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教师应挖掘课堂教学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周学锋 《科教文汇》2008,(29):180-180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在生物学课堂上针对学科特点.尽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尽力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金创新;而且要改革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积极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变得尤为重要。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物理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引领学生自主走近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高春英 《科教文汇》2009,(30):150-150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的新课题。开发创新意识时,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创新学习。培养创新思维时,要求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训练创新能力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并设置悬念帮助其抓住要害。  相似文献   

7.
只有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才能实现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8.
伍玉慧 《科教文汇》2011,(20):105-105,116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在传统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强化和训练.容易出现“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现象。但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倡导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逐步在自由活跃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创新能力.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综合能力,突破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定式,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生思维灵活多样,现代教学更需注重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的发展下,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基本内容。由于学习的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思维习惯和思维模式的重要教育阶段,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关键阶段,因此如何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成为现代教学改革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以写作教学为例,来探讨引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相互激发、相互驱动、辩证推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能力,健全创新性人格,这就是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重视质疑发现,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唤起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敢创造。运用遥远想象,变通思维,塑造创新个性。培养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娄爱华 《科学中国人》2014,(2S):119-119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高速发展,时代和国民呼唤着教育的创新。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素质有着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在学生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陈彩娣 《科教文汇》2014,(11):189-190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丁艳辉 《科技风》2011,(11):213
为了将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教学中,教师要实施创造性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设疑布阵,激发求知欲的方法,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培养自立探究,寓创新思维于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  相似文献   

16.
庄惠丽 《科教文汇》2012,(35):98-98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中紧迫而又重要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17.
徐彩连 《大众科技》2005,(2):110-111
语言的学习过程是一种信息加工和知识构建的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主观的认识因素,主体的思维构建与创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和作用不可忽视.学习者的思维意识和创造表现,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新世纪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用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具有积极主动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新要求,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林高峰 《中国科技信息》2006,(6):276-277,288
发挥学生潜能,进行教育创新,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激发创新意识,启迪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技能等途径,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应该围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动力、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中,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历史课堂是主渠道;历史课外活动是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