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经常把纯粹的理论誉之为“象牙之塔” ,这个比喻未必贴切 ,却道出了一个普遍的事实 :高深的理论与世俗的生活之间横亘着一道看不见的屏障。对于一个数学家来说 ,试图使一般读者满意是比较困难的 ,各门自然科学中的严肃理论 ,首先是给专门家看的。而作为观念文化的思想史研究 ,则是一定历史时代里文化精粹的理论表现 ,正如罗素所说 :“是每个人精神生活中值得向往的一部分。”思想史应该走向民众 ,走向生活。《大思想家与中国文化》丛书 ,使人欣喜地发现 ,思想史走出象牙之塔是完全可能的。首先 ,它具有充分自由的阅读空间。《大思想家与…  相似文献   

2.
真主对埃及似乎格外厚爱.赐给那里的人们充分的闲暇,让埃及人有时间泡在咖啡馆里.悠哉游哉地啜咖啡,抽水烟,侃大山,享受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人们发现,北京乐坛上活跃着一支业余合唱团。合唱团里来自各行各业的38位成员每个星期风雨无阻地从城市各个角落聚集在一起排练。这个成立不到3年的合唱团,已经举办了数十场慈善和公益演出,他们不仅用歌声为弥留之际的老人和身体残疾的儿童送去了无私的关爱和生存的力量,同时还给百姓带去精神上、身心上的愉悦。这虽不是一个专业表演团体,但其训练有素的团员用天籁般的歌声征服了众多观众,先后赢得多个国际比赛大奖。从“非典”慰问演出的现场,到“中国人唱外国歌”电视大赛的舞台,合唱团的表演充分展示了合唱艺术的魅力与激情,使生活在都市…  相似文献   

4.
年轻牛仔欧尼斯和杰克1963年夏季,来到美国怀俄明州的断背山牧场打工。单调而艰苦的生活,使他们之间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情感”,两人体验到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相似文献   

5.
称日本人是工作狂毫不夸张。日本法律规定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5天,而且每个月都有一天以上的法定假日。但享受这个法律规定对大多数上班族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节假日不能休息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相反,多数日本女性结婚以后不再工作,主要任务就是操持家务、伺候老公、抚育儿女。这些家务并不需要很多时间,那么,大量的“业余时间”主妇们如何打发呢?  相似文献   

6.
到菜市场买菜,是当今社会每个家庭再普通不过的日常事务;绝大多数人享受卖菜人给自己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很少关注其真实生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画家周武发则用其画笔,向人们讲述卖菜人的酸甜苦辣。周武发的油画《菜市系列》,均是近两米的大幅作品。谈及为何对表现菜市主题情有独钟时,周武发说:“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画家,必须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各类人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7.
巴黎,这个词有着说不尽的魁力,她给予人们的味道、颜色、声响、情意和感觉是难以传达的。特别是讲到文化内涵,“巴黎”这两个字最能让人激动不已。巴黎令人神采飞扬,思绪万千——这种精神上的享受是重金难买的。巴黎举世无双的城市文化与建筑艺术珍宝,绝不亚于芭蕾舞、马赛曲、百科全书、梵高的绘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大革命、巴黎公社等对人类文化宝库的贡献和影响。作为一名建筑师,我是带着走进艺术史,走进文化史,瞻仰和体验第一流的城市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心情来到巴黎的。在赛纳河上游七,在埃菲尔铁塔下漫步,在卢浮宫内…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发达、最现代的国度里,生活着一个特殊的族群:他们部以自然原始的方式生活着,他们摈弃使用任何现代的家用电器,甚至不用电照明,这就是阿米什族群。驱车前往爱荷华城外的阿米什人聚居区,你常常会遇到阿米什人一家其乐融融地乘坐黑色的敞篷马车,行驶在高低起伏的山路上,山路两旁是绿植油的庄稼,旁边地里有人用木犁耕地;远处山坡上有悠闲的牛羊在慢慢吃草——一幅美妙的田园风光。  相似文献   

