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目前存在三大认识误区,即观念误区、内涵误区、标准误区。本文就这三大误区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大学生将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障碍性咨询或精神疾病治疗;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制度的质疑;将心理咨询等同于帮人解决问题、与人闲聊或做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对高校心理咨询接受程度不高等认识误区,提出了心理咨询的侧重点在于发展性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工作的着眼点在于心理咨询工作制度的遵守,心理咨询的出发点在于助人自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对策,为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认识的四个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日益成为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关注的课题,在对待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上研究者和实践者不同程度存在过早、不需要规划、局限于职业经历和规划就是择业技巧四个方面的误区,清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和意义,纠正错误认识,可以更好发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CG四大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巡展上,很多大学生最关注的是CG相关技术的咨询,很多大学生以为,只要拥有CG技术能力,就能成为行业高端人才,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5.
列举了当前突出存在的人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上的六种误区,并分别对这些认识误区进行理论上的剖析,探讨其错误实质及危害,以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们把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教和高等职教,其实,普通高教属高等职教范畴。教育应划分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初、中、高等职教分别应以初中、高中和高中以上科学化知识为基础。根据当前中职生化基础现状,让其直接考入高等职校,实际上忽视或说混淆了高等职教所需的基础,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将给职教带来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中职生深造应另辟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7.
8.
本阐明了在高等院校中加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在高等院校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帮助同学们认识清楚考研的一些有关问题,本文就考研学校和专业孰轻孰重、文凭与就业、考研调剂等三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详细论述,帮助同学们理清了一些常见的思想误区,对提高同学们对考研的认识有较大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纸币认识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敢 《中学文科》2000,(8):34-35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当代大学生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刻思想根基。只有扎根于历史文化沃土,弘扬传统精华,同时借鉴西方经验,才能创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卓有成效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发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根基,不仅对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体育、美育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而且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南京市高校大学生健商的问卷调查,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区大学生之间的健商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各层次不同主体因体育教学或其他相关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的原因以及这种差异存在的特点。针对学生目前的生活方式、健康知识、生活技能、自我保健、精神状态等健商要素存在的问题,为学校健康教育发展提出新的设想,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具有健康才智的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柳州师专学生在健康知识方面掌握程度的调查,提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更新与充实,使大学生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自评问卷 (SCL - 90 )调查 ,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明显高于正常成人。其影响因素是复杂的 ,主要有社会方面的、个体生理方面的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经济和社会生活飞速发展和多元变化,使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普遍和严重。就教育过程和大学生自身发展而言,它是一种现实,同时也是一种变数。要解决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键在于素质教育的拓展和深化,必须走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和个人自我调适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电脑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电脑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的工具,正在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并且对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影响: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群体环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角色实践的场所环境;有助于胜任现实的社会角色;提供了打破传破线性思维束缚的环境,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专业心理援助,有助于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网络又容易造成大学生情感自我和角色自我的迷失,影响其心理健康,并诱发种种心理障碍。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网络的育人优势,采取有效的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负面效应,为大学生创造清洁、良好的网络环境,让他们能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就健康的概念、内涵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了初步论述和探讨 .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通过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系统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并就此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目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上存在某些误区和偏差,轻视或忽视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不显。教育要澄清认识上的误区,树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分析大学生所呈现的心理问题,阐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