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淑敏 《文教资料》2011,(31):104-106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对悲剧作了以下几方面的阐述:悲剧的含义是什么:悲剧由六个成分组成,即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和歌曲,其中情节最为重要,其次是性格.最后是思想;情节的布局是“悲剧艺术中的第一事”.它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情节要具有整一性,二是布局应有“突转”和“发现”。一反古希腊人的“命运悲剧”观。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冲突的本质是主人公犯错误,即“过失说”;在悲剧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上,观点与柏拉图相反,认为悲剧对人的心灵有净化作用,它能陶冶人的情操,有助于美德的形成。以上内容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理论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会文 《学语文》2009,(1):17-17
《窦娥冤》的悲剧价值体现于情节艺术之中,剧情以人物为中心,高度集中,冲突迭起。一、以人物为中心构思情节《窦娥冤》的悲剧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作者成功地刻画了窦娥这一悲剧形象。剧中情节安排,高潮出现,都是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心。窦娥几乎承受了封建社会下层妇女所承受的一切不幸,是封建礼教、封建更制、社会无赖等各种恶势力共同残害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情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情节论是古希腊悲剧艺术的美学概括。本文从悲剧情节的取材、情节与悲剧人物的关系、情节结构原则和表现技巧等方面,对其作了系统论述;对于悲剧取材大家族的苦难,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以及突转、发现与悬念等问题,作了新的深入阐释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后四十回关于林黛玉之死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和典型意义的情节和场面,是整个小说悲剧结局的重要契机。对于黛玉之死的情节构置和场面及其气氛的描写,在艺术效果上,必然会揭示出许许多多的社会本质问题,使整个悲剧具有更高的美学意义和认识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就黛玉之死这一情节、场面以及气氛的处理,高鹗的续作是成功的,具有艺术摇撼力的。而最近张之的《红楼梦新补》却作了不同的处理,且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对这一情节的处理据悉基本随张作,这一情况很值得做些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的小说大都具有强烈的悲剧意识,深刻地反映了旧中国人民的痛苦和精神的麻木,以冷峻、悲凉、深沉、压抑的感情基调,获得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但短篇小说《社戏》却是另一番情调,以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偏僻水乡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生活图景,抒发了对诗意人生的无限眷恋之情,呈现出明显的散文化倾向。一、淡化情节。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并且是  相似文献   

6.
17世纪法国作家拉辛的悲剧被公认为古典主义悲剧创作的典范。人欲横流,权力之争,命运观念构成了他悲剧创作的主要内容;在情节设置、内心刻画和语言运用等方面又尽显古典主义的艺术规范。其思想锋芒之锐利,艺术探索之完善,使拉辛悲剧的思想艺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7.
《哈姆莱特》是一出社会悲剧,也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代表作,它成功地刻画了鬼魂的艺术形象。鬼魂虽不是剧本的主角,但它不仅增强了戏剧的悲剧性,同时也推动了戏剧情节的发展、促进了悲剧人物哈姆莱特性格  相似文献   

8.
情节突转理论是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深深影响了西方后来的悲剧创作,成为情节设置的常用技巧。无独有偶,在中国古代悲剧理论中虽无明确的“突转”概念出现,但与其实质相同的论述颇多,散见于诸家论著之中,同样体现出中国古典悲剧的伟大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9.
《弑》(1988)是诗人海子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部长诗,是其“大诗”——《太阳》的一部分。该诗努力表现的是人类历史的一种悲剧命运,在人生与诗歌(诗学)两方面都深刻地体现出诗人的理想追求。其在悲剧艺术技巧方面的特点主要为:审美的距离;悲剧人物和情节;面具、舞台布景、灯光色调和音响等戏剧艺术传统技巧和形式因素的运用;超自然气氛或不可测知的命运感;浓郁的抒情性。  相似文献   

10.
成功的文学作品都能给读者以美的感受,悲剧亦然。悲剧的美指的是作品展现的是悲剧的情节,却给读者以美的艺术感受。元杂剧的代表作家关汉卿的作品,从内容来说,他所选取的题材,不是佳人才子的风流艳事,也不是那些神仙佛道的虚幻思想,而是取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或历史传说。  相似文献   

