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研究对象为M钢厂工业在产的980 MPa高强冷轧双相(DP)钢,在790℃退火温度下,通过Multipas多功能连续退火实验装置,进行了过时效工艺对其组织性能的研究。进一步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实验钢组织,拉伸试验机检测其性能,评估了不同过时效温度对组织性能的影响。过时效温度290~370℃范围内升高,实验钢马氏体组织含量并未变化,其微观形貌由板条逐步岛状化;340℃温度过时效时,马氏体分解。过时效温度增加,实验钢弯曲性能呈正比例变化,抗拉强度递减而屈服强度无趋变。过时效温度为340℃时,材料力学性能最佳,强塑积(AT×σb)为16.53 GPa·%。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对OCr17Ni4Cu4Nb钢力学性能及组织的影响。试验表明该钢经固溶、时效后,析出与基体保持共格关系的富铜相(ε-Cu)、NbC、M23C6等碳化物使强度提高,并在480℃时效时,获得最大的强度值。  相似文献   

3.
P92钢具有一定的冷裂纹敏感性,其冷裂纹敏感性略低于P91钢,但是焊缝热热影响区性能对工艺的敏感性大.为了保证接头的"使用性能合格",避免在运行中提前失效.在现场焊接全过程中,严格执行焊接工艺评定,旁站监督检查.通过对焊接工艺、焊后热处理工艺和操作手法上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不仅保证了焊缝无损检验一次合格率100%,而且焊缝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都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中频感应热处理对P92钢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分析针对P92钢焊接接头的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弯曲试验、金相组织等数据得出:中频感应热处理方法相对于柔性陶瓷电阻加热方式,焊缝性能的均匀一致性有明显改善,并且对焊接接头的韧性的改善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T91/P91钢焊接对焊前预热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对加热温差>50℃时的热应力裂纹较敏感。在《T91/P91钢焊接工艺导则》电源质(2002) 100号与ASME动力管道B31.1中.对T91/P91钢焊接推荐的预热温度还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P91钢具有优良的高温蠕变性能,属于马氏体钢,其焊接性较差,在焊接中我们发现,即使严格操作,往往也会产生焊接缺陷。为保证P91钢的焊接质量,焊接时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对影响焊接质量的几个主要环节或因素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7.
T91/P91钢焊接对焊前预热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对加热温差〉50℃时的热应力裂纹较敏感。在《T91/P91钢焊接工艺导则》电源质(2002)100号与ASME动力管道B31.1中,对T91/P91钢焊接推荐的预热温度还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P91钢具有优良的高温蠕变性能,属于马氏体钢,其焊接性较差,在焊接中我们发现,即使严格操作,往往也会产生焊接缺陷。为保证P91钢的焊接质量,焊接时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对影响焊接质量的几个主要环节或因素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9.
T/P91钢是用钒、铌两大元素微合金化并且控制氮元素含量的9%Cr~-1%Mo系低碳马氏体型钢,在高温范围内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和蠕变性能,同时具有抗腐蚀性、抗氧化性能。文章基于对T/P91钢及其焊接、焊接热处理、无损检测工艺的要点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硬度测试、TEM电镜分析,本文研究了不同时效工艺对Al-4.20Cu-1.50Mg-0.60Mn合金冷轧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及相关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研究合金较适宜的时效工艺为170℃/20h,合金主要的强化作用来源于S′过渡相的析出强化。  相似文献   

11.
