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已有的其他事物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心理学上把这种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作原型。原型对思维的启发作用在于,原型与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存在某种联系,通过原型事件的解决方法或思路获取启发,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材知识图解、模型和相关学科知识都可能成为"他山之石",成为启发学生认识新知、解决疑难的原型。将原型启发的思维机制引入生物学科教学中,将有利于学生深层次地理解知识,强化科学思维,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原型启发就是通过与假设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东西,来启发人们解决新问题的途径.能够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原型通常来源于生活、生产和经验.鱼的体型是创造船体的原型;传说中国古代的巧匠鲁班受到带齿小草伤人的原型启发,发明了锯.20世纪80年代初期,原北京航空学院博士高歌受到沙丘中旋涡稳定性的启发,发明了“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使中国的火箭发动机稳定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教学中应用原型启发不仅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3.
“原型”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我们在这里借指用来突破思维障碍的某种事物,也就是说,能触发思维灵感的事物称为启发原型,“启发”是一个动词,是指对原型事物以至所能波及或暗示的其它事物有所触动、有所感悟的一种情境,由此可见,凡能对解决数学问题产生启发作用的事物都可称为数学原理,凡能对分析问题有提醒、激发作用的事物现象,都可称为原型启发。例如,对于怎样建立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  相似文献   

4.
所谓原型启发,就是教师通过选定的具体事物,启发幼儿寻找解决新问题的途径。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能够成为原型的事物很多,如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生活中的日用品、环境设备等。教师要善于利用原型来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我在一堂实验课上讲浮沉现象,我把轮船模型、空木盒、泡沫鞋子、橡皮泥、瓶子、石子等分别放入水缸中、让幼儿看什么东西是  相似文献   

5.
<正>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它体现了教与学的正确双边关系,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启发式教学中,用以启发的手段或形式是多样的。用原型进行启发的教学,称原型启发教学。原型是对解决问题起启发作用的事物,以某种事物作为原型找到解决0问  相似文献   

6.
徐立海  孔赛芝 《物理教师》2010,31(11):21-22
1什么是原型启发 当我们进行创造性思考、解决问题时,往往会从其他事物中得到解决问题的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心理学上把这种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作原型.原型之所以具有启发作用,主要是因为原型与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有某些共同点或相似点,通过联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当年阿基米德受身体浸入浴桶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的启发,解开了王冠之谜,并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思虑久后,睿自然生。"程颢、程颐认为张旭(唐朝书法家,人称"草圣")之所以能"见担夫与公主争道"和"公孙大娘舞剑"后悟出笔法,是因为他"心常思念至此而感发",这里的"至此"就是遇到一个让张旭能够受到启发的事物的瞬间,而这个"让张旭受到启发的事物"就是"原型"。"双程"认为,灵感是思维的结果,人们只要对问题持久地思考,原型就能产生启发作用。学生写作就是一个极需灵感和创作动机的行为,"原型启发"能够对语文写作教学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们认识数学概念 ,学习公理、定理、公式、法则的过程 ,以及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思维 .于是如何突破思维障碍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成为数学教学中必须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 .实践证明 ,在数学教学中 ,注重原型启发 ,是突破思维障碍 ,开发学生智力 ,发展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原型”本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 ,把它移植到数学中来并予朴素的解释就是 :对解决数学问题产生启发作用 ,有助于突破思维障碍的那些事物 .这样 ,数学基本知识 ,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合情合理的示意图形等等 ,都可以作为数学原型 .数学原型之所以有启发…  相似文献   

9.
传说鲁班受到丝茅草的启发作用而发明了锯子,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原型启发”。在解决生物学问题时,亦往往需要找出与问题解决相似的事物为原型,启发帮助解决新的问题。 不难看出,学生的几种实验设计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教材中演示实验“植物体散失水分”和“种子呼吸时释放氧”实验装置的启发。但在回答“为什么要将此装置放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有近 1/3的学生认为: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同样也是受到“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饥饿处理”原因的原型启发而致。 可见,解题时原型确定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解题的质量。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刚开始学习生物课,知识面较窄,认识事物不够全面,加上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较差,解题时容易原型确定失败而出现错误。下面结合初一年级部分教学内容,谈一谈学生解题中原型确定失误的几个类型。  相似文献   

10.
"原型启发"是利用储备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类似事物作"原型",促进学习者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一种认知策略。它对于地理教学中"教"与"学"新型关系的建构、启发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难点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可将"简单问题"、"相关学科原理"、"生活常识"、"比较问题"等作为原型,引导学生抓住地理原理、过程、成因和规律等的本质,有效促进学习的正向迁移。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思维指运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想别人所未想的,提出别具一格的见解。一次自由作文指导时,我尝试运用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作文,颇有收获。一、类比思维类比思维是一种比较法的思维形式。同类事物或某一事物所属几个现象间可以比较,非同类事物或某一事物非同一现象间也可比较。创造思维中,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称原型。原型极为广泛,善于观察就会触发许多素材点子。类比思维可分为正比类比与反比类比。  相似文献   

12.
原型是指对解决问题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在教学中,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之一。设定原型的过程,也就是教师联想、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3.
学习者进行新的学习,常可受到以前认知的类似事物和知识的启示,从而找到获取新知或解决新问题的途径。这种储备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类似事物就是“原型”,它对学习者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所起的作用,心理学上叫做原型启发。地理知识包含有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等不同的类型,在学习地理时根据知识的特征,恰当地采用“原型”,能有效消除学习中“负迁移”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正在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能够起到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展示过程、提供范例、强化训练、启发思维、改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事实证明:在全面推行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时代,多媒体技术融入到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来,能丰富英语教学形式,优化英语教学过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原型启发与解题失误相传鲁班被丝茅草割破手受到启发而发明了锯子,贝尔从耳朵的生理结构中得到启示解决了发明电话过程中的受话器问题。在解决生物学问题时,亦往往需要找出与问题相似的事物为“原型”,启发新的问题的顺利解决。例如,学完植物的蒸腾作用后,笔者曾要求...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常从比较开始,有比较,就能认识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更好地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初中数学教学如何通过比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得更快,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这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试就运用对比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一粗浅的探讨,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数学原型和数学思维障碍的讨论,阐明了突破数学思维障碍的常规的典型方法——数学原型启发法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从类比联想启发、逆向思维启发、突破情境启发三个方面对如何运用数学原型启发作了详细的分析,以期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文中把心理学中的“原型启发”概念引入到数学教学之中,通过对数学问题形式特征、数据、变量之间特定关系的表征、联想、原型启发,激活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新的一个知识层面上建构问题解决的新模型,探索问题解决的新途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每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都是一次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对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再创造”是把学习过程作为一个活动过程来进行,自始至终让学生有自由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处于积极创造的状态,有进行创造的欲望。如何让语文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再创造的过程呢?在此结合《洞庭湖》的教学感受,谈几点肤浅的看法。一、原型启发,全体参与,诱发再创造原型启发是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型启发是创造、发明的主要思维方法。本课教学中,我利用画图作为原型范例来诱导学生的再创造思维。在一段激趣导入以后,我出示了画图“望洞庭”,让学生先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并给这幅图起个名字,然后分小组交流,再从…  相似文献   

20.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顿悟的过程,即结合当前整个情境对问题的突然解决。以格式塔心理学学习观为指导,政治课教学要关注学生经验、行为的整体性,创设情境问题,使学生对问题解决的知觉场重新组织,超越对于事物的表面特征的认识,领悟到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借助原型启发,改变学生的问题表征方式,克服思维定势,以求学生思维的多元性、灵活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