9.
已经是前年的事了,瑞士汉学家胜雅律先生来华考察中国当代歌词,我曾与他作了一次长谈,向他提供了比较翔实的研究资料。他会唱许多正在流行的中国歌曲,说他注意到了中国当代歌曲在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作用,想从歌词的角度上对这个领域进行一些研究。虽然事隔两年,我还木知道他的研究成果若何,但西方学者已经注意到了中国歌词,这确是一个可喜的信号。在诸多艺术形式中,与时代关系最直接、最密切、并且反映最迅速的,大概就属歌曲了。因此,每个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歌。人们从这些歌中可以真切地领会到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名的比喻:日本人好比一群小鱼,它们有秩序地沿着一个方向游着,一块石子投入水中,打乱了队形,使它们突然调头,朝相反的方向游去,然而队形依然是井然有序的。这个比喻传神地演绎了日本人的性格,不难使人联想起这样的场面:在国外的旅游胜地,或机场、车站,在导游的旗帜下,日本旅客排着整齐的队,迈着短小的步伐,安静肃然地行进着。当地人见了,往往瞪大眼睛——“哇,日本人,真守纪律!”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非常惊人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已浸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许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千千万万个不同的音响中,进行分析鉴定,为我们提供所需要的科学数据的声纹分析技术就是其中之一。日本音响研究所所长铃木松美针对这门科学技术的威力曾充满信心地断言:“不管谁随便说些什么,我都能在二点四秒的时间里,在四万五千个人中间找出这个人来。”铃木松美可称世界最杰出的声纹鉴定专家。所谓“声纹”这个术语就是他创造的。1963年在日本曾发生过轰动一时的“幼童吉展被拐事件”,当时正在日本警察厅科学研究所工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许许多多的乐趣。现在就请大家跟我来享受一下炒土豆丝的乐趣吧。这是我第一次学炒菜。我放学回到家,作业写完后,便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可做的。我走进厨房,妈妈正想着炒点什么菜,我便说:“妈妈,我来吧!您就在一旁坐着看。”妈妈说:“好啊,我们今天就等着尝你的手艺!”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一个名为“古堡幽魂”的FLASH动画档正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一个堆满杂物的古宅后面有一道门,每过40秒,就会从门口飘飞出一个白色的鬼魂状人物,狞笑着向观扑嘴过来!虽然整个动画的时间不长,但真是惊心动魂。胆子大一点的人,被吓之后或许还可一笑置之;胆子小的,恐怕就不止尖叫而已,许多人被吓得说不出话来,吓哭的女子也不在少数。尤其在深夜收到这个件的人,甚至会整夜失眠。一个小小的网上恶作剧,现在已成为网上的“恐怖行动”。  相似文献   

14.
小引 很难想像,叙述这个世纪的中国故事,可以不提那些曾经在中国生活过的外国人。 传教士、记者、革命家、商人、社会活动家、作家……不同身份、不同倾向的外国人,逗留在中国,关注着中国,目击着中国这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免不了有人宁愿做局外人,冷漠地在一旁打量身边的一切,可是,另有一些外国人却不愿意这样。他们不甘于仅仅做一个旁观者,而是有意无意之间深深地卷了进来。他们具有中国人难以具备的优势,一旦拥有热情和不可抑制的欲望,一旦具有天生的冒险精神,这些特殊身份的外国人,也就注定要在中国舞台上发挥他人难以替代的…  相似文献   

15.
提及法国西部的罗亚尔河流域,便使人联想起辉煌的王权时代的众多城堡,这个地区向以奢华的皇室城堡与历史建筑遗迹吸引全球游客。城堡、古迹的主体固然美轮美奂,但浮动于罗亚尔河水面的倒影更是其柔美景致不可忽略的要素。罗亚尔河的流动性、静谧性,长久以来紧密地维系着这一地区自然和人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数字遗产新困惑 互联网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当虚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后,除了银行的存款,人们越来越多地拥有了一种新的财产——个人数据,包括其中存放的家庭相册、文件、信函以及视频。与其他财产“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一样,一旦离开人世,逝者的数字遗产当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7.
我们有幸赶上了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并且时时享受到科技进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诸多舒适与便利,那些先人充满丰富想象力的许许多多的神话,已经演变为今日随处可见的种种舒适与便利,并且与我们的生活须臾不离:从“千里眼”到电视,从“顺风耳”到电话,从“飞毯”到喷气飞机……从某种程度上说,科学正在重新塑造地球,重新塑造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有一个重要的老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个什么理呢?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人生来就是人,个个自然会做人,哪里还要有什么另外一种做人的道理呢?不错,人本来就是人,原始也和世界上一切“灵长”的生物差不多。但人类的老祖先,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先,早在五千年前,就开始建立了一套文化,教育我们后代子孙怎样才能懂得“人伦”的基本道理,然后才扩充到怎样去为“生活”,怎样好好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完全不同于一切“灵长”生物一样的原始状态。当然,其中还包括了“科学”的、“哲学”的、“宗教”的、“艺术”的等等文明。  相似文献   

19.
美国最初的居民,也许是历史上最受欺辱的人民。他们曾在富饶的美洲生息繁衍,幸福地生活着,并享受着全部自由。他们也创造了自己的文明——朴素的印第安人的文明。诚然,他们的文明并不象西欧那样先进,但毕竟是建立在公正的道德价值和社会基础上的。他们这样生活着,一直到十五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欧洲人开始涌往美洲,在那里定居、生活。欧洲人来到后,同当地人之间开始了争夺土地之战,战争很快就以欧洲移民取胜而告终。这样,  相似文献   

20.
《中外文化交流》2014,(11):50-51
震动的手机、挥不散的雾霾、阻塞的车流和压抑的大厦视线,20年前我们向往的生活正带给我们排山倒海的焦虑感。社会对单一单溥的价值观的聚焦让人焦虑,而每个人对个体专注力的失焦更加让人焦虑。无规律流动的社会里,我们都是流浪者,不断地在失去秩序并再次寻找秩序……“大声展”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关注新锐设计与艺术的双年展,而走过10年、历经5届的“2014大声展”无疑更加“大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