以ZL201为研究对象,优化其时效处理工艺。运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对经过固溶处理后的铝合金在5℃/min的加热速度下进行热分析,得到DSC曲线峰值温度为240℃。综合考虑影响强化相析出的各种因素,新时效工艺采用加热速度为5℃/min的连续加热方式将固溶处理后的试样分别加热到230℃、235℃、240℃、245℃、250℃后炉冷,然后测定其硬度及应力腐蚀性能,并与传统时效工艺下的性能相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的时效工艺在235℃时,出现硬度峰值,同时应力腐蚀性能符合要求,证明ZL201连续加热的时效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对铸造高碳半钢轧辊实施热处理进行研究,并就奥氏体化温度及其保温时间不同的情况下对轧辊组织的性能变化产生的影响进行试验。试验证明,在900至1000摄氏度的正火整个,轧辊组织的性能可以有效的满足高碳半钢轧辊之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由于P91钢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近年来在我国的电力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了P91管材的基本特征、焊前准备、焊接工艺控制重点,并阐述如何做好焊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油田热电厂三台200MW机组,锅炉对流过热器及前、后屏因长期磨损或超温造成爆管,影响发电,如果采用T91/P91钢能够防止锅炉试管爆裂。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制备了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的试验钢,分别对其进行了淬火、回火热处理,对淬火后试验钢的硬度、回火后硬度以及冲击韧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试验钢经930℃加热,空冷后,获得了以马氏体为主且含有贝氏体的复合组织,硬度在57~59 HRC范围内,在500℃以下回火后(保温1.5小时),硬度均能保持在51 HRC以上,试验钢具有良好的回火稳定性。表明所研究的新材料可作为理想的截齿制造用材料。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了60Si2Mn钢经870℃、910℃、950℃、1000℃、1100℃、1200℃各温度下淬火,再经250℃回火后的组织性能与屈服强度、疲劳强度、冲击韧性和硬度的关系。揭示了片状马氏体+板条马氏体的混合组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尤其是淬火温度小于1000℃时,由于晶粒细化均匀,使其具有较高的韧性。冷作模具用这项工艺处理后,使用寿命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制的焊丝,以TIG焊接方法,制备了成型质量较好的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焊缝金属。通过XRD、金相显微镜和XRF研究了不同时效温度对焊缝金属物相结构、显微组织和元素含量及分布状态的影响,通过硬度试验、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研究了时效温度对焊缝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金属主要由富铬的α’相、ε-Cu和NbC相组成,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马氏体的晶格常数先增大后减小;焊缝金属的显微组织为马氏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细小的析出相,随着时效温度的增加,马氏体板条间距增大,时效温度为621℃时,Cu元素脱溶生成ε-Cu,部分马氏体开始发生分解转变为逆转变奥氏体,析出相数量增加;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Cu、Cr两元素含量增加且分布越来越均匀;力学性能试验表明,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硬度和抗拉强度下降,冲击韧度提高。焊缝金属力学性能主要受显微组织形态、析出相大小和数量两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国产200MW机组燃煤贮运系统输煤栈桥钢桁架塌落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通过对输煤栈桥钢桁架塌落断口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机械性能、金相、扫描电镜及能谱试验,发现了输煤栈桥钢桁架塌落的原因,是由于长期运行,使得钢的抗拉强度降低,导致输煤栈桥钢桁架脆性断裂,为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超 《中国科技纵横》2014,(13):276-276
研究了Cu-0.2%Zr合金和Cu-3%Ag-0.5%Zr合金的高温拉伸性能。材料热处理工艺为:固溶920℃×1h,水冷;纵向冷变形30%;时效450℃×3h,空冷,试验温度500℃。结果表明,CuAgZr合金组织均匀性高于CuZr合金,CuAgZr合金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比CuZr合金高出50MPa-60MPa,结果符合Hall-Petch关系。两种合金的高温拉伸断裂方式均为沿晶韧性断裂,CuZr合金比CuAgZr合金具有更好的塑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真空扩散烧结法在H13钢表面上制备碳化物基金属陶瓷覆层的组织历陛能,论述了烧结工艺对覆层显微组织的影响,分析了覆层与钢基底界面形成特最、覆层的微观硬度分布。结果表明,在1220-1280℃下反应烧结,可获得厚度为1-2mm的碳化物基金属陶瓷覆层,覆层和钢基底通过Fe、Cr、Ni、Mo、V相互扩散渗透产生牢固结合硬度达到980HV,有利于提高钢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