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创造性破坏"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最著名的理论。当一个产业在革新之时,都需要大规模地淘汰旧的技术与生产体系,同时建立起新的生产体系。电器之于火器、汽车之于马车、个人计算机之于照排系统,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创造性破坏"。旧的体系被时间吞噬,将完全不复存在,新的体系随之取代。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创造性破  相似文献   

2.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个不断产生新的结构,不断破坏旧的结构的“创造性破坏过程”,所以“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原因,实行“创新”的企业家是社会的推动者。本文结合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联系我国当前的实际,探讨了该理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指出研究与开发是两个阶段,“研究活动是为预期获得新的科学知识和认识而进行的具有创造性和有计划的调查”,“开发活动是在开始商业生产或使用前,把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工艺、系统或服务”,“研究开发费用是企业开发新产品、改进旧产品或降低企业未来经营成本时  相似文献   

4.
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研究费用与开发费用含义 《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指出研究与开发是两个阶段,“研究活动是为预期获得新的科学知识和认识而进行的具有创造性和有计划的调查”,“开发活动是在开始商业生产或使用前,把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工艺、系统或服务”,“研究开发费用是企业开发新产品、改进旧产品或降低企业未来经营成本时所发生的支出”。研究与开发费用一般包  相似文献   

5.
无论在图书馆,还是在网上,想要找二本不同的有关“创造性”的书是很困难的,但“创造力”方面的书却很多,新的、旧的不少于百种,什么《创造力计划》《、创造力培训》《、创造力教程》等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此外,还有《创造学》之类的书也很多,书中讲的也是创造力而很少谈及创造性的话题,谈到的也只是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成果、创造性人格等方面的问题,而主要内容还是谈创造力,如什么创造原理、创造思维、创造技法等等。我为什么说“想找二本不同的有关‘创造性’的书是很困难的”呢?因为一本可以找到,这一本是由美国人写的《创…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方式、文化生活方式、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推动人类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是来之于简单的“拿来主义”.不是单靠在原有的基础上去模仿.而是靠人类自身的创造性和开拓精神。创造力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它制约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对其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桂兆玲 《科教文汇》2009,(5):198-198
我们这里说的“创造性思维”,不是说要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具有音乐家们的创造性思维,而是要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无论学习新知识还是复习旧知识,遇到新问题还是旧问题,都能够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养成创造性思考一切问题的习惯。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关键要从多种思维方式的锻炼及习惯养成着手。即在音乐课堂教学的各项内容,包括技能训练、基础知识讲授、欣赏教学以及音乐创作等各个教学环节中,施以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相结合、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批判性思维的综合训练、培养的方法。下面探讨如何在各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幼师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专利在提高企业自身竞争优势、防御潜在入侵者、强化企业资源转化以及企业未来创新等运营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企业通过专利可以进行“创造性破坏”的商业活动,打破原壁垒,形成新的标准商业模式。基于经济租金理论,在前人研究成果之上对专利价值的商业化表现进行分析,经研究得出专利商业化能够优化价值创造系统本身,良性的价值创造系统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不断的递增效益,在专利技术创新类型为“创造性破坏”创新时,专利商业化价值是其产生的战略性资源效益。  相似文献   

9.
由于过去创造学本身的局限,把创造力的开发集中在创造方法(多为技法)和发散思维的训练上,就使创造教育得不到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上升不到开发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层次上,创造教育必然难于打开局面和持续向深层次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随着创造学理论的发展,对创造性人才成长规律深层次的认识,给创造教育注入了生机。创造教育新的体系明确指出,过去的教育都是为培养继承性人才服务的,“以知识为中心”,要求学生承认、理解、记住知识,通过反复练习掌握知识,整个教育体系都是为这个中心服务。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破除“以知识…  相似文献   