11.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命运悲剧的杰出代表,《雷雨》是中国式悲剧作品的典范,后者对于前者既有继承也有发展。两部戏剧在结构、主题和情节上都有相似之处,都采用了闭锁式戏剧结构,通过“发现”实现“突转”,进而揭示真相,情节上都包含了许多偶然性的巧合,但在表现主题上,《雷雨》将纯粹的命运悲剧发展成为社会悲剧,在偶然性情节中包含着历史必然性,这赋予了《雷雨》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元杂剧《赵氏孤儿》是一部充满悲剧性艺术魅力的作品,包含情节设置的艺术魅力和悲剧魅力之亲情永恒,以及在悲剧中表现出崇高的人格艺术魅力,并且剧中隐含着阳刚之美与正义之美。在这样的悲剧中,人们信奉的忠、孝、仁、义等人格仍然魅力四射,从而呈现出中国式悲剧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马欣建 《成才之路》2010,(36):17-17
本文分别从布景道具、情节改编、舞台表演三个方面入手,对1990年由中国著名导演林兆华执导的《哈姆雷特》进行了评析。林兆华采用独特的导演风格,把他对这部经典悲剧和经典悲剧人物独特的理解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关汉卿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悲剧作家,他走出了一条不同以往儒生君子的人生之路,亲躬戏剧创作和表演,以自己多方面的艺术实践和探索,为中国古代悲剧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艺术营养。其悲剧创作的艺术视野,同元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紧密联系,无论从创作思想的确立,情节结构的安排,悲剧形象的塑造,还是对悲剧结局的把握等方面来看,关汉卿对中国悲剧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作为中国古典悲剧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5.
朱碧茵 《成才之路》2011,(15):82-83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作者用喜剧因素写悲剧,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穷酸、迂腐而又淳朴、善良的封建社会旧知识分子的悲剧形象;而孔乙己人物本身的形象丑与艺术美的成功结合,使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文中对背景环境的描写使用了多角度描写的艺术手法,这些高超的艺术手法使《孔乙己》当之无愧的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杰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把《苔丝》与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悲剧艺术典范的《俄狄浦斯王》进行对比,认为《苔丝》所产生的强烈的悲剧效果与它匠心独运的结构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初略探讨:情节的统一;发现和突转;悬念的设置.  相似文献   

17.
在小说的创造中,可以说讲故事是小说的核心因素之一,我们甚至可以说,故事是早期小说成为小说的全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分析悲剧艺术的六大要素(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歌曲)的地位时说:“六大成分里,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因为悲剧所模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  相似文献   

18.
在《红楼梦》和《家》两部小说中,鸳鸯抗婚和鸣凤之死这两个情节有相似之处——强权逼婚,以悲剧结尾。作为现实主义杰作的两部小说塑造了鸳鸯和鸣凤这两个大家族中的婢女形象。鸳鸯遭遇的逼婚源自于家族内部的自杀自灭,鸣凤承受的逼婚压力则直指礼教吃人的罪恶;鸳鸯借助贾母的庇护实现了抗婚成功,鸣凤则以投湖自杀终结了逼婚阴谋;鸳鸯抗婚是一曲女奴悲歌,承载着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文本意蕴;鸣凤之死是一幕爱情悲剧,也成就了青年觉醒的文本主题。  相似文献   

19.
曹禺的剧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古典戏剧贯有的“大团圆”的人为结局。他不满足于单纯地叙述悲剧情节和塑造悲剧性的人物形象,而是借鉴了西方美学思想和现代创作理念,以艺术的手法完成了对悲剧意识的建构。他设置了距离感来淡化悲剧发生的时间、空间,以加大悲剧的涵病因同,将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和现实主义创作巧妙地结合,并把观众或读的情感与理智内在地融汇为一。  相似文献   

20.
论曹禺悲剧情节的分布程序与时间──因果联系胡润森一本文所谓“曹禺悲剧的情节”,大体上有两层涵义:一般是指他每部悲剧各自的情节,但有时也泛指其全部悲剧情节的构成体系。迄今为止,有关曹禹悲剧情节的研究似乎是不够深入的。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曹禺悲剧情节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