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浅谈创意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这是一个谁都不会怀疑的定论。一个广告活动能否成功,首先就要看它有没有一个好的创意。如果没有,那么再多的广告费也无异于炉上滴水,嘶嘶几声冒几个泡后就蒸发于空气中了,一点痕迹也不会留下。好的创意则正如著名的广告大师伯恩巴克所说可以“以一当十”。他为美国奥尔巴克百货公司所做的广告就有此威力。这个公司的广告费仅及纽约最大的百货公司的 1/30,而调查结果则表明:在消费者印象中,奥尔巴克是纽约百货公司中广告做得最多、广告费花得最多的公司。 虽然创意对广告的影响如此重大,现在却…  相似文献   

2.
最近的一份独立调查报告显示,报纸夹页广告在刚刚过去的节日购物季,继续驱动了日用消费品的销售量.该报告由独立调查机构“三合报纸广告效果评估机构”发布,该机构是一家专业的报纸研究机构.报告显示,66%的报纸读者常规性或经常性地浏览夹页广告,仅有少于9%的报纸读者声称他们“从来也绝不会”看报纸夹页广告.  相似文献   

3.
不知你注意没有,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广告的播出受到“挑战”。在~些中小城市的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不再是中央台的广告了。事情的缘由当然决非是中央电视台的失信和违约,而是不少地方电视台在这黄金时段杀出“程咬金”,播转了自己的广告。1995年11月8日,中央电视台举办了1996年黄金段位广告招标大会,国内195家企业竞争31个标牌,创下了总金额10.6亿元的新纪录。然而谁也没有预料到,不少地方电视台也效仿中央台的做法,自己也组织招标一类活动,每晚等中央台“新闻联播”一完,不失时机地播转成自己的广告,到时一秒不差地转回…  相似文献   

4.
广告用语要文明合法秦玉瑾在一家电视台的营养品广告中,原先有一个画面是── 一个儿童对其父亲说:“送给你的丈母娘!”后来改为“送给爷爷和奶奶!”这样一改,就无损于儿童的形象了,就文明了,也符合《广告法》的要求了。在各新闻媒介所发广告的用词、用语中,有一?..  相似文献   

5.
新闻与广告     
不久前看到了1988年9月19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上有一篇长达4页的文章,介绍了台湾经济建设的成就和李登辉上台以来在政治上所采取的“民主化”措施。读者可能以为这是该杂志记者所写的一篇特稿,但文章结束时编者却说明这是台湾“新闻局”出钱刊登的宣传台湾成就的广告,在文章每一页的顶端也都注明这是广告。在资本主义国家,高度商业化的大众传播媒介是极为重视广告的,因为广告是它们的生命线。手头一份资料说明:美国杂志的经济收入50%来自广告,报纸则为75%,而电台和电视台几乎100%靠广告。可是他们对新闻和广告的区分却相当严格,新闻报道中不得有意或无意地混进广告,做商业性宣传。  相似文献   

6.
刘志明 《今传媒》2004,(6):34-35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把广告做好,是善良的愿望。把广告做好了,是受众的福音。但是,这不是说所有的广告都是好的了,更不是说就没有了坏广告。而实际情况是,好广告总是凤毛麟角,坏广告却是五花八门。模糊性广告:广告是与非好广告,是非鲜明是首要的一条。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不要含糊不清,不该拖泥带水。“我爱拉芳”,“好迪真好”,玩的是单刀直入; “海尔无闪烁彩电”,“不含PPA的感康”,搞的是定向爆破; 一句“新鲜的,美味的”使得娃哈哈果汁型饮料的新概念不胫而走。而它“健康童装”的诉求,显然是要使人们将它以前“吃”的和现在“穿”的进行品牌联想。但是,“健康”的童装怎么说都没有说清楚,即使怎么说也都是一个模糊的说法。这就是广告的一种状况。先是将能讲清楚的一下子讲清楚,例如海尔和感康; 再是将不能讲清楚的干脆不讲,例如拉芳和好迪; 三是怎么讲也不是很清楚,例如娃哈哈童装。而即使是“我爱拉芳”和“好迪真好”这样的话找来无数的明星再说上一万遍,也就是传递了个品牌称谓而“别无所求”。“爱”拉芳的什么?拉芳哪里可“爱”?好迪“好”在哪儿?怎么个好法儿?说,和没说一样; 即使想说,其实也没什么可说。太直白的...  相似文献   

7.
陈超 《新闻记者》2002,(1):68-70
近年来 ,广告经营行为介入新闻业务的势头很猛 ,出现了大量“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 ,给新闻传播学和广告学理论界带来一定的混乱局面。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 ,分析两者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以便在理论和实践中分清新闻和广告。 (本文中的“广告”是指大众媒体广告 ,而且仅指商业广告 )“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是一种异化1.新闻与广告不能相容“新闻”与“广告”定义很多 ,但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目前 ,权威理论普遍认为 :新闻强调“新”、“真实客观”、“迅速传播”、“具有新闻价值” ,是“时间的易碎品” ;广告包括…  相似文献   

8.
克隆广告     
“电视开关一开,广告满眼飞。通俗高雅各异,共同把己吹。不见观众喜上眉梢,但见广告屡出新招。未见观众乐陶陶,唯见广告抄抄抄!呜呼,克隆滔滔!” 广告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电视剧中有插播,娱乐节目中有插播,甚至新闻中有插播。广告无处不在。然而不可否认,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它早已变成包装商品的美丽“外衣”,正因它的美丽,才有了广告艺术。深思一下,我们看到的广告都是艺术吗?我无法恭维广告策划的水平,当没有好创意时,便去克隆其他广告。这样看多了,肯定会觉得单调,艺术也就失去了美丽。 广告老师曾讲:“中国没…  相似文献   