10.
“高技术”一词是10多年以前产生的。它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在社会科学字典上。这一词被熊彼特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在他的代表作《商品循环》中。当代熊彼特主义者认为,高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技术发展的起因是人们大胆尝试与创新的欲望,是人们为得到更高的利润而冒险采取一系列改革的行动;是一次次创新意识的进发,而不是因循守旧;2.技术的发展在性质上不是延续的,当今新兴的高技术与以往的技术形式根本不同;3.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先有某些部门的一系列改革。然后由许多改革者推广新技术,使新技术认可,成为能获取利润的专利;4.技术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不断的创造性的自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导部门的革新迫使其他生产部门逐渐过时,并使它们的生产下降;5.这种创造性的自毁也促使旧的社会制度趋于瓦解。  相似文献   

11.
新的经济观当传统工业带来一系列难以克服的灾难,新的技术革命浪潮即将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如果我们还抱着旧的经济观念不放,并在其指导下按照“传统的方式”编制“传统性质的规划”,必然会受到灾难性的惩罚! 环境问题,已经使旧的生产观、狭义的财富观、片面的产值概念受到冲击,使我们终于认识到:生产应该是人们为了丰富生活的物质条件,以一定的生产关系联系起来,在保护生  相似文献   

12.
1科学技术与科技创造科学技术是科技创造实践的结果、没有科技创造实践也就没有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科技创造。科技创造包括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是主体创造性思维的“高级产品”。一部科学技术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发现、发明创造史。人类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创造史,它是主体认识客体、改造客体的结晶,是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实践产物,是区别其它动物的重要标志。1.1科学技术“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组织科学活动的社会建制”。科学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13.
发现、提出问题是研究性学习中研究的起点。发现不了问题,研究过程无从开头,更无从展开。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相似文献   

14.
不立不破     
"不破不立",这是一个大家熟悉的命题,意思是只有先破才能后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旧的、老的东西扔了,才会设法去弄来新的、好的.这话听来有点道理.但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呢?事实上,有许多东西恰恰存在着与该命题相拙的关系:不立不破.不立不破,就是说,新的不立起来,就不能破坏原有的旧东西,即使旧的东西一时破了,过不了多久,又会重复出现.  相似文献   

15.
四个领域中的策略规划能够帮助企业保持较强竞争力 如今大多数人都认为企业的失败、衰败甚至倒闭对于保持经济健康发展来说是很自然的现象。支持此观点的人们认为“非善意接管”能够淹没一些实力较弱、缺乏创造性的企业,从而有助于净化行业。同样,“创造性破坏”的拥护者们宣称发展中的企业可以节省大量的金融资本与人力资本用于提高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6.
“编辑意识”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刊物中录用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辑人员编辑意识的凝炼与体现,也就是说,从刊编辑的观念框架、思想基础决定了一个刊物的“性”和“质”。编辑意识惟有扬弃旧的思维方式,构建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科学发展规律的新的思维框架,才能确保刊物不改“性”、不变“质”,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破坏的价值源于创新的成功商业化。此过程中所出现的技术更替、企业重组、战略联盟等行为都是围绕着价值链而展开。本文试图在价值链视角下,深入分析创造性破坏过程的价值生成条件和生成机理。通过讨论不同的价值链治理模式对创造性破坏过程产生的影响,给出价值链治理模式的选择模型,以求对创造性破坏过程有一个更加透彻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组织变革既可以成为进步的强大动力,但也可能是一种冒险。马基雅弗利曾经说过:“没有比开创新事物的秩序实施起来更难、成功的希望更渺茫、处理起来更危险的了。因为改革者是所有旧秩序既得利益者的敌人,而即将从新秩序获益的人只会半心半意地支持他。”变革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创造性破坏”,必然会带来不同思想的交锋,不同观念的碰撞,不同利益的纷争,不同关系的调整,必然会触犯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和权力,因而变革常常会遇到重重阻力。综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9.
孔令健 《科教文汇》2009,(31):71-72
学校后勘工作是构成学校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创造学校物质基础和必要环境的重要因素,是整个学校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形成良好的教学体系和学生生活学习环境的保障。农村中学的后勘工作,在城市化演变中,逐渐打破旧的机制,转变观念,改变旧的管理体制,突破旧体制的樊笼,对内部机制进行灵活的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做到与社会接轨,与城市化进程接轨,从“离散点”的状态逐渐形成体系,向“结合面”发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后勘工作的困境,逐步改革完善,呈现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研究证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甚至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经验或实践上的一个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提问对于受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