控制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6.
李敏 《科教文汇》2014,(3):138-139
目的:通过研究高中生生活事件以及应对方式,深入探讨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过程:使用测量工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应对方式问卷》(SCR)对180名高中生的生活事件以及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影响高中生的生活事件主要是学习压力、人际交往丧失和健康适应等,在解决方式上男生的"解决问题"因子明显高于女生(p0.01),在求助因子上男生与女生之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中生的生活事件多种多样,大部分高中生能够采用多种方式正确应对。  相似文献   

7.
对深圳市的两所高等职业院校的1178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深圳职业院校大学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0.75%;有中度以上心理障碍者为8.32%;男生有敌对不满情绪意识的高于女生,抑郁性格的女生高于男生;学习压力、情感挫折、父母婚姻、家庭经济、同学关系等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应采取针对性的调节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对深圳市的两所高等职业院校的1178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深圳职业院校大学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0.75%;有中度以上心理障碍者为8.32%;男生有敌对不满情绪意识的高于女生,抑郁性格的女生高于男生;学习压力、情感挫折、父母婚姻、家庭经济、同学关系等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应采取针对性的调节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某医学院校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853名医学新生进行了调查,使用SPSS17.0建立数据库并统计分析。结果:阳性检出率6.83%,阳性项目比较多的出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因子上。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该医学院新生除了恐怖因子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无显著差异以外,其余各项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大学生常模(P<0.01)。男生在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上显著低于女生(P<0.01)。独生子女除了在恐怖、偏执两个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以外,其余各项因子分均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P<0.01)。结论:该医学院新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心理复原力量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为有效的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提供依据。调查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在心理复原力上存在差异,女生心理复原力高于男生;(2)大一学生的心理复原力高于其他三个年级的学生;(3)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心理复原力水平上不存在差异,但在社会交往能力、家庭支持、自我价值感、自我认可、自我掌控五个维度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李喆君 《科教文汇》2014,(34):202-204
目的:为了解近年来财经类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南京财经大学2009级~2012级新生共计21492人进行测试。结果: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逐年呈良性健康发展,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占当年入学新生的比率在6.95%~8.38%之间,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率在11.99%~20.54%之间;在关键题项上,男生比率显著高于女生(〈0.05),大龄和低龄入学新生比率显著高于正常年龄(〈0.05),二本新生比率显著高于一本和三本新生(〈0.05);各级新生排名前10位的心理问题较为一致。结论:要坚持做好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对于重点人群给予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解研究生生活方式现状以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生活方式自评量表和自测心理健康评定量表,随机调查了114名研究生。研究表明,目前研究生的生活方式总体处于良好状态。从不同群体研究生生活方式特点看,存在性别差异,女研究生的生活方式总体上比男研究生好,尤其是在酒精和药物、饮食习惯、安全这3个维度上。不存在年级差异。研究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即生活方式越健康的研究生,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3.
关乔友  黄艳苹  李玲 《科教文汇》2012,(4):170-171,174
本研究对1200名体育院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查,结果发现,11.67%的学生存在明显心理问题,27.76%的学生存在一般心理问题:并且女生发生心理问题的比率要显著高于男生;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乡镇以及农村学生;体育院校新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在乎他人的看法、对事情需要反复确认、胆小、思想不集中等方面.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熊淑萍 《科教文汇》2013,(11):185-186,188
目的:对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自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对比。方法:以江西省某民办高校450名大学生,某普通高校43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尊量表(SE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康奈尔健康量表(CMI)进行测评。结果: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普通高校大学生;在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上,民办高校大学生显著高于普通高校大学生;普通高校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结论: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曾平萍  王玉洁  窦凯 《科教文汇》2012,(30):179-180
目的:为了解当代女大学生自杀态度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女大学生自杀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安庆师范学院为例,采用分层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118名女大学生为被试,选取“自杀态度调查问卷(QSA)”和EPQ(中国成人量表)作为测量工具进行测查。结果,女大学生对安乐死的态度存在城乡差异,女大学生的精神质存在年级差异,对安乐死的态度与情绪稳定性等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结论:女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不容乐观.女大学生自杀态度与人格特征具有一定的关联.高校心理卫生工作者可在预防青少年自杀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贾天雨  井西学 《科教文汇》2012,(10):158-160
目的:为了解考研学生在备考过程中焦虑、抑郁的总体状况及其在可能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含有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5项相关因素的调查问卷,调查了哈尔滨市两所本科院校的两百名考研学生,用SPSS16.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有25%左右的人出现严重的焦虑和抑郁问题;50%左右的考研学生出现了中等程度及以上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同时仅有5%左右的人,基本上无焦虑和抑郁症状。(2)焦虑程度在家庭经济状况、报考专业相关因素内部各水平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3)抑郁程度在考研原因相关因素内部各水平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陈郑 《科教文汇》2013,(18):175-176
目的:研究大学生感戴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董霞修订的大学生感戴问卷,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以及Kessler10中文版量表,对武汉市3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53份。结果:(1)大学生的感戴水平存在性别差异(F=3.483,p〈0.05),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专业类型差异(F=5.793,p〈0.05);(2)大学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三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感戴和心理健康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43.3%的变异。结论:女大学生感戴水平高于男大学生,文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理工科大学生;大学生的感戴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可以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感戴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越强。  相似文献   

18.
陈向丽 《科教文汇》2014,(10):28-29
为了考察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204名河南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抽象调查。结果表明: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正常人群,青年男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优于青年女教师,已婚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未婚青年教师。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受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两者可以解释心理健康12.4%的方差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