9.
新意互动(CIG)是一家专注于互联网的整合营销服务公司.它隶属于易车集团。易车是以汽车为主题的传媒集群。新意互动COO吴孝明博士近日受邀参加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的“中国广告论坛”,并对于在经济危机下,广告公司的发展形势以及客户的需求变化谈了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吴辉 《新闻记者》2006,(11):37-38
最近.由著名影星蒋雯丽代言的上海家化美加净修护系列产品广告遭到各地网友“炮轰”。该广告片在CCTV-6热播时.因其中有“儿子长大了想娶妈妈”的设计,被指有“乱伦”之嫌。围绕该广告的争论也颇为激烈,有人认为,该广告违背了传统伦理,败坏了社会道德,污染了公众视听,应该停止播出;也有人认为,广告片中的孩子天真可爱.童言无忌,情况并不像所批评的那么严重;专家亦指出,网友的言论可以理解,但指其“乱伦”并无根据;厂家则回应说,“绝大多数目标消费者对该广告所表达的无忌童言和母子之爱都有正面和美好的感受…….希望更多的网友以包容、健康、阳光的心态去理解这类广告片”。并表示“尚无停播或全面调整美加净修护系列产品广告的计划”:不过,后来CCTV-6事实上还是停播了美加净这个版本的广告.厂方对停播表示理解.觉得媒体还是要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1.
一、深度开发品牌广告 随着都市生活类报纸的崛起,很多党报的品牌广告市场已被都市生活类报纸瓜分得所剩无几,留下的一点“残杯冷炙”也经营得十分艰难,大多成为都市生活类报纸经营的“搭头”。在前都市报时代,品牌广告曾是各党报的重头戏。后来,很多党报把这一块放弃了,或是漫不经心地经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只要“对症下药”,这一块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12.
台湾“新闻局”表示,将开放大陆广告以增加台湾新闻媒体的收入,待“陆委会”通过两岸关系办法相关细节,即可办理相关的新广告业务。  相似文献   

13.
广告琐谈     
现在看新闻的人常常会向编辑提出这样的意见:这条消息太象广告了。那篇文章的广告味很浓。不仅观者有之,总编辑也时时要对属下提出如是疑问。此类意见和怀颖事出有因,因为很多人愈来愈聪明:与其花费成千上万元刊登一则广告,不如取其中十分之一或者更少些,请来几位记者,“特备菲酌”,“小致薄札”,“谨表谢忱”。省钱且不论,还可把原来只是一家新闻媒介的广告变作多家的宣扬,自吹自擂亦一改而为“客观报道”了。说不定最后还有上峰表  相似文献   

14.
6月6日,是个晴空万里的星期天。当天的天津《今晚报》在1至8版所有的广告版面上,均有一帧设计新颖的商标:“生命传递生命”。至此,沸沸扬扬了一个多月的由一个单位“买断”一家报纸单日全部广告版面的举动,终于在天津向千千万万个读者见了面。《今晚报》当天的广告收入不仅创下了她创刊以来的纪录,也成为中国报纸单日广告收入最多的一家。企业在报纸上登广告,本不是什么新闻,但“6.6买断”之举开了个竞买之先。在回答新闻界的采访时显得有些矜持的新大地生  相似文献   

15.
周果 《新闻前哨》2005,(2):103-105
高尔基讲:“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悦耳。”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传媒广告语言。广告学家一致认为,广告语言是广告生命的支点,它在广告中处于核心地位。目前,有些传媒的广告从业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广告语言在广告中的地位和作用。广告语言被视为细枝末节、雕虫小技,可以敷衍了事,致使一些广告中的别字、错字和欠妥的提法不断出现,有的甚至不堪卒读,严重伤害了传媒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1月24日,《新华日报》广告经营出现了两个“第一次”:一是《新华日报》广告第一次一天只宣传一家客户——徐工集团,二是单日同品牌广告投放额创“第一”高。这在低迷的党报广告市场上,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而此案的成功是契合了客户需求和党报特点的策划结果。在  相似文献   

17.
刘青 《传媒观察》2006,(12):22-23
在美语中,“广告”一词是ADVERTISE,“编辑部社论”是EDITORIAL,两个词前后一拼接,就变成了“社论式广告”,也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软广告或广告软。将字内容与广告(包括硬广告与软广告)结合起来的广告专题,则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广告特刊。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话题将从一个母亲和孩子的对话开始。天真无邪的孩子正在看着电视,当屏幕上出现另一个小家伙高举一瓶果奶汁瓶宣告说:“吃了×××,味道就是香﹂时,孩于撒娇说:“妈妈,我也要买”,在厨房做饭的年轻母亲头也不抬,说了句:“宝贝,广告里的东西都是骗人的。”有心的广告策划心理专家们指出.这类对话,反映了我们商业社会中大众消费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反广告意识。一项消费心理调查表明,有相当大一部分的消费者都认为,“只有质量不好的产品才需要做广告,名牌产品无须用广告来包装自己。”如果反广告意识仅仅缘于此,那么这…  相似文献   

19.
植入式广告的界定“植入式广告”或“嵌入式广告”。又称隐性广告.之所以被冠以“隐性”.主要指它隐藏于载体并和载体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受众所真实感受到或通过幻想所感知到的信息内容的一部分,在受众无意识的状态下。  相似文献   

20.
广电总局公布全天取消所有电视剧插播广告,并于今年开始执行。当有观众为电视剧中间真的没广告了.而甜蜜地忧愁“怎么办.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了。”就有人沮丧地发现,虽然电视剧中间的插播广告取消.可是电视剧前面和后面在拼命插播广告!.‘这不。我在某台已连续看了20分钟广告,电视剧还没‘亮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