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自尊量表、中学生生活质量调查表和学生适应调查表,考察了来自宁波地区4所中学的299名外来工子女和179名本地学生的自尊水平、学校适应和生存质量状况.结果表明:外来工子女在自尊水平和学校适应上显著低于本地学生;不同性别、年级和不同学校的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在城市就读适应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学校适应的沟通适应、活动适应、学习适应等维度,外来工子女显著低于本地学生.丈中也针对外来工子女进入城市就读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外来工子女在城市融合中的适应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考察了宁波市三所学校457名小学生的心理归属感和学校适应状况.结果发现: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在心理归属感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民工子弟学校、混合型学校及本地学校学生的心理归属感存在显著差异;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在学校适应各维度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民工子弟学校、混合型学校及本地学校学生在学校适应各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建议外来工子女应从自身出发,提高融入城市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外来工家长要更多地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加强家庭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发挥教育载体的作用,为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学生交流提供平台;社区要营造良好的氛围,真正做到没有偏见地接纳外来工及其子女;政府应从政策上更多地为外来工及其子女融入城市生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批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建设做成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外来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本文以泉州地区作为调研的中心,以此为辐射关照外来工子女的教育问题,阐述了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产生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黄学文 《考试周刊》2012,(85):136-137
教育与全民族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外来工子女是城市未来的重要人力资源来源.因此.他们是否受到良好的教育与城市能否高效发展息息相关。可是目前外来工子女受教育状况令人担忧。抓好外来工子女的教育,成为学校工作的一个新任务。本文就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实效性。培养外来工子女学习兴趣等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实践探索,期待地理课堂教育更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5.
《云南教育》2011,(23):35-39
外来工随迁子女在城市读书,却不能在城市参加高考,这种现象由来已久。有的孩子甚至在求学地与户籍地都不能参加高考。去年,万余家长曾签名上书教育部,呼吁解决借读生的高考资格问题。今年,又有“异地高考”民间方案出笼与15名学者上书,再次把随迁子女的高考权利问题摆上桌面。  相似文献   

6.
薛茉莉 《学苑教育》2019,(14):56-57
随着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很多农村人口进入到城市工作,大部分外来工会将子女带入城市接受教育。但是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是农村人,文化水平低,在对子女教育方面不重视,对孩子学习不够关心。本文从外来工子女的教育出发,谈一谈这些孩子的课外作业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最后就外来工子女课外作业质量提升提出一些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子女教育:难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现阶段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当前,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城农民工子女在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就读,特别是在分享流入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上,尚存在一定障碍;二是农民工子女的频繁流动给所在学校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籍管理带来困难,从而影响其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实现;三是农民工子女学业不...  相似文献   

8.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晋江市外来工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进行家长问卷调查。并对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相关的定性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外来工在思想上是重视子女教育的,在行为中又无能为力;他们对于晋江当地学校和政府持肯定的态度;但其随迁子女在晋江当地受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外来工及其随迁子女以及学校、用人单位、当地政府和当地社会各界力量共同解决。  相似文献   

9.
外来工子女城市就学体现教育机会均等化,也是融入城市社会的表现。基于社会支持视角,外来工子女城市就学具有非正式支持的单一性与正式支持的筛选性特征,存在无形资源支持与有形资源支持的差异,困境的解救更多依赖于非正式支持。在社会支持来源方面,外来工子女城市就学是一种结构性制约下的无奈选择;在社会支持的资源方面,就学离不开有形资源支持,但看护、认知、情感等无形资源支持甚至更为重要;在社会支持的情景方面,体制设置的障碍与正式救助的不足并存,增加了就学的成本,社会公平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科学》2008,(1):94-94
从2008年起,在南京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只要有意愿,将可100%“无障碍”各式入公办初中就学,以实现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11.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流入城市,他们的义务教育的缺位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社会和个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认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缺位是我国不规范的教育投资、不健全的政策法规、以及农民工自身行为综合反应的结果,就此提出要提高中央财政在义务教育中的投资比重;在公立学校中引进新的教学方式,对民工子弟学校采取“支持办学、加强管理、逐步规范”的方针;促成农民工父母对其子女在生活方面的关心和经济上的支持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以来,在广东省政协和省、市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协助下,笔者对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等地外来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的工作虽已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外来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仍未得到切实保障。本文即在调查的基础上,对珠三角地区外来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状况与问题进行描述与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方立新 《教育》2008,(3):20-20
对农民工子女接受完义务教育之后的出路问题,年初沪上“两会”有代表委员开出了一个药方:城市应开放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让农民工子女在初中毕业后能自由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上海市政协委员胡忠泽提出:“急需技术型人才的上海应开放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让外来农民工子女入校学习。”  相似文献   

14.
朱永杰 《云南教育》2010,(18):20-20
开学了,我们的课桌在哪里?9月12日《人民日报》对2亿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进行了报道,他们为城市付出辛勤汗水,他们的子女却要为上学发愁,是来城里,还是回农村?大约1400万农民工子女备受煎熬。  相似文献   

15.
在城乡文化差异语境下,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公立学校读书,其更深层次意义上是学生身份获取的过程。当前,农民工子女学校融入问题是农村乡土文化主动排斥与城市主流文化被动排斥互动的结果。在解决农民工子女进得来的同时,更需关注是否留得住,乃至能否学得好。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科学》2008,(1):34-34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他表示,今年将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将有1500万学生受惠。但在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学校之间不均衡比较明显,全省共有244万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约85%集聚在珠三角地区,“天津,上海都没有我们这么多的外来工子女,保障他们的受教育问题仍需不民用工懈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在城乡文化差异语境下,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公立学校读书,其更深层次意义上是学生身份获取的过程。当前,农民工子女学校融入问题是农村“乡土文化”主动排斥与城市“主流文化”被动排斥互动的结果。在解决农民工子女“进得来”的同时,更需关注是否“留得住”,乃至能否“学得好”。  相似文献   

18.
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研究可划分为初探期、拓展期、细化深入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主要是调查和政策建议;第二阶段在继续进行调查和政策建议的同时,环境与家庭教育、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等方面引起了较多关注;第三阶段研究在教育公平问题、城市学校和教师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等方面,表现出细化深入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9.
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研究可划分为初探期、拓展期、细化深入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主要是调查和政策建议;第二阶段在继续进行调查和政策建议的同时,环境与家庭教育、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等方面引起了较多关注;第三阶段研究在教育公平问题、城市学校和教师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等方面,表现出细化深入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学校就读越来越多,据上海教育行政部门统计,义务教育阶段上海户籍学生与外来人口学生的比例已达到6:4,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入了城市学校,在逐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